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言:只要骨密度值没超这个范围,过度吃药,反加重病情

调和养生之道 2025-01-12 03:37:1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要说骨密度,咱得先整明白点啥叫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专业名词叫“沉默的流行病”,因为它没啥大动静,等你发现骨头疼了、断了,那就是病得不轻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骨密度的T值低于-2.5就算骨质疏松,但问题是,咱平时看骨密度报告,总想追求“越高越好”,这就给“吃药治病”埋了雷。

骨密度不在危险值,却乱补钙、滥用药,最后反倒让骨头变脆,甚至病情加重。是不是听着挺邪乎?话还没说完……

骨头这玩意儿,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不是你今天吃几片药,明天就能硬得跟铁似的。

咱今天就掰开揉碎,把这事说透,骨密度为啥不能盲目追高,补钙的坑在哪儿,吃药又该怎么吃。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养骨”。可惜,老百姓一听骨质疏松,脑袋里直接冒出俩字:“补钙”。

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甭不承认,咱中国人对“补”是真有执念,啥都怕“缺”。但骨质疏松真是“缺钙”吗?

错,大错特错!骨质疏松的根子在骨头代谢失衡,钙只是其中一环,问题不在“缺多少”,而在“吸收多少”。

你猛吃钙片,结果补进去的钙没用上,反而沉积在血管、肾脏里,搞得一身病。

更要命的是,有些人骨密度刚过线,根本算不上骨质疏松,就急吼吼地吃药,结果把自己吃进了“药物性骨质疏松”。

比如双膦酸盐类药物,确实能抑制骨量流失,但长期使用会让骨头“硬而脆”,失去弹性,骨折风险反而更高。这赔不赔?

骨密度的事儿,咱得从头捋一捋。

骨头不是死物,它是活的,天天在干“拆旧房、盖新房”的活儿。换句话说,骨头里有两拨工人:一拨是“破骨细胞”,负责拆老旧骨头;另一拨是“成骨细胞”,负责盖新骨头。

年轻时,成骨细胞干活快,拆一块补两块,骨量蹭蹭涨;可年纪一大,破骨细胞开始“拆迁狂欢”,但成骨细胞跟不上进度,骨头就越来越空。

这时候,骨密度是个啥意思?它就像银行存款余额,反映的是你骨头的“存量”。骨密度低于-1是警戒线,低于-2.5是病态,再往下就是骨折风险高发区了。

可问题是,骨密度高了也不是好事,高到一定程度,骨头反而变得“僵硬”,就像干巴巴的树枝,一折就断。

再说那吃药的事儿。老百姓怕骨折,医生怕啥?怕病没治好,治出“药物性骨病”。

你听过“骨质致密症”吗?这病就是骨头钙化过度,硬得没弹性,轻轻一摔也断。双膦酸盐就是个双刃剑,用好了是救命稻草,用不好是埋骨雷。

2019年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发通知,强调这类药物只能短期使用,长期用得慎之又慎。

再举个例子,维生素D。

它是“钙搬运工”,没有它,钙就吸收不了。但维生素D过量也不行,血钙超标会导致高钙血症,骨头没补好,肾结石却来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天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600IU,超过2000IU就是超量。

说到这儿,你可能问,那骨密度到底该咋整?简单,四个字:不折腾骨头。

咱中国人骨质疏松高发,可有些国家,比如非洲的黑人朋友,骨质疏松少得可怜,问题在哪儿?人家不是靠吃药,而是靠“骨头动起来”。骨头这玩意儿,越用越强,不用就废。

适量运动,比如快走、跳绳、负重锻炼,能刺激成骨细胞干活,骨密度自然就上来了。

再一个,别光惦记钙,还得补“骨头的朋友”。

骨头需要啥?蛋白质、维生素K2、镁、锌,缺一不可。你就记住一句话:骨头是“钙架子”,但架子上得挂“胶”,这胶就是蛋白质。

蛋白质不够,骨头也硬不起来。

说得这么绕,咱再总结几句。骨密度是个参考值,千万别迷信“越高越好”。

骨头健康,靠的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别被广告忽悠,骨质疏松不是“老年病”,而是“代谢病”,年轻人也得防。

尤其是常年久坐、熬夜、喝碳酸饮料的,骨头早就被掏空了。

别老想着“吃点啥”,先问问自己“做了啥”。

饭能不能吃得杂一点?牛奶、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吃够了吗?太阳晒够了吗?每天能不能动半小时?这些问题搞明白了,你的骨头就能撑到80岁还硬朗。

提醒一句,别乱买检测仪。“家用骨密度仪”测出来的值,和医院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根本不是一码事儿。

骨密度高了不一定好,低了也未必要治,一定要听医生的,别在健康这件事上“自作聪明”。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3. 《骨质疏松防治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4.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骨质疏松治疗规范》

2 阅读: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