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台湾难度很大?美前防长:中国可以不开一枪,就完成统一

南斋孤风中 2024-11-17 21:18:32

再过3天,俄乌战争就持续1000天了。

目前,冲突仍在持续。

乌克兰超50万军人伤亡,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三分之一国土化为废墟。

而美国,这个许诺“永远支持”的盟友,除了源源不断输送军火,可曾真正在乎乌克兰人民?

事实是,西方援助没能带来和平,反而延长了战争。

大国博弈中,小国随时可以牺牲。

依赖外部势力谋求分裂,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谈判时,根本没人在意古巴的想法。

今天的乌克兰,不也是同样的命运?

2年内,美国援助超过1000亿美元。

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延长战争,企图以乌克兰的牺牲来拖垮俄罗斯。

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到今天的印太战略,其本质从未改变:

企图通过扶持代理人,来遏制对手。

如今,台湾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的关键棋。

而民进党当局,却头脑不清醒,充当马前卒。

他们似乎忘记了历史的教训:

1949年,国民党曾幻想美国支持;

1975年,南越政权寄望美军援助;

2021年,阿富汗政府相信美国承诺。

这些押注美国支持,最终都自食苦果。

网络发动攻击?

军事打击,已不是唯一的制胜办法。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台湾的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不会对发动全面攻击。

中国可以在不开一枪的情况下,就完成两岸统一。

只需做到两点:第一,通过网络,发动攻击;第二,用经济手段,施加压力。”

有人说,大陆可能对台湾发动网络攻击。

随时可能瘫痪台湾电力、金融等关键基础设施。

一旦开战,台湾民众将面临加油站无法加油、ATM取不出钱、股市无法开市等混乱局面。

然而,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这种未经证实的言论。

其实是在刻意渲染紧张气氛,抹黑我们。

这些关于网络威胁的渲染,与冷战时期的“红色恐慌”如出一辙。

2022年,台湾遭受的网络攻击中。

超过80%,来自全球黑客组织和商业竞争对手,与地缘政治无关。

俄乌冲突,确实发生过网络攻击。

但双方重要基础设施受到的实质影响,远低于西方媒体的渲染。

当年,美国人曾声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证明完全是无中生有。

1964年,东京湾事件。

当时美国以虚假的袭击报道为借口,升级越战。

每当和平发展势头强劲时。

总会有一些势力,试图制造对立和恐慌。

中国始终主张和平统一。

即便在最紧张时期,也从未对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行破坏。

散布这类危言耸听的传言。

只会制造恐慌,加剧两岸对立。

这些所谓的网络战,不过是又一轮抹黑中国的老套路罢了。

谁能忍受如此大的逆差?

2021年,台湾卖给大陆的商品价值近2500亿美元。

占其出口总额将近三成。

从大陆买入的商品约784亿美元,占其进口两成多。

简单算一笔账:台湾从这份生意中净赚1716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大陆不仅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还是它最大的摇钱树。

台湾在与大陆做生意时,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现在台湾当局,似乎把这种巨额顺差当作“理所当然”,忘了这种便利来之不易。

全球贸易史上,哪个经济体能长期容忍如此大的逆差?

1985年,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逆差,达到462亿美元。

美国马上就坐不住了——要知道,这还不到现在台湾对大陆顺差的三分之一!

美国可谓雷霆万钧。

先是对日本商品拿出关税大棒,接着又在“广场协议”中逼迫日元升值。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经济围剿:

高关税,让日本商品失去价格优势。

日元升值,则直接打击日本的出口竞争力。

结果如何?

日本经济被打垮了。

昔日的经济霸主,就此跌入“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渊。

当年美国仅仅因为462亿美元的逆差,就能让日本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而今天,台湾地区动辄上千亿美元的顺差,一些人却心安理得。

而大陆却始终秉持同胞情谊,给台湾特殊优惠。

ECFA框架下,大陆为539种台湾产品大开方便之门。

从农民种的水果到渔民捕的鱼,从工厂造的机器到科技产品,都能以超低关税进入14亿人口的大市场。

这份亲情价,放在国际贸易史上都是罕见的优待。

但现实却令人唏嘘:

一边享受着特殊优惠,一边却限制;

一边赚取巨额顺差,一边却用这些资金买武器。

一口气订50亿美元大单,买的是什么?

F-16战机、导弹发射车、反舰导弹...

这些武器的价格,足够建造多少所学校、医院?

够发放多少年的退休金?

1.33万亿新台币。

这相当于每个台湾居民,都要为军购支付将近6万元新台币。

这笔钱本可以用来改善民生,却要花在这些并不能带来真正安全的武器上。

面对这种局面,大陆始终保持克制。

这种克制,不是软弱,而是源于对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商场如战场,任何不公平的贸易关系,都不可能永远持续。

背信弃义的代价,往往是惨重的。

大陆的善意和克制,不是无限的。

1995年,阿古斯托·皮诺切特说过一句名言:“不用发射一颗子弹,也能让一个国家瘫痪。”

当压力超过承受极限,立场往往会随之改变。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不就是美国认识到对抗无益后的务实选择吗?

而1979年中美建交,更证明了这一点。

农民的收成,不该成为牺牲品

台湾经济专家:

一旦大陆采取贸易制裁,台湾可能损失300至5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记惊雷。

为什么说农业最危险?

工厂可以搬迁,公司可以转移,但农田呢?

果园呢?

渔场呢?

它们都是和土地紧紧相连的。

一棵芒果树需要三年才能结果,一片茶园需要数年才能成熟,这些都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1985年,美日贸易战。

当时,日本工业尚能通过海外设厂来应对美国的关税壁垒,但农业部门却毫无招架之力。

46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就让日本经济跌入“失落的二十年”。

而今天,专家预测的300-500亿美元损失。

对台湾这样的经济体来说,岂不是更加致命?

农民的收成,不该成为牺牲品。

台湾水果的芳香、渔民的收获,本应是两岸同胞共享的福祉。

如果,真的到了关税制裁那一天。

最先受伤的不是政客,而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

大陆的门,永远向台湾同胞敞开。

但前提是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而不是只占便宜不担责任。

毕竟,两岸一家亲,的确需要彼此善待,但也绝不能让善意变成纵容。

大陆市场少了台湾贸易,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但台湾失去大陆市场,却是伤筋动骨。

这不是威胁,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不能一边吃我的饭,一边还要砸我的锅。

大陆一直保持克制,不是软弱,而是为了维护两岸和平。

但这种克制和忍让,不该被误读为可以无限透支。

耐心,总有到头的时候。

经济制裁,往往比战争更有效。

大陆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让挑衅者付出代价。

选择权始终在台湾当局手中:

是继续对抗、自取其祸,还是回归理性、共创双赢?

民进党当局需要看清一个现实:

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大陆之所以保持克制,是为了给两岸和平留一份体面。

若要动真格,根本无需开战,一纸经济制裁令就足以让台湾经济崩盘。

大陆对台湾的善意和克制,不是软弱,而是为了留下骨肉亲情的余地。

“兵者,凶器也。”

大国博弈,棋子的命运从来就不由自己决定。

希望台湾当局早点看清这一点,不要开历史的倒车,把台湾人民拽入战争深渊。

1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