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在讲到圣人情节时,武老师举了一个看似极端但并不奇葩的例子。
在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武老师在接连三次的讲座中都遇到了一个狂热的男粉丝,在第三次讲座时这位男粉丝还现场给武老师送了花,收到男粉丝送的花,尽管有些让人不自在,但是武志红老师还是接受了。
讲座结束后,武志红老师坐地铁回家,这位男子却跟随而来,两人在路上聊天时,男子问武老师:“武老师,您肯定特别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吧?”
这一刻,武老师才意识到这位男子对他应该是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于是武老师就有意识地打破了他的理想化,对他说:“怎么会?你看我这几次讲座都是收费的,讲课方不给我钱,我就不会来,钱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男子露出一脸的失望,从此再也没有来过武志红老师的讲座。
还有一次,武老师与一位老朋友聊天,这位朋友作为邀请方经常请武志红老师讲课,聊天过程中,武老师聊起自己的女友如何如何,没想到,对方竟然问武志红老师:“武老师,你也谈恋爱吗?”
在这位朋友的意识中,像武志红老师这么有境界的人,似乎不在乎钱,也不应该谈恋爱。
很明显,在那些崇拜者的眼里,已经把武志红老师看成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了,不在乎金钱,不在乎美色,不追求欲望……
可是这对武志红老师本人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似乎除了一个“大好人”的名声以外,就没有任何好处了。
那对那些“崇拜者”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武志红老师说,当我是个好人乃至圣人时,讲课邀请方就可以给我开低价,而且我是这么好的人,就会很容易合作,很容易靠近,时间长了,他们的期待就会越来越高,因为我无欲无求,那么他们就可以对我有欲有求了。
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对我们有很高的期待的人,一般来说,是我们给了他们老好人的人设,他们觉得我们容易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就会对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来满足他们的期待。
因为我是圣人,圣人就不能有私欲,就应该有完全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圣人呢?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啊。
这样让我想起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经历。
大学期间,我有一个关系十分要好的女同学兼室友,她人特别好,不光对我好,还有其他的同学也是,只要谁找她帮忙,她都会答应,我对她更是形成了一种依赖性。
大学毕业后,我准备去另外一个城市找工作,于是就拜托她帮我收拾一下宿舍的物品,然后帮我保存在她家里,我还特意挑出来一些需要的物品,想让她帮忙打包好寄给我。
没想到这一次,她拒绝了我。她给出的理由,她自己这段时间也很忙,在到处找工作,而且她自己现在也不回学校了。
我当时心情很失落,一个从来没有拒绝过我的人,现在竟然直截了当的拒绝了我,她在我心目中那种老好人的光辉形象也一下子跌入了神坛。
后来,我不得不自己抽空回来收拾了自己的物品。
但是,从此之后我们似乎心知肚明一般,很明显关系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现在我知道,是我把她的形象过于神圣化和理想化了,而她也只是个平凡人而已,她也有自己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我对她的期待过高了。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老好人,性格属于那种很软很容易被人拿捏的那种人,且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
比如,我刚到一家公司的时候,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领导下达什么任务,我都来者不拒,更有甚者,当领导问:“中午谁有空,把办公室里的卫生打扫一下?”我都说:“我可以来。”结果就是,每次都是我来打扫卫生。
可能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可以做的,甚至以为我这样做了就可以迎来老板和领导的肯定和赏识,我是在体现我的价值,证明自己的是有用的、是厉害的。
可是,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结果就是每次难搞的工作都会习惯性的轮到我的头上,包括办公室打扫卫生。
当我有一天提出抗议,说,这不该是我做的工作候,别人就会投来讶异的目光:“什么?这不一直都是你的做吗?”
原来,懂得适当的拒绝,也是在给自己减负。
那么,说到这里,就请撕下圣人的面具吧,也希望你别对我抱有很高的期待,我可能会让你失望的。
谢谢你读到这里:
我是时屿,一个二胎妈妈,努力探索自由职业中
分享阅读、写作和自我成长,
我的公众号:何时屿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欢迎关注我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