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孝庄秘史》才懂,是哲哲的三个决定,害了大玉儿一生
《孝庄秘史》是2002年首播的,距今已经21年了。如果要论大女主戏,除了《大宅门》,青苔私以为应该是《孝庄秘史》。
这部剧虽然是戏说成分多,但是用了正剧的拍摄方式,故事围绕大玉儿展开,却又不全是她。每一个配角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不输主角。比如最早下线的阿巴亥,皇太极,后来出现的洪承畴,还有一直护佑大清的代善等。
女主角大玉儿就更是如此,少年的无忧、婚姻的无奈、辅政的筹谋共同构成了大玉儿这个鲜活的形象。
可是在大玉儿人生的三个转折点上,她的亲姑姑哲哲,皇太极最宠爱的福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01、带大玉儿去金国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稳固了汗位,立下了四大贝勒和八旗制度。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努尔哈赤病亡时,只有大福晋阿巴亥在身边,四大贝勒和最爱的孩子多尔衮都在外地。
此时,皇太极带着他宠爱的福晋哲哲和最爱的十四弟多尔衮去了科尔沁省亲。
草原一见,多尔衮和大玉儿两情相悦,并定下誓约,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多尔衮还年少,未到娶亲的年龄。
皇太极位列四大贝勒之一,却是四大贝勒之首,其他三人都为他马首是瞻。
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喜欢的哲哲也并非泛泛之辈,她绝对是一流的女政治家。她知道满蒙和亲是长治久安之道,她嫁给了皇太极,大玉儿这样一等一的人才定然也是要为科尔沁做出牺牲的。
既然大玉儿逃不过和亲这条路,不如给她选个情投意合的人。这大概就是哲哲想把大玉儿带在身边最初的想法。
美女配英雄,自古如此。
也正如哲哲预料的一样,大玉儿和多尔衮日久情更浓。
02、让大玉儿嫁给皇太极
多尔衮死里逃生,归来时,大玉儿已经披上嫁衣,即将成为皇太极的侧福晋。
这个时候的哲哲再次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大玉儿是要去找多尔衮的,她天真的以为求大汗饶恕,求爷爷理解,求姑姑原谅就可以,可是她忘了,她要嫁的人是自负至极的皇太极。
哲哲及时赶到给大玉儿教育一番。
你以为你们只是咬着牙豁出去就解决问题了吗?真要这么容易就好了。这条绳上拴着多少性命,你知不知道。当年的叶赫部就是因为悔婚,激的老汗王一怒出兵,下场是什么,灭族之祸呀。
于是,在家族利害和个人情感之间,大玉儿选择了隐忍。
这也是哲哲这么多教育成果的检验,哲哲成功了。
她把大玉儿教育的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理、知进退的政治家,却唯独忘了让她学会做自己。
最开始皇太极决定把大玉儿充实后宫时,就已经表明态度,是因为喇嘛的那句话。
可是,以皇太极对哲哲的态度,大玉儿悔婚也不至于灭族,最多把大玉儿和多尔衮一块搞死,这样就能彻底了了皇太极的心事。
只能说,大玉儿嫁给皇太极,最大得益人是哲哲,得了皇太极的宠爱,巩固了科尔沁的地位,在后宫还得了大玉儿的支持。
03、推举福临做皇帝
大玉儿也不负哲哲的期望,让皇太极盛宠一时。
在知道大玉儿和多尔衮的感情以及海兰珠的出现,直接把大玉儿和皇太极推到了两边。
尽管大玉儿有了福临,却也没有重新得到皇太极的恩宠。
皇太极死的突然,一时间皇位接班人成了最棘手的问题。论军功是多尔衮,论位份是长子豪格,论母贵是博果尔,怎么算也算不到福临身上。
可是,哲哲为了稳固八旗将士,免于内斗,她推举了福临。
这让大玉儿非常意外。
福临是一个折中的选项。但是哲哲这一招非常高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果福临不做皇帝,大玉儿和多尔衮还有在一起的可能性。
福临上位,多尔衮成了摄政王,大玉儿成了皇太后,一条鸿沟就再也跃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哲哲,大玉儿和多尔衮还有机会在一起,哪怕是很短暂。
只是,这些都成了奢望,最后多尔衮含恨战死。
04、写在最后
如果大玉儿没有随哲哲走,那喇嘛的传言就不会传到皇太极耳朵里,多尔衮请求赐婚也还有一丝希望;
如果福临没有做皇帝,那么多尔衮娶大玉儿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只是没如果。
阴差阳错才是人生。
哲哲送了大玉儿一句话:
人生在世,哪能没有缺憾。
造就了大玉儿和多尔衮阴差阳错的一生,后来大玉儿又把这句话送给了福临,只是福临没有被约束住,做了和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月也都在被社会约束,只是你怎么选择而已。我们决定不了结果,只能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