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0%的孩子曾自伤,父母能做些什么?

茂德看养护 2024-06-05 03:18:19

你能想象: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却躲在房间里用刀划伤手臂、用烟头烫伤皮肤、甚至吞下有毒物质吗?

那些并非出于自杀目的的自我伤害,被称之为NSSI(非自杀性自伤)。

一项系统综述显示,青少年群体的自伤率最高,尤其在12-14岁期间,比例高达7.5%—46.5%。

这时的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面对应激事件时,通常无法有效处理情绪问题。

而自伤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也并不低,高达38.9%;成人期降至4%—23%。

没有自杀目的,我们就能自由的处置(包括伤害)自己的身体吗?

当然不能!持续性自伤,不仅会对身心造成短时间难以消除的影响,也是日后自杀未遂的高危因素。

自伤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高达14%—56%,在中国,也高达20%以上。

到底为什么我们要自伤?为什么孩子会自伤呢?

调查发现,自残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处理自己糟糕的感受”——通过疼痛,让自己找回身心的体验感。

有人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疼痛消失释然(pain offset relief)——

即身体疼痛的结束不仅身体上会有重回舒适的感觉,心理上也会出现如释重负的快感。

而从心理的角度,自伤实际表现了身心功能的下降。

1.情绪无法顺利表达

这通常代表着,家庭中的沟通处于不良状态。

2.身体感知能力变差

身体感觉阈限变高,对疼痛的体验感下降,不排除躯体障碍的可能性。

根据一些自伤者的自我报告,自伤行为的原因还有很多——

为了惩罚自己、惩罚他人应对解离状态(如,主动追求麻木感)寻求感官刺激(如,制造兴奋感)摆脱自杀观念维持或试探界线表达或应对性倾向

很明确,所有原因都与心理问题高度相关。

发现孩子自伤之后,去看心理医生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但需要提示的是,家长带孩子看心理医生的初衷,可能并不是“我要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而是“我的孩子生病了,我要带TA去看病"。

那么,自伤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根据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Saskya Caicedo和Janis Whitlock的研究,自伤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并没有发现可诊断的精神障碍。

研究人员还澄清了其他的几种关于自伤(自残)需要注意的误解,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灾难化。

自伤问题看起来很可怕,但家长不仅要重视,也要正视。

导致自伤的因素是复杂的,常与心理因素相关,且目前尚无针对性的药物。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辩证行为治疗(DBT)有一定效果。

以下为医生面对成人自伤后的应对策略,父母同样可以参考。

一、探讨自伤原因

了解自伤的想法和原因,是提供帮助的第一步,这也是共情的开始。

即便可能遭遇抵抗,但在了解的过程中,可以促使TA去审视自我,思索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二、评估自杀风险

评估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当前及过去实施自伤的冲动既往自伤及自杀未遂史接触到致死手段的机会按计划保障安全的能力

觉察到一定的自杀不可控风险时,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危机干预。

三、不过度渲染自伤

正如前文所说,大部分的自伤行为并非来源于自杀观念。

但如果家人、朋友的反应过度,就可能在无意中传递一种信息——自伤可以有效维持他人的注意,这会强化他们在痛苦时以此方式寻求支持的行为。

四、注意可能致死的工具

减少家中的锐器、药物等潜在致伤物品,

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反复询问自伤者是否获取了新的工具,并了解其是否有未告知的信息。

也有必要询问,TA是否将某些已有的自伤手段做了转移或隐瞒。

五、完善安全计划

可以把安全计划拉成一个清单,包括——

明显的危险信号:想法、意象、心境、情境、行为等应对策略:外出散步、锻炼、兴趣爱好、亲友社交、美食求助热线:24小时危机援助热线、急诊、精神心理科诊所的联系方式等

六、共情

除了表达关切及同情之外,共情还包括识别及分享TA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

在共情的状态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合适说,进而避免沟通中的阻抗。

七、管理反移情

这是心理治疗中的专业名词,对心理医生而言很重要,对家人来说也有参考意义。

反移情指的是:我们可能会对自伤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比如:把这种自伤的行为当成吸引注意力的表现。

这样的想法,可能会导致对自伤者情感的忽视,导致更危险的自伤行为。

正视自己对自伤者出现的这些“怀疑”、“嘲讽”等念头,并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他们,促进家庭合作。

多数家长在发现孩子自伤的行为后,会非常非常的震惊,感觉世界都要崩塌,不知道什么才好。

但这或许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家长们适度调整心态,才能更好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原因如下:

自伤行为不完全等于自杀倾向自伤发生率较高,处理恰当造成的伤害不会过大自伤行为并不代表着精神心理疾病,要理智看待心理医生和家庭都能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持

当家长放下了恐惧,理智的寻找解决方案,去倾听和理解孩子,雨过天晴,家庭、亲子关系甚至能更上一层楼。

当然,如果是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的帮助下,这一过程可能将更加顺利。

那时候,被纾解的伤痛就会消散在孩子的生命中,仅仅变成一小段回忆。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海鱼

插画:李大姑娘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主观上无任何营销性。

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