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确认甄嬛传被过度解读,网友破防:你一个导演懂什么

书冬冬 2024-10-29 15:33:05

有人说,中国人一生都在做阅读理解!

这件事在《甄嬛传》这里被具象化了,从爆火到现在长红了十几年,《甄嬛传》的解读内容之多,根本没人算的清楚。

之前有读者解读《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经典著作,其中某些观点不被部分观众认可,大家习惯说一句话:作者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

曹雪芹、吴承恩等人创作的时候怎么想的,他们已经成为历史了,读者不得而知,但《甄嬛传》的作者、导演、编剧可都活着。

首先原著小说作者流潋紫早已被剧迷们踢出了剧版《甄嬛传》创作者的阵营,部分观众认为:《甄嬛传》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是导演导的好、编剧改得好,跟原著作者不大。

恰好后面还有一部流潋紫做主编剧的《如懿传》,播出之后被群嘲,似乎验证了这个说法。

剧版《甄嬛传》的编剧是王小平,很少出现在大家面前,而导演郑晓龙因为其他作品创作或者其他原因,会不时出现在观众面洽年,每次《甄嬛传》必定会被拎出来。

比如之前他表示,《甄嬛传》被删掉的内容已经重新送去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将不日重新为大家播出。

可惜直到现在,这件事也没有结果。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改变不了大家对于《甄嬛传》的热情,网友已经不再满足于剧情解读这个赛道了,纷纷开始了各种二创。

比如AI版甄嬛传、三阿哥的大清巨人、四郎唱歌、与甄嬛传一起过圣诞等等,看的人眼花缭乱,却又欲罢不能。

近日,导演郑晓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被问到关于《甄嬛传》二创的看法,他直言现在的观众非常有才,创作很有意思。

不过接下来的话,许多观众却纷纷表示接受不了。

郑晓龙说自己也看了许多关于《甄嬛传》的解读视频,直言自己当时导演这部剧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这么多。

神奇的是,他看了观众的解说之后,也觉得讲的非常有道理。

这段采访视频一出,之前痴迷于《甄嬛传》解说,喜欢看《甄嬛传》解说的观众、网友、博主纷纷破大防了:我们过度解读了?

细看这些年出现在市面上《甄嬛传》解读内容,有观众表示:路过的狗都得停下来看一下,其中出名的片段有滴血认亲、糙米薏仁汤等等。

解读出来的许多细节都让观众惊艳于一个好剧的认真程度。

比如齐妃穿粉色服饰被皇上怼:粉色娇嫩,如今你几岁了?你穿湖蓝、宝石绿要合身份的多。所以我们看到齐妃去世的时候,露出的衣角和鞋子的颜色就是这两个颜色。

安陵容靠着床地之术讨皇上的喜爱,大家发现《甄嬛传》中所有妃子的床都是小小的,因为古代讲究聚气的说法,只有安陵容的床非常大。

甄嬛的一句“臣妾贱名恐污了王爷尊耳”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倚梅园,一次是甄嬛在池边玩水被果郡王撞见那次,果郡王就是通过声音确认了倚梅园的人是甄嬛。

可以这样说,如果《甄嬛传》本身的惊艳度有100分的话,其中50分都是靠着解说出圈的,毕竟在各种解读视角下,《甄嬛传》里的逻辑思维、人物故事线都几近完美了。

不论从哪个人物的角度去看《甄嬛传》,剧情都很圆满。

可是就是这样缜密到毫无破绽的剧情,这样精致的一部剧,却被郑晓龙导演亲自下场证实观众“自嗨”了。

这下观众坐不住了,直接到评论区大胆开麦:

——你只是一个导演懂什么,你只拍了一遍,而我看了五十多遍。

——你懂什么?甄嬛虽然是你生的,但是是我养的。

这些评论还被许多观众“附议”。

咱就说,观众比导演还懂剧情?倒反天罡到这个地步,也只有《甄嬛传》有这种魅力了吧。

不过导演郑晓龙也说了:他认为,每位观众都有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感受去理解剧情背后的意义。

艺术作品本就应该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人们思考才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

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证实了这个道理,就拿杨洁导演的《西游记》来说,因为各种问题前后换了三个唐僧,分别是汪粤、徐少华和迟重瑞。

本来换主演是非常影响播出效果的事情,但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一切反倒成了最好的安排——

最严肃的汪粤师父赶走了悟空,最俊美的徐少华师父跟女儿国国王谈了恋爱,最有佛像的迟重瑞师父取到了真经。

《甄嬛传》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部分观众不知道的是,这部剧最开始是在甘露寺开机的,值得注意的就是这里蔡少芬饰演的皇后,比剧里其他镜头都要年轻漂亮。

已知是当时造型师觉得蔡少芬这个妆容太漂亮了,不符合皇后“年老色衰”的人设,后来其他造型都主动化老了一些。

本来是换妆问题,没想到放到剧里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大家看剧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华妃去世甄嬛出宫,皇后在宫里一家独大,心情好自然状态也就更好了。

由此可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这种巧合是导演郑晓龙以及所有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想不到的。

这大概就是郑晓龙说的,“我们拍戏的时候真没想这么多”的来源,但阴差阳错,反而产生了惊艳的效果。

所以,观众比导演更懂作品,或许真的有几分道理。

毕竟他只是在猜想、假设,我们看的是结果啊!

0 阅读: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