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求求求文化 2024-03-12 16:34:33

孔子问子桑雽(hù)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壁,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壁,负赤子而趋,何也?’”

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

徐行翔佯(yáng)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yì)于前,其爱益加进。

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真泠(líng)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固不待物。’”

孔子问子桑雽道:“我曾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境,在宋国大树下歇凉,受到伐树的威胁与羞辱,在卫国被禁止居住,只好东躲西藏,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又被围困。我遭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就像丧家之犬一样在外飘荡,亲戚世交日渐疏远我,弟子友人也不断离散,这是为何?”

孔子向子桑雽倾诉了自己遭遇困境、亲朋离散的苦闷,子桑雽回答说:“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假国人逃亡的故事吗?有个叫林回的人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只是背着婴儿逃跑。有人议论:‘他为的是钱财吗?初生的婴儿远不如玉璧有价值;为的是怕累赘吗?初生婴儿要比玉璧累赘得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着婴儿逃跑,为了什么呢?’”

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本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境、祸事、患难与危害就会相互抛弃,谁也顾不上谁;以本性相连的,遇上困境、祸事、患难就会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相互包容与相互抛弃两者差别太远。

这里林回谈到的‘彼以利合,此以天属。’”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看重千金之璧不顾小孩,是从金钱的利益上来考虑;背着小孩逃亡,是属于天性。佛法中谈到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关键是找到这个觉,这个觉,其实也就是基于天性的觉性。

而君子之间的往来就像水一样清淡,而小人之间的往来像美酒一样甘甜;君子之交因为清淡反而亲近,小人之交因为甘甜反而容易断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看得出,子桑雽是很有智慧的,他以林回在逃亡时抛弃贵重的璧玉而选择背负婴儿的故事,阐明了人的交往不能以利害为原则,而应当在天性为本。亲朋故交、弟子友人疏远也好,离散也罢,都没什么可值得困惑和忧虑的,缘起缘灭,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

孔子听后深以为然,感慨道:“受教了!”

缓慢而悠然自在地归去,从此终止讲学,放下了书简,不让学生在他面前行揖拜的礼节,但学生们对他的敬爱却反而更加深厚。

有一天,子桑雽又说:“舜快死的时候,告诫夏禹说:‘你要当心啊!身形不如顺应,情感不如纯朴率真。顺应了就不会丢失万物,纯朴率真就不会劳心费神;不背离万物,不劳心费神,也就不需要对仪容举止加以纹饰和装扮;无须对仪容举止进行纹饰,也就不需要外物加以辅助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在亲情、友情和同事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若情感不匹配,便可能引发矛盾。因此,君子之交应如水般淡泊,这是我们国人所推崇的交往之道。

古人追求的友谊不含功利之心,即使平时不常联系,也总觉得彼此心灵相通,友情长久而亲切。

交友之道多种多样,但庄子的交友观是“君子淡以亲”,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出于自然才真挚可靠。林回的例子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持久,只有基于本性的关系才能持久可靠。

君子之间的友情纯朴厚实、云淡风轻、似水柔情,宁静坦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