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霾要多久?
只需转念的那一秒。
说出你的心事,留下你的问题。
有时,疑问也是答案的一种。
01
Q: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师: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
02
Q:以什么标准衡量自己修得好不好?有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这是衡量修行的标准吗?
师:通过舍利子检验似乎晚了点。如果方法得当,一定能感到烦恼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长,而且是自己和周围人都能见证的。如果无法检验,自己也不知道对不对,好不好,显然有问题。
03
Q:别人嫉妒我时,该如何应对?
师一是不去理会,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一是对对方报以同情,尽力给予帮助,以此化解嫉妒心,这是比较积极的方式。
04
Q:有禅师说:“修道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道若干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得道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怎样理解这段话?
师:这段话代表“从有入空,从空出有”的不同修行阶段。最初是凡夫意义上实在的有。证道后所见的山水,来自智慧的观照,只是因缘假相,没有任何情绪投射的色彩。
05
Q:“歇即菩提”,是不是先把妄心歇息下来,智慧才能生起?
师:这个“歇”,不是让你去追求把心歇下来,主要还是要训练觉知力。觉知力增强了,念头自然就歇下来了。
06
Q:我有爱心,愿意帮助人,但经常以烦恼收场。都说助人为乐,为啥我不能一直乐下去?
师:首先要有缘起的智慧,站在对方立场思考,而不是按自己的设定。其次是有慈悲心和利他心,尊重对方,而非居高临下地作秀。第三是有善巧方便,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对方。
07
Q:鬼和中阴身有什么不同?
师:鬼为六道之一,和人一样,也是一种生命存在形式。它和中阴身的不同在于,任何人在死亡和投胎之间,都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但只有一部分会投生为鬼。
08
Q:有些人直接从禅修入手,认为学教理是入海数沙,徒劳无益,这对吗?
师:没有正见指引,修什么?证什么?解决什么?就像进入车站,不知要前往何方,就冒然登上同样不知去向的车,结果坐了几十年,仍是混混沌沌,不知所终。
摘自《微访谈》
作者:济群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