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被“看见”,女神温斯莱特的新作做到了!

信息周末 2024-11-09 02:15:16

在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新片《李》的海报上,女主角李·米勒的面孔,在浅焦摄影下显得格外清晰,凌乱的金色发丝,硝烟留下的灰痕,让李·米勒宛如穿越历史,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尤其是她那双无比锐利的眼睛,仿佛洞悉世间一切。

借由这双眼睛我们得知,“看见”是这部女性传记片最重要的主题。李·米勒生前到底目睹过什么?她拍摄的照片人们在意吗?而李·米勒代表的女性群体,是否曾被漠视?

这些极具思辨意味的主题,让《李》不只是一部简单的传记片,更是有关历史真相和女性价值的深刻作品。

该片导演艾伦·库拉斯,曾是《暖暖内含光》的摄影指导,借着这部戏的缘分,她和女主演凯特·温斯莱特相识。

某天,库拉斯在逛书店时,看到李·米勒的传记书,并寄给了温斯莱特一本。多年之后,温斯莱特打算开拍李·米勒的传记时,想起了库拉斯这位旧友,便邀请她执导本片。

由于《李》的制作周期过长,从筹备到杀青耗费了八年,加上战争场面烧钱甚巨,资金一度紧张。温斯莱特作为制片人,还自掏腰包,为全体演职人员支付了两周工资。

温斯莱特为什么会对这个项目如此在意?原因或许跟李·米勒的传奇人生分不开。

1907年出生的李·米勒,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小喜爱摄影。18岁时搬到巴黎后,她在学校进修了灯光、服装设计等专业。

到了20年代中后期,李·米勒在机缘巧合下,摇身变为《时尚》杂志的名模,成为不少顶级摄影师眼中的红人。

在30年代,李·米勒不仅游走于时尚圈,更在欧洲的前卫艺术圈中,成为光彩夺目的宠儿。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曼·雷是她的情人和老师;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是她的朋友;而先锋电影大师让·科克托被李·米勒的美貌深深吸引,在《诗人之血》里把她塑造成一座雕像。

不仅如此,二战爆发后,李·米勒还亲赴前线,做起了战地记者,拍了不少历史价值极高的战争作品。与此同时,她还用照相机记录下集中营里那些不为人知、罪恶滔天的景象。

可以说,李·米勒的名气,不只是因为她与顶尖艺术家的交往,她自身也光彩夺目,是一位成就极高的女摄影家。

不过,《李》并不打算事无巨细地展现米勒的一生,而是分为两条时间线来讲述,一条是1977年,老迈的李·米勒与来访的年轻男子在阁楼上交谈、回忆往事;另一条是主线故事,从1938年的法国,到1945年的德国,呈现李·米勒人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地记者经历。

片中,从模特转为摄影师,李·米勒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当她走进英国版《时尚》杂志的编辑部,著名摄影师塞西尔·比顿对其不屑一顾,并且恶毒地嘲讽道:“我们不招聘‘年长’的模特。”

比顿鄙夷的不只是米勒的身材和颜值,更没有把后者的摄影才华放在眼里。

即便米勒成了摄影记者,当她和同事谢尔曼一道拜访军事基地时,警卫也只让后者采访,而米勒只能在后勤区拍摄。

原因只有一点:米勒是女记者,而女记者只有非军事基地的采访权。

哪怕米勒将生死抛之脑后,自愿前往前线,也因为性别原因,无法通过。若不是米勒脑筋转得快,搬出自己的美国身份,跟随美军而非英军的部队,那些震惊世界的摄影杰作,可能永远都不会诞生。

和米勒一同被区别对待的,还有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她们明明飞行技术老到,却只能驾驶运输机,无法上阵杀敌。

如果说米勒和女兵的遭遇,是男性话语体系下的结构性歧视;那么二战结束后,惨遭民众剪头发、被凌辱的法国女性,则因为战争缘故被极端妖魔化。孤苦伶仃的女性只想求生,却因为曾依附德军,遭到反噬。

类似的一幕,在莫妮卡·贝鲁奇主演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同样出现过。

对于这场战争,片中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盟军入城后,李·米勒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对战争即将结束的欣喜转变为了困惑痛苦,她宛如地狱中的游魂,目睹着一系列怪相和惨不忍睹的悲剧。

法国女孩差点被美国大兵奸污;大批非犹太裔的艺术家莫名失踪;集中营旁的火车里堆满了数不清的腐烂身体;一大堆年纪不等的虚弱女性怯生生地抢食面包。

米勒拿着她那台禄来福来双反相机,不动声色地记录着这些场景,试图通过照片,让世界知晓这些被遮盖的残酷真相。

然而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欧美各国的主流策略不再是揭露战争丑闻,而是让人们在战争结束后狂欢,重拾对未来的希望。

所以,不管李·米勒如何大费周章地拍摄、怎样不顾辛劳地记录,这些真相,最终都被压在杂志社的档案柜里,被封禁、被隐藏。

温斯莱特在演绎李·米勒知晓结果、一怒之下撕毁胶片的戏份时,近乎本能地哽咽、怒吼、悲伤,浅焦特写的镜头,让我们看清了她面孔上每一条怒而拱起的皱纹。

可以说,整部电影的主体故事,就是在讲述不被看见、力图看见、刻意不见的过程。

女性遭到歧视和虐待,是不被看见;李·米勒用照相机将其记录,是力图看见;而杂志社受制于官方命令,无法刊登照片,便是刻意不见。

米勒对于真相的苦苦追求,与真相无法公之于众的无奈结果,让她最终成为悲剧英雄。

除了对女主角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本片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巧思,便是它将李·米勒作为战地记者的成就被人遗忘,与二战中那些苦难的真相被长期无视,作了巧妙的呼应。

在此,李·米勒不只是有着极高成就的摄影师,而是化作更广泛的象征,指向了女性群体长期遭到歧视、忽视和漠视的真相,而这一真相并不亚于李·米勒所“看到”的战争恶行。

它最终会被揭露吗?

影片的最后一幕,那位一直跟米勒交谈的年轻人,原来是她的儿子,这段贯穿全片的对话,不过是米勒之子幻想出来的场面。

因为在现实中,米勒作为战地记者的所有成就,在生前从未被“看见”。我们如今之所以知晓这一切,其实是米勒死后,其子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的真相。

作为观众,我们如同片中的米勒之子,蓦然回首,李·米勒早已不在人世,但至少,那些由她拍摄的珍贵照片,让我们得以看到女性群体的过去。

于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不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李·米勒,更看到了无数与她一样的女性个体。

花无宴

责编 柴颖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