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提了2021款美版混动雅阁,现在6.8万公里了。随着对混动的技术原理和工作逻辑了解得越来越深,我发现好多驾驶体验跟我一开始以为的很不一样:
动力并不是总能随叫随到在纯电驱动下突然大油门急加速,发动机从启动到转速拉高需要时间,因此有动力延迟,不像发动机运转时那样随叫随到。所以纯电状态下突然踩地板油,这车会带来奇特的二段式加速感:第一时间能感受到提速,但不强,因为发动机刚醒,此时驱动电机只有来自电池的最高50多kW动力;过一两秒发动机发电功率逐渐攀升,当发动机达到76kW时,驱动电机达到最大功率135kW,主观感觉是背后又被人补了一脚;驱动电机进入恒功区之后,电池和发动机的实时功率此消彼长,直到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所以这个阶段发动机转速还在攀升,但加速力度并不增加。
高速不是纯2.0L汽油车,但动力确实相对差。高速巡航时(70-120km/h)在并联(直驱)模式和纯电模式交替运行,直驱低负荷时给电池充电,高负荷时电池给电机放电;放电大油门超车切回串联(增程)模式——电机单独驱动,发动机和电池一起供电;运动模式60km/h以上、其他模式120km/h以上发动机不熄火。
100-120km/h巡航时电量保持在低位(2-4格),导致高速急加速时电池功率不足以配合发动机达到系统最大功率。电动机的高速性能本来就比中低速弱很多,本田的电量策略又加剧了这个现象。不过切到运动模式就不是问题了。
急加速掉电飞快,地板油平均4秒掉一格电(满电10格,可用8格),低于5格电功率就会下降。剩2格电后再踩就只有发动机出力了,动力打8折。
发动机最高效车速≠最经济车速按照本田iMMD发动机的BSFC曲线,2000rpm 120Nm最省油,直驱挡对应的车速是90km/h。但由于发动机全域热效率都很高,中高速时效率的增幅敌不过风阻的增幅,90km/h其实远不如40km/h省油。
冷车开暖风不是原地烧水半年前一直以为发动机只是在烧水,最近才发现其实是在为PTC加热供电。只因为加热功率较大,电池那点儿电量撑不了几分钟,所以厂家标定成必须让发动机实时发电来保证制热效果。不给电池充电,其实是因为发动机发出来的电都给了电加热,烧水暖机只是顺便。PTC只在水温70度以下时介入,热机状态下和燃油车一样只靠发动机余热制暖,不费油也不费电。
踩刹车就有动能回收刚开始以为最大化动能回收必须用减速拨片,然后单踏板操作,还觉得D挡不能锁住回收等级的设定很不方便,后来知道直接踩刹车也行,电制动拉满后才有机械制动介入。外温0℃以上基本上刹车前半段行程都是在用动能回收减速,我实测的峰值回收功率超过50kW,和很多中短续航的纯电动车差不多。两种方式的最大不同在于拨片动能回收时刹车灯不亮,从安全和一般驾驶习惯来说还是直接踩刹车更好。
和油车一样有发动机制动长下坡充满电不能再用动能回收,但系统会利用发动机制动代替动能回收减轻刹车负担。此时刹车踩踏深度和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因为转速越高运转阻力越大),我最高拉到过3200rpm;完全松开刹车转速保持在1300rpm转;踩下油门,发动机反而熄火,回到纯电驱动状态。
对不熟悉混动原理的人,这套逻辑可能有点儿反直觉。但我个人认为它设计得很巧妙,两台电机和发动机角色反串——驱动电机变为发电机,发电电机获得变成驱动电机,带动和它机械连接的发动机曲轴旋转,利用发动机自身的运转阻力消耗车轮端动能转化出的电能,和燃油车的发动机制动殊途同归。既能防止电池过充又能避免刹车热衰减。
其他细节发动机最低转速1200rpm,将近燃油车的2倍,从源头避开了低效和积碳转速区。
发动机冷启动后水温不到40℃不会熄火,有助于降低频繁短途工况的机油乳化风险。
P挡状态下油门踩住10秒以上,可强制发动机原地充电。
电池虽然充放电频繁,但始终处于浅充浅放(可用部分只有总电量的40%,日常还只用到40%中的40%),其实比纯电动车的电池工况健康得多,基本不用担心寿命问题。
通过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的来回切换手动控制发动机的介入时机,可以开得更舒服:需要发动机干活时直接切运动模式,脚搭上油门发动机就醒,只要不松油门就不熄火(除非电池充满);不需要发动机时用经济模式,松油门后发动机很快就会停机(除非开暖风或电量过低)。这样开可以减少发动机启停的频率(单次工作时间变长),电池电量保持在更高位,既能在需要急加速的时候动力能随叫随到,又能在需要滑行或等红灯时保持安静无振动,比全权交给PCU控制更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