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述评的十种写法

永答英语 2024-11-01 07:12:36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文献述评的十种写法

岳鑫鑫

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在梳理完文献之后,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推导出自己研究的思路。很多作者常常反馈“感觉已有研究不存在什么问题,找不到研究不足”,导致文献综述始终写不好,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因此,结合C刊论文,我们介绍十种文献综述述评环节寻找文献不足的十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 已有研究是否忽略了某些典型事实?

典型事实推动学术研究发展。如果已有研究忽略了某些典型事实,那么可能不能完全解释某些理论问题,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一个切入点。比如《“大众俘获”视角下贫困地区脱贫帮扶精准度研究》指出“这些研究忽略了村内非贫困人口对帮扶精准度的影响,因而并不能完全解释帮扶过程中的偏误问题。从现实情况看,扶贫过程中很可能还存在着这种情况,即:不是村内少数精英或扶贫干部,也不是贫困人口,而是村民大众(主要是非贫困人口)整体控制了村内扶贫资源,使得扶贫资源被大众“均分”,从而导致扶贫帮扶发生偏误”。

二、 已有研究观点是否与典型事实不符?

如果已有研究与典型事实不符,意味着学术观点并未成为事实,那么需要修正该观点,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切入点。比如《“新政社合一农民合作的集体制度困境—以S市某农村合作社为例》指出“但是这种‘冲突说’并没有成为事实,相反,在很多地区二者却实现了较好的‘合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个事实是……”。

三、 已有研究主张能否指导实践?

如果已有研究主张不能指导实践,那么研究就存在进一步讨论的空间,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切入点。比如《土地私有化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必然选择吗?——基于日本经验的实证分析》指出“学者得出了农地私有产权更优的结论……因此,农地私有产权不是唯一的选择,农地私有化是否是我国农地流转的必然选择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再如《农民贷款难的症结: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指出“对于如何解决农民融资问题,该理论只是泛泛提出在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成熟之前,政府不宜过早追求利率自由化,而应创造一个稳定的、低通胀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仍缺乏可行有效的政策主张”。

四、 已有研究是否未考虑现实异质性?

现实存在的异质性,可以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一个切入点。比如《中产阶级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经验研究》指出“上述研究都把中产阶级看作同质群体,事实上社会的中间群体从来都不是同质的,而且在理论上对中产阶级差异性分析已有很多。中产阶级内部群体存在的差异不仅使他们政治态度迥异,而且使得他们的经济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别,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不一致性”。

五、 已有研究是否混淆了某些相似概念?

如果已有研究混淆了既有概念,比如对某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差异,那么可能会导致研究结论相互矛盾,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一个切入点。比如《“门当户对”加剧收入不平等吗》指出“现有研究经常混淆了正向婚配或同质性婚配与‘门当户对’的概念……只有当婚姻市场中的同质性婚配标准为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时,才符合‘门当户对’的应有之意”。

六、 针对某一问题,已有研究是否未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某一理论问题,如果已有研究存在不同的结论,那么该问题就未得到真正解决,从而值得继续研究。比如《“四万亿投资”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指出“目前对我国政府在经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尚无一致的结论。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为这一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证据”。再如《对移民的误解——移民对本地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指出“移民进入是否真的损害了本地居民的福利,这在现有相关文献研究中还远未达成一致结论。……社会治安、房价和劳动力市场条件等因素,都只是个人福利函数的一部分,这是上述文献都难以捕捉到移民进入对本地居民福利之净影响的重要原因”。

七、 已有研究使用的方法是否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已有研究在方法层面的不足,体现在:(1)利用某方法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吻合;比如《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技能劳动的冲击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检验》指出“而一般的VAR模型无法给出变量间当期相互确切的函数关系,而当期变量间关系往往被隐藏在随机误差项中,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往往不吻合现实经济中变量间作用的真实特征”。(2)方法未能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比如《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指出“简单的线性刻画不能有效反映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溢出的特殊性,所以需要考虑二者的非线性关联”。

八、 已有研究的观点是否存在情境限制?

如果已有研究观点仅在某些情境下适用,那么可能无法有效解释其他的现实情况。比如《教育与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阻滞—兼论我国部分农村“宗教热》指出“不少学者对国外宗教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甚至一些学者呼吁,在中国宗教研究中应努力摆脱西方宗教理论”。再如《部门生产率收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指出“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自然会有这样一种看法……但是,理论的适用性取决于条件的相适性”。

九、 已有研究是否需要随着情境变化而更新?

学术研究需要不断更新,尤其是当情境发生变化或出现新情境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这是评价已有研究不足的一个切入点。比如《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指出“Veenhoven(2012)据此发现,研究消费和幸福感的文献非常有限,并指出研究消费如何影响幸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居民消费特征逐步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十、 已有研究是否暗含某种假设?

如果已有研究暗含某种假设,那么该研究在假设之外的情境,可能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比如《精英俘获与扶贫资源资本化研究——基于河北南村的个案研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明显局限:即都假设精英可以直接从其俘获的资源中获益。由于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为研究对象,这个前提假设自然成立,但当面对……时,精英难以从这些资源中直接获益,这时既有研究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以上我们总结了文献综述述评环节寻找文献不足的十个技巧,以期为写作者评价已有研究提供思路。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现状灵活选择任一种范文作为参考,同时也可以开拓思维,总结更适合自己的文献批评写作技巧。

(本文首次发表在科研写作研究所网站,2024.10.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