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部国剧引发一片赞叹声。
但夸的主要不是剧。
而是主演刘亦菲的「断层式美貌」。
这部新剧如何呢?
热度持续霸榜。
评价却褒贬不一。
有人夸养眼好看,女性友好。
也有人大骂是「年度烂剧」。
还有三观不正、男凝冲鼻等严词指责。
甚至还有大量投诉,要求这部剧删减、下架。
好奇心驱使下,鱼叔也忍不住追了一波。
今天就来不吐不快——
《玫瑰的故事》此剧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
讲述一个极致的玛丽苏故事。
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可谓天选玛丽苏女主。
她貌美惊人,出身优渥。
父母都是清华老师,一出生就住在清华家属院。
男人只肖看她一眼,都会爱上她。
为她离婚、为她自杀、为她放弃一切……
不仅如此,她还天生聪颖。
不怎么努力就能轻轻松松拿高分,上名校,入职名企。
工作后也实力超群,出尽风头。
职场得意,情场也游刃有余。
她的身边就没断过帅哥。
这一部剧中,她就和4个男人有CP关系。
而且,剧中女主不是一个安于现状,坐享美貌红利的人。
相反,她有想法,能力强,还刻苦努力,乐于挑战自我。
意识到学习是舒适区,就去找难搞的工作,工作稳定下来后,又辞职选择跨专业考研。
偏偏还能一直如愿。
你说气人不气人。
美则美矣,爽则爽矣。
但,也正因如此,整部剧看起来相当的假。
和亦舒上一部改编剧《承欢记》一样,职场戏就是一个大写的悬浮。
女主的工作能力体现在,天天主动加班,却一直精力充沛,永远打扮得光鲜亮丽。
作为没背景的新人,她胆敢无视上级的要求,越级干其他人的活。
还总把心思放在工作以外的地方 。
其中一场戏,尤其让人无语。
只因为女主的领导说,今日幸运色是红色。
黄亦玫便擅自把领导便当里的玉米倒掉,切了红苹果放进去。
诸如此类的操作,居然还让她很快获得领导赏识,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抢走了其他默默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的机会。
试问,哪个打工人看了不是血压飙升?
此外,角色塑造也无法自洽。
黄亦玫前脚刚信誓旦旦,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事业。
入职后却又沉迷于恋爱,把职场当情场。
只因为喜欢上男领导,想引起他的注意,就在开会时故意打断他的发言,频频挑刺。
这是把所有同事都当成了自己play的一环?
如愿恋爱后,又因为男友调去了巴黎工作。
她也毫不犹豫推掉重要的项目,只为到巴黎找男友。
她把领导的劝告当耳旁风,坚定地表示:「爱情排第一位。」
甚至因为担心领导不批假,提前写好了辞职信。
男友对她也爱得深沉,为尽早结束异地恋,提议她以后也来巴黎发展。
没料,女主却又立马翻脸,说她在国内有自己的工作。
这段感情因此一拍两散。
也难怪观众看完后反馈不一,评价割裂。
有人大骂狗血老套,有人却看出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只有一个共识,美。
回到故事本身,更值得追问的是,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
只是单纯讲一个美女不断恋爱的故事吗?
鱼叔去翻了书后发现,的确,原作就聚焦于女主丰富的感情经历。
但,不能忽视的是,原作有一个特点,即从四个男性的视角讲述玫瑰的故事。
也就是说,完完全全的「男凝」视角。
这也就导致,女主的美貌和感情经历,都不可避免带着旁观者的个人偏见。
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的美貌并不属于她自己。
由此再看她的感情经历,就不仅仅是狗血,而是会看到一个女性如何突破规训,忠于自我。
她没有成为人们期望中的淑女,规规矩矩找个人恋爱、结婚,从一而终。
而是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走,喜欢就追求,不喜欢就散。
这即是当时亦舒所传递出的女性意识,对传统贤淑女性的反叛。
不过,被改编成内地剧后,就势必要正面呈现女主的形象。
原作中的女主形象,不仅不完美,反而充满道德瑕疵。
她坦承自己没有任何事业心,只想追寻一生所爱。
为了这一目的,她倚仗自己的美貌,在感情上为所欲为。
做第三者、找个老实人嫁了后又离婚,险些和女儿成情敌……
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也因此吃尽了苦头。
但显然,国产剧不敢塑造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女性形象。
因此对原著做了大幅度修改,将其塑造为一个完美女性。
黄亦玫对待感情至多是任性、有点恋爱脑,但没犯任何原则性错误。
更多时候,反而是一个无辜的完美受害者。
剧中为抬高她的形象,又强行加入时兴的女性观念,给她套上职场大女主的壳子。
试图用拙劣的职场戏,坐实她的独立女性形象。
才有了如今这样一个面容模糊的黄亦玫。
由此, 便可以看出主创的保守与拧巴。
既想沾沾原著的名气,又畏手畏脚,磨掉原著里的所有锐利与反叛。
既想赶赶大女主的潮流,又摇摆不定,在独立女性和恋爱脑之间胡乱跳蹿。
这种不讲原理、东拼西凑的创作过程,自然只能拍出一个既不真实又不合理的女性角色。
其实,保守的何止创作者。
很多观众看完这部剧后,大骂三观不正,指责剧中女主的感情生活太乱,感情发展过于迅速,激情戏太多。
难以置信,即使修改得如此保守,依然受到这种指摘。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刻意讨好市场的创作不仅毫无意义,还可能适得其反。
这种无谓的「尽善尽美」,可以说是近年来很多国产剧的通病。
和刘亦菲之前的古装剧《梦华录》类似,这些剧看似是想区别于一般的偶像剧,拍得更文艺,亦或是更有价值一点。
但本质上,还是带着很明显的偶像剧思维,主角都带有巨大的偶像包袱。
因为偶像不能有污点,所以演员也不能演有污点的角色。
所以,有了青楼名妓赵盼儿反复强调自己「没有以色事人」。
有了上一秒为爱情辞职,下一秒高举女性独立大旗的黄亦玫。
矛盾的是,这部剧偏偏还要改编亦舒。
亦舒的小说里,哪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人物。
于是,《玫瑰的故事》一面想要硬撑出一个女性榜样,一面又在剧情上漏洞百出,人设上前后矛盾。
越是想要树立完美,就越不可能拍出完美的作品。
更何况,人物即便被塑造得貌似「三观完美」,故事表达上却又是「三观尽毁」。
一个道德、颜值、出身全都很完美,甚至成长过程中都不会犯错的女主,除了让人艳羡,引发赞叹,又能对观众产生怎样的激励或反思呢?
它所填补的,不过是人们内心深处空虚的自我投射。
亦舒的原著其实正好相反,她看似是写尽了女性的罪与罚,渴望与脆弱,剑指的还是男权社会的结构弊病。
女主如此貌美,却无法找到真爱,还处处被人不怀好意地打量,落得结局凄惨,沦为世人笑柄。
讲的就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美是幸运,也是枷锁。
其价值是被他人强行赋予强行剥夺,与本人意愿无关。
这两天,鱼叔已经看到太多人说,因为刘亦菲的「美」,可以原谅这部剧的种种问题。
似乎在夸赞这部剧很好地捕捉了刘亦菲的美。
但这反而更让我觉得惋惜。
这样一个现代版美杜莎故事中,刘亦菲的美完全可以不止于肤浅的外形,而是融入主题,最大化服务于整个故事。
她能激起的,绝不该只是对美的空泛赞叹。
中年妇女太油腻膨胀,美国佬还是在美国混比较好
南辕北辙式的原著和编剧,早早就给整个片子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各种依靠主角光环及其他类似的硬拗补救,更深深的加重了这场灾难,使得作品越发空泛。最终带给观者不知所云、无甚了了。
刘亦菲在新剧中的形象是否会对其他女明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看过一条冷知识:俄罗斯一年买了几万根棒球棍,球却卖了寥寥几个。
写的很对,欣赏完前八集天仙的美貌与穿搭,原著党直接弃剧,继续重温小说。
只具其“表”,未得其“里”。
刘亦菲的表现引人入胜,我一口气追到预告
刘亦菲的美貌再次成为了焦点,但这部剧的口碑却是褒贬不一,看来演员的颜值并不能拯救一部烂剧
刘亦菲再卖,也救不了这烂剧
这部剧的评价真是五花八门,有人夸赞养眼好看,也有人直言烂剧,看来观众们对这部剧的态度是相当分歧的
我呼吁14亿中国人民支持正能量的明星
喜欢刘亦菲,真是正能量的明星
这篇文章对这部剧分析的最对[点赞]
没错,真的前后矛盾,假大空人设,我以为是爽剧,结果是一美女废物,我没啥兴趣[笑着哭]
国剧和韩剧,港剧,台剧的区别是,国剧逻辑不行,前后矛盾,畏首畏尾,放不开,不知道要说啥,注水严重,老太太裹脚布,有很多带资进组人员,特别明显,选角很奇葩,很多演员气质搭到一起不伦不类很不和谐,剧播的时候,热搜点也是刻意又奇怪,引导的观众跟着吵来吵去,没法沉浸式观剧。 韩剧总能让你眼前一亮,即使是玛丽苏人家也能拍的让你看的津津有味无暇吐槽,不仅内容有很多新意,就是剧情节奏衔接的也很好,不拖沓罗里吧嗦的。 港剧呢,抓主要矛盾,时尚洋气,中西融合的好,这几年看的少了。 台剧就充满了可爱的乡土气息,台剧和日剧很像我们小城市的故事,可爱,接地气,但是不土气,台剧日剧唯一区别是日剧的思想更开放,还有日本人的独特特色。
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