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韬光禅师是唐代僧人,生于四川。他喜欢云游四方,后来住锡在杭州天竺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想到了韬光禅师的故事,赋诗一首寄往杭州。在诗中白居易讲述了他和天竺寺的缘分,赞扬韬光禅师不愧是佛门高僧,找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修习佛法。
白居易信佛,自号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门弟子,他们信奉佛法,诵读经书,追求超脱凡俗的人生境界。白居易宦海漂泊,每到新的履职地点都会去佛寺烧香拜佛。从他的诗中可以发现,他和很多禅师交情深厚,不仅写诗相赠还会探讨礼佛心得。
白居易,字乐天,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一帆风顺没有烦恼,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击垮他。实际上,白居易的仕宦之路充满坎坷,他的人生之路也不顺遂。他五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叫阿崔。阿崔早夭,对白居易的打击很大。白居易说,“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不论这个儿子是聪明还是蠢笨,白居易都不在乎,他只希望儿子可以健康成长。他无法接受儿子的夭亡,通过研究佛法化解内心的痛苦。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苏州作为江南繁华之地,白居易想在这里施展抱负。白居易达到苏州之前,原本在杭州西湖修筑堤坝,就是那道泽被后世的“白公堤”。由于新皇登基,白居易被召回京城等候新的任命。白居易觉得自己年老体衰,就想领个闲职安度晚年。没想到皇帝对他很重视,让他前往苏州担任“一把手”的职务。白居易在苏州期间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政绩斐然。苏州百姓把他和韦应物、刘禹锡并称为三贤,修建祠堂香火供奉。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回忆了他在杭州的经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公务再忙,也要探幽揽胜。白居易曾经去过天竺寺,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分为上寺和下寺。故此白居易才会说,常见的寺庙只有一座山门,而天竺寺有两个山门。这两座寺庙原本是一体的,都叫天竺寺。就好比山涧中的泉水,忽而分成东西两涧,忽而重新融合,东边山涧里流淌着西边山涧的水。又好比,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南山顶上的云团,是由北山的层云移动堆叠而成。
这四句诗很有意思,看似写景,实际上说出了一个道理。运动变化无处不在,这是常态,应该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坦然面对各种局面。韬光禅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研习佛法,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
白居易无比感慨,用了两个很形象的比喻。前台的花儿开放,站在后台位置也能看到。上界的钟声响起,下面的人也能听得清楚。韬光禅师修行的地方无比美妙,一阵风儿刮过,带着香气的桂花纷纷落下,仿佛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