“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他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之一。马致远的作品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漂泊的痛苦,代表作有《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如马致远的著名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马致远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漂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地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极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这样一幅秋郊夕照图:在一派凄伤肃杀的秋景中,一个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孤独穿越着无垠的天际。曲中透出伤感、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其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篇幅极短,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寿阳曲·江天暮雪》是一首散曲,描写的是江滨黄昏时分的雪中景色。此曲首句点明时间,第二句写雪景,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而后把镜头推近,由满天飞雪集中到江边。那位不畏严寒、秉性高洁的钓鱼人,正是作者精神格调的象征。全曲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其寥寥几笔便传达出景物的神态,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艺术个性。
《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赏析】《寿阳曲·远浦帆归》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仅用二十七个字便描摹出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既写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又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表现了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示出一种疏淡旷雅、平和静穆的美。
《蟾宫曲·叹世二首》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赏析】《蟾宫曲·叹世二首》是一组两首散曲。第一支曲子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反感之意;第二支曲子借秦汉之交的楚汉相争和汉初皇室诛杀功臣的史事,抒发功名难凭的感慨,表明远离功名、放情山林的人生态度。此组曲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极大。其语言明白如话,流畅简洁,充分体现了豪放派元曲家的风格。
《落梅风·人初静》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赏析】《落梅风·人初静》是一首散曲,前三句说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动人效果;后二句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挑现出女子在长夜中“孤另”的事实。这支恋情曲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梅花笑人,反映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全曲语言清丽本色而又意趣深长,以梅喻人,而于喻于衬更为曲折奇巧,语淡韵远,耐人寻味。
《四块玉·马嵬坡》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赏析】马嵬坡又名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缢死杨贵妃。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意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有人认为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此类话题的传统论见,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祸首是谁,“恨不得”一句已经透尽个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罢了。
《寿阳曲·云笼月》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赏析】这支小令意境绝妙,前三句写凄凉情景,天空中一轮孤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满耳听到的尽是风吹房檐间挂的铁片发出的声响,这无限凄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后两句说本欲剔亮银灯叙写心事,谁知因一声长叹却将灯吹灭,委婉含蓄地描写了女子心事的凄凉、沉重,显示出她在凄楚的夜晚,欲说还休却又无法打发悲哀的复杂心情。此曲表现在封建社会,女子受着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因此在爱情方面也只能处于悲伤感怀、等待思念的境地。
《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赏析】《寿阳曲·潇湘夜雨》写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是一支表达他身处天涯而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他闻雨伤心,离情顿生,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这首曲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情景交融,语简意深,意境幽远,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赏析】写西湖之春的诗词曲可谓汗牛充栋,然此曲别是一番情调。前三句写西湖繁华,抓住了游人在春风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个“闹”字,管弦、莺歌,更有花团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谓“宜晴宜雨”,“宜酒宜诗”等等一西湖无时不美,无处不美;
最妙自然还在末三句,作者感受之细微与独到,是极饶创造性的。特别是末句,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春之西湖与睡足了的西施醒来之比并,真可谓神来之笔,大可玩味。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赏析】《金字经·夜来西风里》抒写作者投谒不遇、天涯沦落之悲。全曲以景起兴,化用典故,以极其豪迈的语言,表现极其沉痛的情感,豪放之中有愤激抗争之音,将悲秋、不遇、孤独、失路的种种怨愤尽数包容,可见出作者遣词命意的成熟功力。
古代遭遇“生不逢时,时不予我”的人,大都活得悲情,曲人马致远便在此列。马致远是元代负有盛名的杂剧家,他的前半生与电影里的零零发很像,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年轻时的马致远特别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之志,明知道自己生在一个烽烟四起的时代,依然叫着“昔驰铁骑经燕赵,往复奔腾稳似船”,似乎还有征战沙场的渴望。到了中年,马致远却依然只是小官,处处受到上级的压迫,又因汉人的身份牵制,结果一事无成。到了两鬓已经斑白,他终于不得不服老,自问“因甚区区苦张罗”,终于还是对“人间宠辱都参破”了。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此曲《金字经》的内容是马致远在梦境中的所见所闻。睡梦之中的他,既不思秋,也不思君,更不思社稷。他只梦见自己成了一只鲲鹏,抟扶摇而直上九万里高空,翱翔于云海之间。
马致远的词曲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格与意境:马致远的词曲风格独特,意境深远,他善于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细腻的情感和宏大的场面。这种风格和意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他的启发,追求简洁、含蓄、意境深远的写作风格。
2. 题材与内容:马致远的词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生、爱情、自然、历史等多个方面。他的作品常常以普通人的生活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这种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创作态度,对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和内容表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表现手法:马致远在词曲创作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这些手法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后世的文学创作在表现手法上也多有借鉴和创新。
4. 情感表达:马致远的词曲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爱情的描绘、对自然的赞美等,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5. 文学观念:马致远的词曲创作体现了他的文学观念,他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种文学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受到马致远词曲影响的作品。《红楼梦》中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对诗词歌赋的运用,都与马致远的词曲风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诗歌创作中,马致远的词曲对元明清三代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了他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营造。
总之,马致远的词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广泛的题材内容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