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七贤君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分别是谁吗?

淮下书生 2024-10-17 16:04:15

大汉七贤君的说法,你听过没有?

也就是汉朝曾连续出现七位贤君,每个人都对得起一个贤字。这种连续七位都是贤君的局面,在整个华夏历史长河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今天淮下书生就来盘点一下这七位贤君。

大汉七贤君

第一位,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一般开国皇帝,尤其是那些在线时间比较长的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不会太差。

大汉朝的刘邦,自然也不会差。

有一种说法,说刘邦是史盲鉴定器。也就是推崇刘邦、认可刘邦的,才是懂历史的,能够顺势而为成就一定事业的人。而看不起刘邦、贬低刘邦的,是不懂历史的,往往人生失意、混得不怎么好的人!

这句话经过历史的检验,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刘邦48岁开始创业,仅用7年时间统一天下,这和他有见识、知人善任、听劝不无关系。

实际上,像刘邦这样的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能存在。他们在与人相处时,会让人如沐春风,不自觉地有一种亲近感,大家都愿意跟着他玩,和他谈心交流。

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也许就叫人格魅力。

汉初三杰

所以你看汉初三杰能够被他所用,当时的各类文士武将都愿意跟着他干,反观项羽呢?项羽属于有主见的人,但有时候这种有主见会变成固执的主意正。而刘邦主打一个听劝,身边人的意见他都能接受,且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有智慧、有见识、有人格魅力,懂得顺应时代潮流,熟悉各个业务领域,听劝还能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人,想不成功都难。后世朱元璋就评价:“高祖闻一善言即能感悟,如此者安得不兴?”

高祖闻一善言即能感悟,如此者安得不兴?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这种顺势而为还在继续,比如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过渡太过直接,他就顺势而实行郡国并行制。比如法家治国比较刚猛,对底层不够友好,他就顺势而为,无为而治。比如自己病重时,他没有强行医治,而是看淡生死,顺其自然。

这样一位开国君主,自然是明君、贤君。

第二位,汉惠帝刘盈。

刘盈在位七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软弱,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中,但这不影响他属于贤君的本质。

汉惠帝刘盈

他性格宽仁,即位后,先后以萧何、曹参为相,继续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

文化上废除秦朝的“挟书律”,使民间文化思想的发展摆脱限制,各种思想学说逐渐活跃,受抑制的儒家思想重新流行。外交上,与周边民族保持友好关系。国内安定,边疆和平,汉初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秦朝的“挟书律”

当然了,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吕后的影响下进行的。但从刘盈保护弟弟赵王刘如意,保护兄长齐王刘肥,以及抵触吕后弄残戚夫人的态度来看,他是一位仁德的好人。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但他这个好人如果掌了实权,对底层至少不会太差。

所以也应该是贤君。

第三位,汉文帝刘恒。

刘恒纵然上位不太干净,自己的儿子被杀,刘盈的儿子被杀,他都脱不了干系。他还迷信鬼神,宠信男宠。但这些不影响他成为一位好皇帝。

汉文帝刘恒

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推行德治,废除肉刑。他自己节俭朴素,使得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因此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刘恒成了古代明君、贤君的典范。

第四位,汉景帝刘启。

刘启私德并不好,他以棋盘砸死吴太子,种下吴楚七国之乱的仇恨种子。政治幼稚,激进削藩,彻底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差点成了后世朱允炆第二。

刘启以棋盘砸死吴太子

同时残忍无情,甩锅第一,面对七国之乱,毫不犹豫地把帮自己削藩的恩师晁错腰斩了,同时还把晁错全家老小族诛。

另外,逼杀废太子刘荣;挟私报复父亲男宠邓通;无错废后,废除原配薄皇后;乱画大饼,引发梁王案;刻薄寡恩,逼死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等等。

刘启是典型的不是好人,但却是一位好皇帝。

汉景帝刘启

他在位期间,“清静恭俭”,继续施行他爹的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推行德治,在他爹废除肉刑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刑罚。推行削藩政策,削减诸侯国封地还归于民。军事上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促使诸侯国向郡县转变,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安抚匈奴,减少边患战争等等。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大汉出现了空前的和平盛世。他和他爹汉文帝共同创造了“文景之治”,这也是我国进入帝制时代的第一个盛世,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北击匈奴奠定了丰厚的经济物质基础。

文景之治

第五位,汉武帝刘彻。

刘彻是典型的雄主,但雄主对外战争必然会对国力造成损耗,这是历史必然,刘彻也不例外。但不管怎么说样,他所做的一切,站在后世角度来说,必然是利在千秋的!

汉武帝刘彻

刘彻在位期间,北击匈奴,经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同时征服朝鲜、开拓闽越与西南。经济上改革币制,施行盐铁官营。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

北击匈奴,经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汉武帝自秦始皇之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伟大的华夏民族也因此得到稳定与发展,汉民族对国家与民族有了身份的认同感。

第六位,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是经历“巫蛊之祸”后的幼子即位,因为大名鼎鼎的辅政大臣霍光的存在,这位年纪轻轻的皇帝,存在感自然就低了。

刘弗陵和霍光

但不管怎么说,刘弗陵接手的是武帝常年对外战争后,海内虚耗,民生凋敝的一个国情状况。因此,他实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开盐铁会议,取消酒类专卖的榷酤,让利与民。

盐铁会议

军事上,加强北方边防,平定西南叛乱,解决西域问题,给国内民生恢复,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被匈奴扣押多年的汉使苏武也得以回朝。

也因此,他所处的时代和后面汉宣帝时代,合称“昭宣中兴”。

第七位,汉宣帝刘询。

刘询一出生因“巫蛊之祸”身陷囹圄,流落民间,也因此最能体会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王霸兼用,对内整顿吏治,大力发展农业,进一步扭转了自汉武帝后期以来民生凋敝的问题。

汉宣帝刘询

对外彻底打败匈奴,巩固了西汉和周边各族的关系。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国,使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的统治。他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段时期也被称作“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

西域都护府

以上就是汉朝开国七贤君,你还知道哪些两汉的明君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