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将我称作“科学教育专家”,不知是判断失误,还是逗我呢?不过这不重要。他说我看得懂英文原文,这是对的;但这让人误以为我那篇文章根据的是杜威“幼儿的推理”一文的英文,我要在这里声明:我之前谈到杜威,确实是根据他的原文,不过这一次恰恰是根据别人的翻译本(电子版),因为我没有“幼儿”的原文。
王老师说,“那些翻译有些译得不咋地”,按照我的经验,“有些”二字简直可以去掉。我以前也会买翻译的书,后来再也不买了(我这里只针对理论性著作,因为我前两年买过安·兰德的两大部小说的中文版)。就说杜威的书吧,我一共买过三本中文翻译,《确定性的寻求》,《我们如何思维》,和《经验与教育》(最后一本是英汉双语版)。第一本书我没有原著,不谈它;后两本,我在书店初次见到它们时还挺高兴和欣慰,买下。后来很失望和后悔。给大家看一下为什么。
先看这一本:
大家读一下这几句:
再来看原文:
原文中的 as so much as,是说,教和学的关系,与卖和买的关系一模一样。中文翻译成其关系“很像”,语气上弱了很多。这还是次要的。杜威的下一句说(我不是翻译原文,而只是说原文表示的意思),如果没人学到东西,老师却说他已经教过或完成教学了,那卖东西的人也可以在没人买他东西的情况下说他已把东西卖掉了。杜
威是通过类比来说明“没人学到东西,老师却说自己已经完成教学了”的荒谬,再看中文翻译呢,却肯定地说:即使没有人买货,卖货的也可以说他卖掉货物了。
再看另一处:
中文翻译的前几句(划红线前部分)很不准确,比如,原文中“在叶片的形状和边缘方面”,是前面“区别”一词的定语,根本没有“分辨叶片的形状和边缘”这回事。另外,recall是“想起,回忆起”的意思,中文翻译完全看不出这个词到哪里去了。原文意思是,我们很难想起叶片形状和边缘上的种种区别(究竟为何),中文翻译好像大致上差不多,但是表达的重点完全变了。
划红线部分的翻译就更离谱了。原文说,“或者,我们知道区别是什么,但哪个是哪个?”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了让大家好理解,我不用原文的例子,而用乌龟和鳖为例,杜威的意思是,我们知道乌龟和鳖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一个有壳,一个没有壳,但是有壳的是乌龟还是鳖呢(哪个是哪个?),我们可能想不起来了。中文翻译成了“哪种差别是可以用到的”,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划红线的下一句,是说,形状、大小、颜色等等的差异,与事物在特征及意义上的区别的关系,比我们通常(直译是“可能,倾向于”)认为的要小得多,而事物与其各部分的用途、目的、功能,与事物在特征及意义上的区别的关系,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大得多。再看中文翻译,是不是乱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