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就学过的“反切”注音法,你们还会吗?

野话说文化 2024-03-19 20:42:32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

高中时,我们都学过“反切注音法”,就是用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学生时代,我们对这种方法的了解,可能只是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补充知识,隐隐约约知道其大概意思,并不能完整理解其确切含义,也没有真的运用这种方法去认读汉字去,到现在恐怕都忘光了。

汉字注音,古人最早是采用“读若”的方式。读若,就是“读起来像某字,或与某字的读音相同”。这种方法给汉字注音,非常简单,很容易掌握。比如:

唉,读若埃。宋,读若送。

这种注音方法非常直观,简单易学,只要认识其中一字,另一字就会读。但是,弊端也明显,比如:

哤,读若尨。

这下就蒙了,这俩字都不认识,怎么读?更可怕的是,“尨”有四个读音,分别为:

尨meng:蓬乱的样子尨mang:毛很多的狗尨long:一种龙尨pang:高大

到底选哪个音呢?这就是“读若”注音法的弊端。(哤,其实读mang,言语杂乱的意思)。

随着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到了秦汉时期,教育越来越普及,读书人亟需一种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注音方式,此时,“反切注音”法产生了,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高中时期我们学习了解过的注音方式。

反切注音法,也很简单,就是用两个常见字采用反切的方式给新字注音。比如:

东,德红切。意思是:东这个字,用“德宏”两字来注音,其中,“德”字取其声母d,红字取其韵母ong,上字下字声音各切一半,然后组合起来成为dong,就是“东”字的读音。

是不是很明白了?

反切注音法,是汉字注音的一次大飞跃,因为这是首次对汉字发音进行了辅音(声母)、元音(韵母)的分析,从而创立了汉语的音韵学。我们现在看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是古人那时候并没有拼音字母,仅仅依靠想象,采用这种反切的方式,对汉字的语音进行切割,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知道了反切注音法,以后读《说文解字》,或其他古代经典的时候,遇到反切注音的情况,自己就可以了解古代汉字的读音了(注意,与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多有不同哦)

说文解字

反切注音法,出现在东汉初期,也就是公元七八十年的样子。比如“惴,音章瑞反”,意为“惴这个字,是章瑞两字音的互反”。

反切注音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是受到梵语佛教经典的影响和启发,因为梵语的字母(音节)需要切音才能组合起来念不同的音,汉人在研读梵文佛经时自然联想到汉语的音韵,反切法就产生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东汉初年,佛教传来不久,懂得梵语,能够研读梵语经典的人还很少,应该不太可能有如此大的影响。

到了唐宋,随着格律诗的风行,文人们对读音要求越来越高,随之也出了很多解释读音的韵书,其中注音都采用了反切注音法,人们还把同韵的字进行分类,方便写诗的时候能很快知道如何押韵。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两句的末尾“五、虎”,通过每个字的反切就知道这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都发uo音(古音),因此这两个押韵。

这种方法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民国初年,章太炎发明了注音符号,反切注音法才正式停止使用。

注音符号和拼音对照表

反切注音法,以及后来的各种韵书,为后世保留了完整的汉语“中古音系”,让我们得以通过此法,了解到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古人的读书音。这些记录,也为研究汉语语音的演变,提供了大量宝贵又可靠的史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