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历代书法论著聊一聊:挫笔、疾涩、接笔、搭锋、牵丝、筑锋

书法为墨心 2024-07-29 07:22:41

结合历代相关书法论著,根据个人理解,今天来聊一聊有关挫笔、疾涩、接笔、搭锋、牵丝、筑锋、过笔、顿笔、蹲笔、驻笔、裹锋、平铺在书法中的运用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挫笔

尖锋线排列一系列的圆点,那个动作叫趯锋。侧锋线排列这个烫斗形的点,这个动作叫什么呢?侧锋运笔的动作,九用中称为挫笔。

《玉堂禁经》说:“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这里也是三句话。第一句名称,第二句定义,第三句举例。我来一句一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二曰挫笔。“挫”,《说文解字》这么说:“挫,摧也。”段玉裁引《考工记》注:“挫,折也。”口语中“挫”经常和“折”连用。“挫折”就是推进中,停了下来,或中断。想想生活中的用语就可以知道挫的意思。如挫伤,这和斩伤不同。斩是向下的力,挫是平推的力。

第二句“挨锋捷进是也”。“挨”的意思,《列子》张湛注:“推也”。《正字通》说有两个意思:“又方言强进为挨,今俗凡物相近曰挨。”强力推进这就是“挨”,这是基本义。挫笔就是强力快速行笔。

第三句话说:“下三点皆用之”。这显然是《正字通》所谓“凡物相近曰挨”的意思,因为挫笔快速,所以可以用来写重复、连续的点划。如下方的三点,就可以迅速地连续用挫。

要注意“下三点”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说只能写下三点,一点、两点、四点,或者其他点画也可以用挫笔。

挫笔是用在顿笔以后,之所以顿笔后要用挫笔,实际上是为了调一下笔锋。顿笔是一个向下用力的动作,且向下按的程度较大,笔毫有很大一部分着纸,如果此时强行向下行笔,笔尖处就会把顿笔写出的笔画破坏掉了。

所以顿笔后要略提笔,稍行笔,使笔尖略微离开一点起笔的位置,然后再向下行笔,这样就不会把写好的笔画破坏了,笔锋也容易调正了。一定要注意分寸,是略提笔,否则就真的脱节了。

二、疾涩

蔡邕《九势》:“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疾有快,迅速之意。在永字八法中,短撇为啄,捺为磔,钩为趯。也就是说在书写短撇、捺画及竖钩出钩的时候,起笔蓄势后,行笔要快,慢则失势。

涩就是不滑,笔毫在纸上面运行,如果拖着笔管运行,结果就是又浮又滑,写出的线条必然浮薄无力。要想写出遒劲生动的线条,就必须运笔要“涩”,也就是说要用手腕推着笔管运行,这样才有劲儿。

三、接笔

蒋和《书法正宗·接笔法》:“凡字中左与右相接,上与下相接,必有一定之处,所谓斗笋接缝也,接处多用尖笔。”

一尖接,如“亻”“人”;

两尖接,如“冂”,接有不宜重头者,必用两尖接;

三尖接,如“支”,三笔末锋在一处;

四尖接,如“攵”;

五尖接,如“欠”,五笔在一处,须用五尖;

两并遥尖接,如行字右旁第一画,不可用折,又不可紧接,当以尖遥接左旁。

四、搭锋

姜夔《续书谱·笔势》:“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第三承上笔势,多是‘搭锋’。”

意思就是说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第一个字的第一笔画多用折锋,上一笔画收笔启下,下一笔画起笔承上用搭锋。

字与字之间也是这样,上字的末画搭下字之首画。上笔带起下笔,上字带起下字,笔势往来顺逆如行云流水,整幅作品气韵贯通,一气呵成。

五、牵丝

笪重光《书筏》:“字筋之融接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牵丝。”“人知直画之力劲,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

牵丝就是先后点画之间笔势往来牵带之纤细痕迹。出现在行楷、行书、草书之中。它是快速书写而自然出现的,把上一笔画收笔与下一笔画起笔连接在一起,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初学者不应过于追求牵丝效果,当达到心精手熟之后就会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出现,不可故意造作。牵丝比正式笔画细一些,主次分明,同时增加了粗细对比变化的美感。

也正是因为书写速度相对较快,牵丝是率意书写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物,所以说“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如果是故意造作,那必然是不自然的,软弱无力的。

六、筑锋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驻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令其疏。”

筑锋用在两个笔画相接的地方,使两个笔画相接的更加厚实而不露筋骨。筑锋意似藏锋,而笔力大于藏锋,藏锋之力虚转,筑锋之力实注。两画相接的地方取得“密”的效果,所以说“不令其疏”。

七、过笔

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过:十分疾过。”又云:“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

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第二》:“过:十分疾过。凡字有一主笔,虚舟老人所谓立柱也,笔须平正,他画则错综用意,作楷知此,便不呆板。”

从上面两则书论中可以看出,过笔是写一字当中主要笔画的行笔动作。用“飞鸟惊蛇”来形容,说明行笔不但疾速有力,而且要自然流畅。

一字当中主要笔画要写的相对端正一些,这样字的重心才能稳定,其它的一些比较短小的笔画可以灵活处理,有装饰之意,使整个字生动灵巧,活泼自然。

八:顿笔、蹲笔与驻笔

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顿:力注毫端,透入纸背,笔重按下。蹲:用笔如顿,特不重按。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凡勒画起止用之,又平捺曲处用之,力聚于指,流于管,注于锋,力透纸背者为顿,力减与顿者为蹲,力到纸即行笔为驻。”

顿笔、蹲笔与驻笔只所以放在一起来说,因为它们都是向下用笔的动作,但是按笔的力度不同,表现在笔画上就是粗细不同,但这也都是相对的。顿笔用力最大,蹲次之,驻再次之。

笔锋着纸后停留时间也不相同,顿相对稍长一点,蹲次之,驻则力到纸即行笔,这是因为笔毫被按下去的越多,再行笔时就需要调整一下笔锋才能更好的、更加正确的向下书写,所以就增加了提、挫等调锋的动作。记在心里,在临帖的时候仔细体会便可更加明白。

九:裹锋与平铺

包世臣《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河南始于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颜,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入,姿韵生动。又始间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锋之尚,自此而盛。

思翁晚出,自知才力薄怯,虑其懈散,每以裹锋致胜,然亦用之救败耳。”

裹锋是指书写时整个笔锋保持圆锥状的用笔方法,与“笔毫平铺”笔法相对而言。笔画线条表现出来的有方、有圆,对应的笔法就是平铺与裹锋。

裹锋使笔画线条圆润凝练、有立体感,圆笔则当以裹锋为佳,行草书线条圆转牵丝等处,最适宜用裹锋。楷书多以方笔为主,所以用笔多平铺。

又云:“二王真行草俱存,用笔之变备矣。然未尝出裹锋也。”

裹锋与平铺笔法应兼而有之,这样用笔才有变化,只是根据不同书体,不同风格,或以裹锋为主,或以平铺为主。这样用笔,笔画线条也表现的丰富多彩,而不乏味。

2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