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称呼主要分为两类,最主流的是以“秦”音为基础的“China”(不同语言的拼写不一,如法语“Chine”)。但在主流称呼之外,一些突厥语和斯拉夫语系的国家却称呼中国为“契丹”,这其中以俄语为代表。
在探讨俄罗斯等国为何将中国称为“契丹”的历程中,我们不禁穿越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探寻那些遥远而神秘的过往。这一称呼的背后,不仅隐藏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曲折与误会,更映射出古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辉煌与变迁。
契丹,这一源自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唐朝的扶持下,契丹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了辽朝,成为北方草原上的霸主。辽朝不仅统一了广袤的领土,还积极学习并推广汉族文化,使得契丹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原文明的传承者。辽朝的强盛,不仅让其在军事上能够抵御宋朝的进攻,更在文化上成为了连接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契丹人的影响力远播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在辽朝及其后继者西辽的统治下,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同时也将中原的农业技术、政治制度等先进文明传播至远方。这使得西方人在不了解中国具体政权更替的情况下,误以为契丹就是中国的代表。
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将征服的脚步延伸至欧亚大陆的最西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国北方被称为“契丹”,而南方则被称为“蛮子”。这种称呼方式在蒙古帝国的广袤疆域内流传开来,并通过蒙古人的西征传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到来,更是将“契丹”这一称呼推向了全欧洲。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沿用了蒙古人的称呼,将中国北方称为“契丹”。尽管他在游记中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繁华与富庶,但由于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加之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契丹”逐渐成为了中国在欧洲的代名词。
进入15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兴起,欧洲人的视野逐渐拓宽。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纷纷踏上探索新世界的征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接触到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对中国的称呼——“Cina”。这一称呼源自梵文,是“秦”的音译,后来经过演化成为了英语、法语、德语等欧洲语言中的“China”。
与此同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到来,为欧洲人揭开了“契丹”与“China”之间的迷雾。他通过在中国多年的游历和研究,向欧洲人明确指出了“契丹”只是中国的一部分,而“China”才是对整个中国的正确称呼。这一发现不仅纠正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契丹”这一称呼虽然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民族背景,但它却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它见证了中国在古代的辉煌与变迁,也反映了东西方人民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的误解与理解。如今,当我们再次听到“契丹”这个称呼时,不妨将其视为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提醒我们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