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赵充国平定羌乱,威震北疆,结果却被朝中小人忌恨害死了儿子;事已至此,他不由心酸意惨,再加上实在年老多病,便上书要求退休,汉宣帝刘询正待要批准,忽然北方匈奴传来警讯,刘询吓得一个机灵,赶紧召来赵充国,商量如何应付危局。
原来,匈奴这些年来打西域接连不顺,联西羌而谋河西又遭到赵充国破坏,虚闾权渠心中恼恨,便想在汉匈多年和平的掩护之下,趁汉朝边塞防御疏忽,出兵狠狠干它一次,当然他也知道汉朝不好惹,所以倾国之力,以十余万精骑倾巢而出,以狩猎为名沿着汉朝边塞一路观察,准备看哪里防守不严便冲进去劫掠一番。
当时,由于北边多年无事,为了纾减民力,汉军不但放弃了阴山北麓的光禄塞等外长城,而且整个内长城,一万一千五百余里的广大战线上,汉军在所有边塞烽燧里总共只屯驻了数千吏卒,就这点兵马,如何挡得住匈奴十余万精骑倾巢而出,事急矣!
不然,宣帝小心翼翼的说道,老将军先别忙退休,最后再辛苦一次,帮朕搞定这帮混蛋匈奴人,完了再回家好好休养身体,如何?
宣帝没法不小心翼翼,赵充国今年连遭巨变,又是生病,又是丧子,打完了羌人还要去打匈奴,一刻不得清闲,宣帝于心何忍。
然而赵充国却慨然应允了。保家卫国,这是军人的天职,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只要一天还没退休,他就必须绝对遵守自己的职责。
放心吧陛下,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赵充国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的说道。
宣帝闻言,感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才是国家社稷的金城汤池,天下军人的无上典范啊,朝廷得臣如此,朕何其幸哉!
于是,大汉营平侯后将军赵充国以七十八岁高龄,率四万骑兵北上,分屯边塞九郡,与匈奴军对峙。
结果匈奴十余万大军,面对赵充国防备严密的四万精骑,徘徊犹豫,始终不敢入塞。过了一个多月,虚闾权渠单于怒急攻心,竟在军中口吐鲜血,一病不起。
单于重病,匈奴军顿时没了主心骨,大家一番商量,赶紧掉头撤回漠北。赵充国见匈奴不战而退,于是也就收兵还朝。
现在,赵充国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班师回朝,向宣帝正式提交了退休申请。宣帝欣然应允,并赐其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让他回家颐养天年。不过赵充国毕竟是天下国宝,此后朝廷每有四夷大事,宣帝都要把赵充国请回来做参谋,并将后将军的官职一直给他虚位以待,并不补人。这一则是表尊重,二则赵充国跟蛮夷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的意见对朝廷决策至关重要。
其实赵充国对匈奴等蛮夷的态度从来只有一句话:不要武帝的穷兵黩武,也不要昭帝的被动防御;要比武帝时更灵活,又要比昭帝时更强硬;刚柔并济,攻心为上。
事实证明,赵充国的策略是正确的,且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汉帝国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接下来几年,匈奴接连爆发内乱,宣帝听了很开心,赵充国听了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于是又多活了几年。
具体是哪些内乱呢?首先是不久,虚闾权渠理所当然的病逝了,右贤王屠耆堂乃趁机发动政变,夺了单于之位,号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正是乌维单于的曾孙,而虚闾权渠是且鞮侯单于的孙子,于是这两兄弟的后代们开始了窝里斗。
先发制人的是握衍朐鞮,由于他的单于之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为了巩固权力,他一上台就开始闹腾,先大肆排挤、诛杀且鞮侯单于一脉的匈奴贵族,后又大量任用乌维一脉的子弟为二十四“万骑”,以掌控军队。而在控制了帝国高层后,握衍朐鞮又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匈奴地方部落——适逢在康居一带游牧的匈奴奥鞬王去世,握衍朐鞮竟派自己的儿子去接替这个职位,而不让老奥鞬王的儿子行事,奥鞬贵族遂发动叛乱。另外握衍朐鞮的太子左贤王也在匈奴东部诸部落中独断专行,肆意妄为,结果又引发了东部贵族的不满,内乱开始萌发。
我们知道,匈奴虽然也有中央集权,也号称帝国,但只限军事外交领域;在人事内政上,匈奴内部各部落是有着高度自治权的。可这位握衍朐鞮单于似乎想要打破传统,试图建立一个更为中央集权化的帝国,以更好的集结力量为日益衰退的匈奴求取生存空间,却没想到适得其反。事实上,游牧经济的特性,导致它注定与集权无缘,可握衍朐鞮却非要试试,结果就做了匈奴王朝的“王莽”,可悲可叹哪!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十月,匈奴负责管理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且鞮侯之孙)传来消息,说这匈奴太乱了老子不干了,要率领属下十二部共一万两千人降汉,使者校尉郑吉马上征调西域诸国五万人接应。握衍朐鞮单于本想阻止,但面对郑吉的五万西域大军竟不敢妄动。先贤掸归汉后,宣帝封其为归德侯,从此开启了匈奴与华夏民族大融合的序幕。
此后,郑吉又出兵占领了交河城,车师王摄于兵威,终于选择归附汉朝。
不久,汉宣帝封郑吉为安远侯,在乌垒城开西域都护府,拜骑都尉,持节,负责派兵驻守屯田、督察西域三十六国并统计户口、推行汉政。至此,匈奴负责征收西域赋税的僮仆都尉府废绝,西域诸国包括乌孙、大宛、车师在内,皆唯汉朝西域都护马首是瞻,各国从小吏到国王,全都由西域都护府颁受印绶才能上任,显然已确实的成为了汉帝国的属国,除自有王、相外且不征赋税外,其他与汉之郡县无异。西域都护府后来又分西域大国车师为八国,乌孙为两国,以分散其力量,免得他们日后谁又发神经亲善匈奴对抗大汉。
从张骞冒险探路到郑吉大功告成,前后共达八十余年之久,几代人的奋斗,汉朝终于征服了西域。从此,广袤的新疆大地也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成就。
请大家注意,从这年开始,西域的事务就不是外交事件了,而是中国的内政。
果然是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哪怕今日,五星红旗依旧迎风飘扬。
而西域地区被纳入汉都护府统辖后,匈奴财政枯竭,势力越发衰弱,内乱与分裂终于大爆发了。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上一任单于虚闾权渠的次子稽侯狦被匈奴东部各部贵族拥立为呼韩邪单于,与东边的乌桓联合,共发兵五万,讨伐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众叛亲离,兵败自杀。这位可悲的匈奴改革家,被历史车轮碾的稀碎。
之后,握衍朐鞮弟弟右贤王又另立其从兄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发兵数万向东进攻呼韩邪单于,呼寒邪兵败逃回东部。至此,匈奴分裂为东西二部,双方攻战不休,汉朝北边自然更加无事,宣帝乃解散了大批屯驻吏卒,让他们回家抱老婆孩子。
次年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秋,匈奴再次爆发内乱。先是西边儿的屠耆单于怀疑拥立他的右贤王意图造反,竟杀死了他。不久后又发现右贤王原来是冤枉的,于是又对当初控告右贤王的人大开杀戒,其中有个呼揭王害怕被杀,于是率众叛逃,自立为呼揭单于;不久又有右奥鞬王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自立为乌藉单于。这样匈奴一口气分裂成了五部,五个单于互相间杀来杀去,闹得匈奴乌烟瘴气,结果一连又死了好几万人,牲畜损失了十分之八九,百姓饥饿,以至互相残杀烧烤人肉为食,大家简直是没有了活路。
这就是匈奴历史上著名的“五单于之乱”,其惨状堪比后世中原的“五胡之乱”,总之,经此一乱,匈奴彻底玩完了。草原的王者之折断鹰翅,坠入迷蒙深渊。
在整个世界史上,两个超级强国之间的大PK,从来不仅是军事上的拼杀,更是双方的民族韧性、政治稳定、制度实力的全方位比拼。这个时间可能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是大赢家。归根结底,匈奴还是处于不成熟的国家政治形态,分裂与反复是难免的,这是匈奴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是他们必须走过的路。好在中国已经提前走完了,所以胜利的天平是永远不会倒向匈奴那边的,他们是很凶悍,但可惜他们还太幼稚。他们不幸与老辣的汉朝成为敌人,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个悲剧。
以史鉴今,我等中华儿女应有足够的自信,成为那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匈奴连年内乱,汉臣中就有人提出不如趁机出兵将其灭之,汉宣帝刘询拿不定主意,便向御史大夫萧望之以及八十岁的国宝级荣誉高参赵充国询问意见,萧望之和赵充国都认为既然匈奴人狗咬狗,咱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敞开大门,相信不久就会有大批的匈奴部落逃来汉朝投降。否则若汉军大举出塞远征,加重百姓负担不说,万一在强敌压境之下,匈奴各部捐弃前嫌共御外侮,那样咱可就亏大了。刘询一想:对啊,当年赵老爷子在青海湖不也是这么干的么?好,那这次也这么干,用招降纳叛法,加速匈奴亲汉势力与反汉势力的决裂,逐步取得匈奴全面臣服。到那时各族蛮夷闻之,必然更加敬畏强汉,不敢作乱,如此天下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果然,第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打败了屠耆单于,屠耆兵败自杀,其子率众投降汉朝。是年十一月,呼韩邪手下左大将父子见匈奴内乱无休无止,失望之余也率其众数万人降汉,都被汉朝封为列侯。至此,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已经超过五万。不久后,呼韩邪终于平定了其余四部单于,重新回到漠北匈奴王庭,但经过连番内乱,他手下的部众只剩了数万人,根本无法号令匈奴各部。于是匈奴又爆发了第三轮分裂,屠耆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在西边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之兄左贤王呼屠吾斯则在东边自立为郅支单于。
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六月,由于归降的匈奴人数量日趋增多,萧望之与赵充国提议,在内蒙甘肃一带增设西河、北地二属国,以安置源源不断的南下匈奴降者,并进一步缩减了边塞戊卒。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这一连串折腾,当年引弓之民百万的强大匈奴,此时总人口最多只剩了十余万,尚且不如西域强国乌孙。这是匈奴人的至暗时刻。
不久后,匈奴的“三国演义”终于落下帷幕。郅支单于击败闰振单于,杀之,然后兼并其部众,又大举进攻呼韩邪。两兄弟一场大战,最终弟弟打不赢哥哥,呼韩邪只得率众撤出了匈奴王庭,南下迁徙于阴山附近。至此,匈奴又分为南北二部,开始了它的“南北朝”时代。
原先是匈奴王族的几个支脉为了单于位争权夺利,如今亲兄弟间竟然也互干起来了。更气人的是,郅支当初在匈奴之乱中曾流落民间长达两年之久,是呼韩邪平定叛乱后将他找到并提拔起来的,可郅支一旦得势,就自称单于,恩将仇报,兄弟反目,可见匈奴各部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分裂已无可避免。
于是,作为百蛮大国的匈奴,也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要向汉朝称臣了。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将其子右贤王派遣至汉廷入侍为质,以示归顺,两年后甘露三年正月,呼韩邪又携带大量珍宝作为贡品,亲自来到长安,奉表称臣,行跪拜之礼,朝见汉宣帝,宣帝乃以国宾之礼厚待之,使其位在诸侯王之上,后又派兵护送他回到南匈奴王庭(位于五原塞外)。从此,匈奴呼韩邪部接受汉朝的册封、保护与监管,成为汉朝的藩属外臣,并设庙以祠汉帝。至此,华夏民族的疆土达到鼎盛,东至朝鲜,西至大宛,北至瀚海,南至琼岛,舟车所通,尽为臣妾。
这一切,作为汉宣帝时对外战略的总设计师,赵充国功莫大焉。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及时修正了昭帝时的被动防御策略,采取了和汉武帝一样的主动策略,但他的这种主动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打击,而是武力与外交并用,文德与武道齐抓,其以夷制夷之手段,比之武帝时更加灵活娴熟、比昭帝时又更加积极强硬,时至今日,其战略对我们仍大有借鉴作用。
总之,在赵充国的战略指导下,汉朝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下,几年间就搞定了强大的匈奴,做到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做梦都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儿。这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古之名将,无过于此。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两部单于为了取得战略优势,先后遣使向汉朝进贡,又各遣其子到长安来充当人质,以求援助。刘询一看这可咋办,从前是蛮夷争相前来侵扰,如今是蛮夷争相送儿子前来奉承乞怜,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有点不习惯了。怎么办,两个都是单于,汉朝支持谁比较好呢?
每有大事,必问赵充国嘛!于是刘询赶紧派人去请老将军,结果使者满脸哀伤的回来了,告诉宣帝说赵充国病的很重,真的很重,如今已处于弥留状态,看来即将不久人世。
宣帝大惊,赶紧起驾去看望赵充国。赵充国躺在病床上,看到天子驾到,赶紧想起身,已经起不来了,赶紧张嘴要说话,也已经气虚神散说不出话来……
刘询赶紧伸手按下老将军,要他免礼。赵充国却一把抓住宣帝的手,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在他手心里写了四个字:扶弱削强。
宣帝恍然大悟,待要再问详细,老将军已精力耗尽,昏死过去。
赵充国多想再为皇帝出谋划策,但他已老到极点,没办法了。虽然上天已经很眷顾他,给了他八十多年的寿命,似乎他也应该知足了。现如今满朝文武中,也只有他见过六七十年前的李广霍去病等传奇人物。
帝国将失金城玉柱,世无名将,何人可代?宣帝看着病榻上即将舍他而去的老将军,不免双目垂泪,不胜悲恸。赵家人更是已哭成一片。
据《小校经阁金文》所载文物资料,赵充国虽身为列侯,他所佩戴的带钩竟然没有任何金银装饰,朴素到了极点,这与《居延汉简》中所记居延将军用品之豪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真是一个俭朴无华、爱惜士卒的好将军。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夏四月,人民的好将军、赵充国同志病逝,谥壮侯,享年八十六岁,此人当真能活,从马邑之谋到呼韩邪归降,整个匈奴十几代的兴衰史,他全给见证了。
身为将军,却心怀慈悲,尽量弥合民族间的仇恨,一心只为国家平安,从不多杀伤人命,且从不计较个人功劳与得失,淡泊明志,宠辱不惊,这大概就是赵充国长寿的原因吧!
赵充国去世后,葬于邽山之阳(位于今甘肃清水县城北二里),墓区现存封土冢,冢略呈圆锥体,高2.5米,周长18米,青草茂密,静幽清寂。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河西各地也有很多赵充国的祠祀,其数量之多,甚至稍稍超过了霍去病。这两位河西的开拓者与建设者,都得到了边疆百姓的爱戴。
顺便说一句,为赵老将军撰写墓表的,正是西汉朝另一位平羌名将冯奉世(战国时冯亭、汉文时冯唐之后)。而接替赵充国右将军位置的,则是屡次出使西域的长罗侯常惠,并兼任典属国。
如前所述,这常惠军事能力虽一般,但外交能力颇为突出;而冯奉世的军事能力虽不如赵充国,但他很好的继承了赵充国的军事思想。晋代名士阮种说:“宣元之时,赵充国征西零,冯奉世征南羌,皆兵不血刃,摧抑强暴,擒其首恶,此则折冲厌难,胜败相辨,中世之明效也。”中唐宰相魏元忠则表示:“故赵充国征先零,冯子明讨南羌,皆计不空施,机不虚发,则良将立功之验也。”
如此,常惠与冯奉世互补联手,才算是堪堪填补了汉朝失去赵充国的损失。
赵充国死后次年,即甘露三年正月,匈奴南单于呼韩邪亲至五原塞请求入朝称臣,汉宣帝终得以完成武帝倾国之力而未竟的功业。消息传出,从乌孙到安息的广阔中亚地区,原本归附匈奴的国家无不震惊,大汉帝国的声威远扬万里之外。
西汉经学家刘向尝言:“汉宣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如今,北方游牧民族的最终归顺,正式标志着强汉国威到达其数百年历史之巅峰。此时此刻,以呼韩邪为首的天下大小蛮夷君长,及汉朝大小官员,总共数万人,皆跪伏在渭桥上下(注1),顶礼膜拜大汉天子,山呼万岁,声震城野,这可真是大汉帝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刻,若是换做刘彻,那肯定是得意的找不着北了,然而刘询这人早年漂泊历尽苦难,虽稍有些忌刻,却也是个非常感恩念旧的人,在这个普天同庆快乐美好的日子里,宣帝想的不是封禅泰山之类的拉风之举,而是非常有创意的搞了个“功画麒麟阁”活动,以纪念那些对帝国中兴付有突出贡献的元老功臣们。
解释一下,所谓“麒麟阁”,这有个传说,当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曾行幸雍祠,狩得“白麟”,主祥瑞,帝乃作《白麟之歌》,以庆吉祥。后为表纪念,又在未央宫中修筑了一座麒麟阁,主要用于珍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而所谓“功画”,就是命画师将汉宣一朝的十一个功臣画成图像,挂在麒麟阁的墙上,注明官爵、姓名、生平、功绩等等,容重推介,以供后世瞻仰思慕怀念。如果把龙作为帝王象征的话,麒麟就象征辅佐帝王的功臣。
而这十一“麒麟”便是:大将军霍光、卫将军张安世、车骑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丞相魏相、丞相丙吉、御史大夫杜延年、宗正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
在这个功臣榜中,赵充国排名第四,其实要我说张安世和韩增两个人基本就是吃闲饭的,他应该排名第二才对。当然,这个榜貌似是按官职来排的,功劳无分前后,你看著名的民族英雄苏武居然排在最末,这也没办法,谁叫他官职最低呢。
后世还有两位学习汉宣帝刘询的明君,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及汉明帝的云台二十八将。
赵充国死后,其嗣子赵弘庸碌,二十余年无所作为。直到刘询之孙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因西羌再次作乱,刘骜苦无良将平之,乃思将帅之材,追忆到赵充国身上,不由感慨万千,遂将敬武公主下嫁于赵充国之孙赵钦,并召来汉朝著名文学家扬雄,命他在麒麟阁赵充国的画像旁题词作颂追美道: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注1:汉长安城渭桥考古发现,汉代渭桥宽度约十五米,相当于现在的双向六车道,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桥梁,代表了帝国最高级的造桥技术和土木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