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诸葛亮淡淡地说出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无梦历史为安 2024-11-12 09:44:55

公元220年,荆州局势风云突变。关羽在麦城兵败被杀,刘备义子刘封因拒绝救援关羽、丢失上庸三郡而败归成都。按理说,作为刘备的长子,即便犯了错,也不至于丢了性命。然而,当诸葛亮淡淡地说出那11个字后,刘备竟毫不犹豫地下令赐死自己的义子。这11个字究竟是什么?为何能让一向重情重义的刘备如此决绝?

荆州之争,权谋博弈起风云

荆州,汉末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这片沃野千里的土地,不仅河流纵横,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关键枢纽。

向北可直指宛、洛,进占中原腹地;向西可通达巴蜀,坐拥天府之国;向南能够控制五岭,通达大海;向东可虎视江南,威慑吴越。正因如此,三国时期的诸多谋士都将荆州视为争夺天下的关键。

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时,明确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乃用武之国。鲁肃为孙权谋划天下时,也强调荆楚地区水陆相连,内有山陵之固,外有江汉之险。

在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南阳郡归曹操,江夏郡归孙权,而武陵郡、南郡、长沙郡、桂阳郡、长沙郡则归属刘备。

随着局势的发展,原本亲密无间的孙刘联盟渐生嫌隙。孙权担心刘备势力日益壮大,多次索要荆州三郡未果,甚至派官员强行赴任。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关羽奉命将孙权派来的官员全部驱逐。孙权大怒,派遣吕蒙率军进发三郡。刘备立即做出反应,命令关羽率三万大军进驻长沙益阳,自己则亲率五万大军驻守公安。

双方在益阳对峙许久,最终因为都要应对曹操的威胁而达成和解。根据协议,刘备获得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地区,孙权则得到江夏、长沙、桂阳以东之地。

到了公元219年春,局势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刘备攻克汉中,孙权趁机攻打合肥,迫使曹操不得不分散兵力。关羽见时机成熟,发动了震惊天下的襄樊之战。

关羽先是水淹七军,全歼于禁部队,随后兵围襄樊,形势一片大好。就在这关键时刻,孙权决定背后捅刀,趁火打劫。由于关羽的主力都在襄樊前线,荆州本土防守空虚。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军队很快就占领了南郡等地。关羽不得不率军退守麦城,向各路求援,但最终未能突围,与其子关平一同被杀。

有恩有怨,刘氏义子难两全

在关羽围攻襄樊时期,上庸三郡距离战场最近,按理说最有希望为关羽提供援军。可关羽多次向刘封、孟达求援,却总是得到相同的回复:山郡初附,不可轻易调兵。

当时的上庸三郡确实面临着复杂的局势。三郡中的上庸、西城二郡由申耽、申仪兄弟掌控,这对兄弟是当地豪强,归降刘备完全是迫于形势。

刘封、孟达能真正掌控的只有房陵一郡。这使得他们在调兵遣将时必须格外谨慎,以免引发内部动荡。

尤其是在没有得到刘备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协助关羽确实存在风险。如果派出太多兵力,上庸三郡可能会被曹军趁虚而入;如果派出太少兵力,对关羽的战事又起不到实质性帮助。

然而,当局势急转直下,关羽退守麦城,生死存亡之际,刘封依然不愿出兵救援。这个决定背后,还牵扯着一段复杂的恩怨纠葛。

在刘备的军中,众人都知道关羽对刘封的态度并不友好。这种不和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刘备收养刘封之时。

当刘备考虑立继承人的时候,特意询问过关羽的意见。关羽直言不讳地表示:"立嗡不立庶,古之常理,又何必问于我。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远,免遗祸于亲骨肉也。"

关羽的这番话不仅否定了刘封的继承资格,更是建议将其发配到偏远地区。在当时的军中高层中,关羽的态度并不是秘密。

正是这种长期积累的嫌隙,让刘封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袖手旁观。关羽身陷重围,生死一线之际,刘封却没有伸出援手。

最终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不仅关羽被吴军所杀,刘封自己也因为孟达叛变而丢失了上庸三郡。这个决定不仅没有保全自己的地盘,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孟达投降曹魏后,刘封在上庸三郡的处境更加艰难。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刘封依然表现出对刘备的忠诚,在魏军劝降时坚定地予以拒绝。

最终,刘封拼尽全力才得以逃回成都。但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立足之地,再也无法挽回局势的颓势。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刘封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他推向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刘封作为义子的尴尬处境。他既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又要平衡与其他重要将领的关系。然而在关羽求援这个关键时刻,他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后果。

十一字定生死,谋主显春秋

刘封败归成都后,朝堂上下都以为他最多降职去官,绝不至于丢掉性命。毕竟在所有人看来,丢失上庸三郡确实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但不救援关羽却是情有可原。

就在众人猜测刘备会如何处置这个义子时,诸葛亮在朝堂之上说出了那改变刘封命运的十一个字:"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这短短的十一个字,不仅道出了刘封的性格特点,更暗示了他对刘禅继位后统治的潜在威胁。

话语背后的含义直指刘封与刘禅之间的继承问题。刘封虽为义子,但在刘备无子的十余年间,一直被作为继承人培养。

在这段时期里,刘封不仅得到了军政大权,更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势力。即便在刘禅出生后,他依然保持着法统上的长子身份。

诸葛亮的这番话让刘备想起了历史上的诸多教训。曾几何时,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偌大的家业分崩离析。

类似的悲剧在刘表父子身上也曾重演。刘琦、刘琮兄弟相争,让荆州的统治基础动摇,最终便宜了曹操。这些前车之鉴,都在警示着一个严酷的现实。

诸葛亮的判断更加深了刘备的担忧。一边是刚猛有为、久经沙场的刘封,一边是年幼稚嫩、缺乏历练的刘禅。这样的对比让刘禅在未来的统治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刘封的存在就像一把悬在刘禅头顶的利剑。即便他本人没有夺权的野心,但他的身份和能力也足以成为其他野心家拉拢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刘封本就统领军队多年,在军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和平时期或许不足为虑,但一旦发生动荡,就可能成为撼动刘禅统治的重要力量。

在诸葛亮的提醒下,刘备不得不权衡利弊。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事,更关系到蜀汉政权的未来走向。如果不能在刘禅即位前消除这个隐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刘备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下令赐死刘封,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个潜在的政治危机。这个决定不仅出乎朝臣们的预料,更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代枭雄为了江山社稷的决绝。

两条前路,忠义难觅知音人

刘封的结局来得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在被赐死之前,他曾收到一封来自故友孟达的信件。

这封信中,孟达道破了刘封处境的危险:"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孟达的这番话不仅点明了当下的局势,更蕴含着对刘封未来命运的预言。

丢失上庸三郡对刘封来说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意味着失去了最后的政治庇护所。上庸三郡是刘备为刘封安排的最后归宿,如今这个据点已然丢失。

孟达看得很明白,选择投降曹魏不失为一条明智的出路。事实证明,孟达的选择为他带来了优渥的待遇。曹丕不仅封他为散骑常侍,还加封他为建武将军、平阳亭侯。

不仅如此,孟达还被任命为新城太守,掌管襄阳、樊城的军政大权,成为一方诸侯。这种结局与刘封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刘封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成都。这个决定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但也将他推向了死路。面对曹军的劝降,刘封始终坚守立场。

这种忠诚在当时的乱世中显得尤为可贵。即便在最后一刻,刘封依然保持着对刘备的敬重,没有流露出半点怨恨。

在得知刘备的处决命令后,刘封发出了"恨不用孟子度之言"的感叹。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对自己选择的遗憾,更反映了乱世中忠义与生存的两难抉择。

刘封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权力的角逐中,血缘关系往往比忠诚更重要。即便刘封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忠诚,最终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故事也折射出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现实。在这个时代,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就连父子之情也要为之让路。刘备为了确保刘禅的统治,不惜牺牲自己曾经疼爱的义子。

历史上不乏类似的例子,但刘封的故事尤其令人唏嘘。他本可以像孟达一样选择背叛,获得荣华富贵,却偏偏选择了看似光明实则危险的忠义之路。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在乱世中,忠义是否真的值得坚持?刘封的结局似乎给出了一个残酷的答案。然而,正是这种坚持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同于投机者的光芒。

最终,刘封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义。这种选择虽然让他失去了性命,却也让他在历史的评判中得到了不同于孟达的评价。他的结局,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独特的注脚。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