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文献记录片《宋任穷》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2-04 05:51:28

作者:宋京波

《秋收起义 莲花转兵》

南昌城下 听党指挥

秋收起义 密信送达

莲花转兵 三湾改编

官兵平等 支部连上

宁冈会聚 工农武装

兵行罗霄 直上井冈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人民军队 不可阻挡

宋任穷,湖南浏阳人,1909年出生,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大革命初期,宋任穷就投身到湖南农民运动的浪潮中去,任浏阳冲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

1927年3月浏阳县委将县里的两支武装,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合并,成立浏阳工农义勇队,全队近1千人,7百多条枪,下设三个大队,九个中队,另有一个直属特务连,又称湖南工农义勇队第四团队,宋任穷任一大队二中队党代表。

南昌起义前,党中央决定浏阳、平江两支工农义勇队前往参加南昌起义,两支团队队由余洒度指挥。

8月1日,他们在南昌附近的德安县涂家埠车站,接到地下党通知,城里提前举行了起义,部队已经退出南昌向南进发了,队伍就不要进城了,撤离并等待下一步命令。

平江团队决定返回湖南平江,浏阳团队暂时驻扎到江西的铜鼓,接受省防军混成旅的编制,以获得粮饷弹药,但听编不停调,等待党的命令。

在铜鼓整编为三团,团长是黄埔军校生苏先俊,党代表是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参谋长罗纳川,文书宋任穷(兼任一大队二中队党代表)。

在铜鼓驻扎时,潘心源离开部队回湖南找党。团党委便派宋任穷和江西省委来的秘密交通员一起去南昌,向江西省委汇报和请示部队下一步如何行动。此时江西正处于白色恐怖阶段,和组织联系非常困难。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联系上组织。

当时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让他带一封信给秋收起义部队。毛泽东在莲花县看到这封宋任穷送达的信后,决定不去湘南,由莲花转兵,经永新宁岗进军井冈山,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中国革命的根据地,揭起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序幕。

这封关乎到秋收起义军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信件,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宋任穷不负使命亲手及时送达到毛委员手中,完成了党的重托。

这一过程,一波三折。

在接到去南昌寻找江西省委的命令后,父亲就跟着交通员出发,到了南昌城外住在一个地下交通点。

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南昌城门口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戒备森严。“交通员不让父亲进城,因为他说的是湖南话,非常容易暴露,便让父亲在城外等侯。交通员独自进城查了三天,结果省委曾经所有的地下联络点交通员都去到了,仍然找不到人。”

当交通员只好提出,让宋任穷撤离南昌回铜鼓的浏阳团队去的时候,宋任穷认为,我的任务是要找到江西省委,领取秋收起义部队下一步行动路线的指示,现在连南昌城都没有进去就返回,上级和部队交给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不能就这样回去。就算有再大的风险,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也必须要进去闯一回,一定要想法找到江西省委,完成党交付的使命。

宋任穷说服了省委交通员,带着他亲自进城找江西省委,并答应说如果再找不到关系,宋任穷再出城直接回团队了。“

在进城之前相互沟通好,两人之间要距离50米至100米,如前面交通员停住,后面就不要往前走,时停时走父亲要随时看交通员的脸色或手势。

进到南昌城里后,两人又把原来江西省委的一些隐秘的联络点又去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最后直到在南昌城内的绳金塔附近的一片很大的棚户区,交通员示意城里所有该找的联络点都没有人,这里你自己在找一找如果还是没有就立即出城。

绳金塔是南昌城一个非常有名的唐代宝塔建筑,旁边有小一条河滩,路径狭窄,两边聚集着很多棚户商摊,河边是集市竹棚小竹楼,到时的情景严酷肃杀。交通员悄悄告诉宋任穷,这个地方鱼龙混杂,各色人等出没的地方,说不定能够碰到需要找的人,但这就要看你的运气了。但如果在这找完以后还是没有线索的话,那宋任穷就得离开南昌城了。“

父亲当时是18岁,是第一次离开湖南家乡到外省的一个省会城市,人生地不熟。在绳金塔附近棚户杂货棚户巷子中仔细的走着观察着四周来往的行人,时间过去了很久,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走在前面的交通员这时在远处暗示宋任穷他已经无能为力,示意可以放弃了。

就在关键的时候,我父亲决定,那就自己再最后在这里找一找,再走走看能不能有新的线索。联络员在原地等待,如我父亲再找不到线索就在此处碰头出城。

宋任穷独自在走在纷乱的巷子寻找,老远突然看见一个人戴着礼帽,穿着长衫,从远处沿着小巷走了过来,宋任穷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种感觉,似乎这个人有点面熟,但按常理来讲,我父亲是第一次来到南昌城,不可能在这里遇到什么熟人的。是不是自己心里太过于想不能失去这样一纵即逝的机会,因为这有可能是他南昌一行中找党接头的最后机会了。

父亲快赶几步跟上前想辨认清楚时,那人有所察觉,就侧身低头往后扫了一眼,就立刻拐到另一个小巷子里快步走去了。

就这人拐弯侧面回眸一瞬间,我父亲脑子里电光火石般一个人的面孔清晰出来了!

这个人是共产党员刘士奇。宋任穷为何会认识他呢?宋任穷在做农民运动时,冲和区农协会曾请过共产党员来讲课,有一次请时任共产党湖南省委委员的刘士奇到农协会去讲课。

彼时刘士奇虽不认识宋任穷,但宋任穷当时听过他在农协会上的讲课,知道他是一位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的领导,所以对他的面孔记忆深刻。“裙子在绳金塔下的棚户区内,当戴礼帽穿长衫的这人一出现的一刹那间,宋任穷就感觉此人面熟,一定是以前在哪里见过的,并在电光火石的一个侧影中想了起来,就是到家乡农协讲过课的共产党员刘士奇。所以在这看似已是最后的一刻,中国革命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的努力下遇到转机的到来。

但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他不能光天化日之下,当众就贸然的跑过去与之相互确认各人的身份。

父亲在其后面不远紧跟着他时,对方确认有人在后面跟随他,对方便加快了脚步突然又是一拐,从竹梯子上到了一个小竹楼的二层,撩开竹帘子就进去了。后面的父亲也决定无论如何跟着进去,可上到小竹楼二层结果一看没见到人了。”这时内里一间门帘一掀出来了一人貌似店小二的人,问我父亲是来喝茶吗?还是找谁?

我父亲宋任穷从那人撩起门帘的一瞬间可以看到原来帘子那边不是一个房间,而是又有一个下楼的楼梯,我父亲那个礼帽长衫的人一定是从那边楼梯下去走掉了。

我父亲猜出这里一定是一个地下党的联络点,这是他此行最后一个机会了。于是就冒险直接说,我就是来找刚才进来的那个人的。

貌似店小二的人说,你是谁,为什么找他?你认识他吗?宋任穷就直接说,自己是浏阳工农义勇军团里派来和江西省委联系的,我是共产党员,刚才那个人是刘士奇,曾经在浏阳农协讲过课,所以我是认识他。我必须要通过他找到江西省委,汇报浏阳团队的实力情况和领取省委的指示后,立刻返回团队“

那人听完后,问了父亲现在住在哪里,之后说,他会把这些话转达的,让父亲先回驻地等候通知,明天会有消息。”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情况下,在还没有完全确认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没有接头暗号这一举动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即使是认对是本人,那是一年多前得情况,也不知是否那此人后来是否被捕过现在情况如何,时间和情况不容再迟疑,只能冒险一搏了。

万幸的是,这次宋任穷在绳金塔的寻找和小竹楼上的冒险成功了。后来,宋任穷在驻地得到了省委的通知,成功与刘士奇和江西省委对接上。并由此联系上了参与了南昌起义的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将浏阳工农义勇团队的人员实力详细布署情况汇报给了他,寻求江西省委的指示。

“汪泽楷用药水写了一封密信让我父亲带密信前往江西莲花厅(江西学子会试之地)一带,一定要亲手交到毛委员本人手上,因为毛委员会带领秋收起义部队由湖南前往江西攻打莲花县城。”

就这样,宋任穷怀揣密信出了南昌晓行夜宿出了南昌经过一路的关卡跋涉,几次遭遇到险情,但都机智逃脱了。于9月21日从江西高安到了上高。次日下午在当地老百姓那里得知浏阳的工农革命军已离开铜鼓赶往莲花厅方向进发。

莲花转兵

9月25日,宋任穷赶到了莲花县城。他在街上碰到了原浏阳工农义勇大队的一些认识的人,由他们带着去见了原中队长欧阳晖。来不及寒喧,宋任穷立即由欧阳晖领着来到师部。师部参谋听到宋任穷带来了江西省委的密信就立即带他到设在莲花宾兴馆的起义军前委所在地。“当时正是中午饭时,团部原要父亲吃了中饭后再去见毛委员,但父亲说一定要立刻把信送到毛委员手上。”

当时毛泽东正在莲花宾兴馆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上和其他人的一再争议下一步的行动路线。

师长余洒度,团长苏先俊极力主张现在已经打下莲花县城,刘应该按湖南省委意见率部返回浏阳长沙一带打中心城市,毛委员认为带浏阳长沙一带,那里敌人军事力量强大,现在还打不下来,所以不同意这个意见。

但余洒度苏先俊以必须执行湖南省委的意见为由,说我们已经在江西打下了莲花县城,现在部队应该听从湖南省委的意见返回去打长沙。于是在反复争论,在要听从湖南省委的意见的前提下,毛委员只得同意率部回湖南,但部队明天出发但不是回浏阳长沙,而是到接近广东的湘南汝城一带,前去等待与南昌起义失散的部队汇合的。

到中午时,前委会在争论之下,终于定下了第二天秋收起义的部队,由莲花出发开往湘南,等待接应南昌暴动失败后由广东撤回的起义余部的行动计划。就在此时,参谋进屋向正在开前委会的毛委员报告,江西省委派人来要亲手送交毛委员一封密信,于是毛委员说暂停会议,请大家等一会儿,于是走出前委会议室,来到外面天井的厅堂中,走到了带来江西省委密信的宋任穷面前。

父亲向毛委员报告,我是宋任穷,江西省委有一封密信,说这封信关系到起义部队下一步的前途很重要,让我一定要亲手交给毛委员。

毛委员十分亲切的问父亲,你见到了江西省委的的什么人?父亲回答,我见到了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他让我带密信给毛委员,一定要亲手交给毛委员。还见到了刘士奇等人。毛泽东说,“哦,汪泽楷我认识的。”

宋任穷接着说,其他我还见到了刘士奇。

我父亲是第一次见到毛委员,先向毛委员口述了汪泽楷代表省委的口信,大意是:毛委员带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经离开铜鼓,你往莲花厅方向去找带领起义部队的毛委员,请告诉毛委员,在罗霄山脉中部宁岡一带有一支百余人武装,有几十条枪,里面有共产党员掌握,可带队伍到那里和他们汇合,具体情况可看密信。密信要放在清水中,字迹就可显现出来。

宋任穷向毛委员转述完江西省委的口信后,就从伪装成浏阳烟花要账的账本中抽出一张白纸,递到毛委员手上,并说,这是江西省委的密写信,放入清水中浸湿后,就有字迹出来,但过几分钟后字迹就会慢慢消失。

在天井厅堂的毛泽东立刻叫参谋端来一铜盆清水,毛泽东将白纸轻轻放入水中浸润之,字迹果然就浮现了出来了。毛泽东仔细看完信后,沉思了一下,转身面对宋任穷说,很好!你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你先回团部休息吧。“

就在要离开之时,我父亲从身上的盘缠中拿出所有的四十几块银元双手交到毛委员的手中,说,这是江西省委汪泽楷给我比行的路费,现在任务完成了,我将这些全部交回给组织。”

接着又把身上剩下的所有几十个铜板,摸出来一个不剩的全部再次交到毛委员手上,毛泽东接过钱后,仰起头看了看天,若有所思,然后对宋任穷再次说,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好,你先去休息吧。

之后,毛委员就走回前委会议室,继续召开之前中断的前委会。

在前委扩大会上,毛委员向另外四个委员传达江西省委的指示。说我们将要出发前往宁冈。然后也表明了自己同意江西省委指示的态度。

对此,余洒度表示了疑问:“刚才你还说同意去湘南抢占湘粤大道,迎接南昌起义从广东返回的部队,怎么现在转眼就又说去宁冈了?湖南省委的意见不是让部队返回湖南吗,怎么说变就变?也不知道下次还要冒出个什么地方来。”苏先俊也是一脸的不高兴,说路是越走越窄了,抵触情绪非常大。

毛委员做大家的工作,说:党的八七会议明确规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走在哪个省的行动,就要听哪个省委的指挥,这是中央会议的规定。江西省委是依据现在变化了的情况来调整自做出来的决策。我们现在在江西境内,我们就应该听取江西省委的指令。

既然有中央八七会议明文规定,我们的部队和前委到了哪个省的地方,就应该受那个省党委的领导。

一旦主意打定后,毛委员就一再说服大家同意,并于9月26日离开莲花县城,向罗霄山脉的宁岗开拔。

当9月29日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1500人的起义部队已不足千人,3天行军中开小差离队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一,于是毛委员决定在三湾村搞改编。

从9月29至10月3日的“三湾改编”,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全团为团部和一、三两个营共不到8百人。

党支部一改以前设在团以上,改为支部设立在连上。

军队内部加上民主制,在团营连设立各级士兵委员会,政治上官兵平等,经济上加强民主管理,参与部队经济和伙食管理。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这一新兴事物给当时的士兵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十年后他们回忆起这段历史仍然记忆犹新。

曾经担任过士兵委员会主席的宋任穷说:“我在营里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士兵委员会是选举产生的。按选举名额,由连里选出一些委员来,三个连的委员组成营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没有设立什么机关,没有专职办公,只是遇事开会研究。士兵委员会是党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 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10月7日,毛委员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北麓的茅坪,与袁文才(党员)的部队汇合,开始了创建井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0月27日,毛委员率领红军登上井冈山来到茨坪,与王佐得部队会合。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红军所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纪念日。

宋京波

2024.01.28

南昌·唐 绳金塔

三湾改编时,宋任穷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3营营部党小组长、7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和文书时的有关文案。

初创井冈山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对王佐部队的改造。先后从秋收起义的老部队中派出宋任穷等数十名湘南籍党员骨干到王佐部队做团结、改造、教育工作。

1929年初,经井冈山紧急前委会彭德怀、滕代远、张子清、王佐决定,由宋任穷、康健率领,以留守井冈山根据地的红4军32团王佐部中,原秋收起义部队派来的,数十名湘南籍党员骨干,组建红5军特务连,任务是从井冈山悬崖峭壁上的密道引路红5军大部队雪夜中下山后,在大汾圩断后,掩护红5军主力部队及后勤医护担架队,撤离井冈山根据地。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之初,毛委员指派宋任穷先到袁文才部队任团部干事干事,做改造整编发展党员工作,先后任袁文才部队2连党代表,王佐部队任职4连党代表。

袁文才、王佐部经过上党课、培训教育、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组建红4军后,被编为32团。

宋任穷

红军及抗日战争时期简历(1909.7.11—2005.1.8.)

原名宋韵琴,男,

生于湖南浏阳乌石垅村

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履历

宋任穷幼年读过私塾,1922年考入浏阳金江高级小学。

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浏阳县冲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区党委宣传委员兼共青团区特支书记。宋任穷积极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组织带领农民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减租、减息、减押,在斗争中接受革命的洗礼和锻炼。

1927年“马日事变”后,任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第四团一大队二中队党代表,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跟随毛泽东同志上井冈山,任连党代表,在红军中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发展党员。

1928年冬,敌人重兵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宋任穷随红五军转移被打散后,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历尽千辛万苦,重新找到红军。

先后任红四军第三纵队连政治委员、红十二军三十五师一零四团政委(团长粟裕)、四十四师一三零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宁都暴动”后,任红五军团三十八师政委、十三师政委、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1934年10月,在瑞金九堡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委(校长陈赓),10月10出发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纵队干部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激战土城、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等战斗中,宋任穷和陈赓率红军干部团为掩护中央军委英勇作战。

1935年5月,宋任穷率部日夜兼程160里,抢占金沙江重要渡口皎平渡,强攻通安州,掩护红一方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干部团先后改编成红军学校特科团、陕甘支队随营学校,宋任穷任政治委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瓦窑堡后,任工农红军学校政。1936年出任陕北红二十八军政委,同军长刘志丹同志一起率部英勇作战,重创敌人,打通了陕北苏区和神府苏区的联系,为红军主力东征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刘志丹同志牺牲后,宋任穷任二十八军军长。

1936年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负责接待失散归来的西路军官兵。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任穷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训处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3月,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历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主任。宋任穷参与指挥东进纵队南征北战,摧毁敌伪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先后收复了广宗、平乡、永年、肥乡等10余座县城,给不可一世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6月,宋任穷全面担负起领导冀南区抗战的重任,积极贯彻广泛发动军民展开挖道沟、改造平原地形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百团大战”中,宋任穷率部捣毁敌人正在修筑的德西铁路(东段)以及在冀南区修筑的公路,毙伤日伪军1500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在冀南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宋任穷领导的冀南地区瓦解敌伪军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一二九师的表扬。

1943年后,历任平原(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代理政委,平原分局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

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这期间,宋任穷积极贯彻党中央“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组织抗日军民向敌伪军展开全面大反攻,收复了广大沦陷区,解放了邯郸重镇,使太行、冀鲁豫根据地连成一片。

【作者:宋京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