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30万对1万,为何不抵抗?被骂多年后张学良表示不服

寻墨阁 2024-11-25 22:17: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31年9月18日,张学良面对关东军的突袭,下达了一个让后人耿耿于怀的命令——“不抵抗”。

不到24小时,沈阳沦陷,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三十万大军,面对一万日兵,为什么不反抗?

是一个军事失败,更是张学良一生的伤痛。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复杂决策与历史背景?

夜幕下的命令

9月18日的沈阳,夜色如水,气氛并不紧张。

张学良此时正身处北京,陪着夫人和情人看京剧《宇宙锋》,完全没有意识到,远在东北的部队已经被敌人悄悄包围。

关东军的进攻,是如此迅猛,几乎没有预兆。

当晚,柳条湖的爆炸声打破了沈阳的平静,紧接着,日军朝着北大营发起了进攻。

就在一片混乱中,东北军指挥官荣臻试图联系张学良,可始终没能联系上。

手忙脚乱中,突然想起张学良临走前,留下的一句命令:“不要和日军发生冲突。”在无法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荣臻决定照办——命令全军不抵抗,将兵力留待后用。

一夜之间,沈阳陷落。

没有激烈的抵抗,东北军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士兵们或是被日军击毙,或是仓皇撤退。

10万东北军士兵死伤,沈阳沦陷,整个东北失守。

张学良的命令,如同沉重的一记耳光,打在了整个民族的脸上。

第二天清晨,张学良才通过电话了解了事态的严重性。

得知沈阳沦陷的消息,内心震动不已,也没能找到合适的行动方式。

这一夜的决策,改变了中国东北的命运,也将张学良推向了历史的审判台。

往事不堪回首——为何选择“不抵抗”?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面临的是,一个复杂而紧张的局势。

为什么他会选择“不抵抗”?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后人,也成为张学良一生的痛。

事态的背后有更多的权衡和无奈,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不力。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背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张学良自父亲张作霖去世后,肩负起了东北的防卫责任。

接管的东北军虽然兵力庞大,却并非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

尤其是东北的防线,面临着庞大的日本关东军威胁,形势并不乐观。

事变发生时,张学良的东北军总兵力约为30万,这些兵力并非全部集中在东北的前线。

在张学良的调度下,大部分精锐部队,早已被抽调至其他地区,支援中原的战事,甚至前往平定石家庄的叛乱。

东北边防军的主力已经大幅度减少,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以及训练不足的地方军队。

与东北军兵力上的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的关东军虽然人数远少于东北军,约为1万左右,其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

关东军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还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战争经验积累,展现出极高的战斗素质。

东北军兵力众多,但与日军的差距显而易见,加上东北的战略地位,对中国至关重要,任何的军事对抗,都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在事变爆发前,张学良就已经意识到,若日军真的进攻,东北军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抵抗。

“我不希望与日本开战。”张学良在回顾九一八事变时曾如此说。

在他看来,与日本的战争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冲突,任何形式的抵抗,都可能使中国深陷更大的困境。

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张学良对蒋介石的依赖,让他产生了矛盾的心理。

背后的政治博弈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关注东北。

据史料记载,张学良曾多次通过电话联系蒋介石,请求支援,蒋介石的态度却十分冷淡。

只是简单地告诉张学良,“局势未明,勿急”,这种冷淡的回应,让张学良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焦虑中。

除了国内的困局,国际形势,也是张学良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1931年,全球正处于大萧条的阴影下,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经济复苏上。

尤其是对于日本的侵略,国际社会反应迟缓,几乎没有国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

张学良多次寻求国际援助,国际联盟对此次事件,并未作出有效反应,甚至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了冷漠的态度。

单纯依赖国际援助是不现实的,而中国内部的力量又难以与日本匹敌。

日本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单凭东北军的力量无法与日军抗衡。

东北的资源丰富,是日本急需的“粮仓”。

日本的关东军无论在装备、兵员数量,还是战略布局上都占尽了优势,若真的与日军正面冲突,结果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

基于这些复杂的内外因素,张学良最终做出了不抵抗的决定。

这样的决策会遭到批评,在当时的局势下,是最能保全东北,甚至是中国整体利益的选择。

通过不抵抗,希望可以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为未来争取时间,寻找更多的外交解决办法。

东北的失守虽然令人痛心,至少避免了全线崩溃。

张学良也预料到,自己这一决定将成为历史的焦点,受到全民族的指责,但当时的局势,的确没有给他太多选择。

历史的审判——张学良的自白与反思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成为了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

沈阳的沦陷不仅让东北失守,也让张学良失去了全国人民的信任,被戏称为“不抵抗将军”,深受舆论压力。

事变发生后的多年里,张学良多次反思自己的决策。

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坦言:“当时的决策是错误的,但并非毫无道理。我选择不抵抗,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太复杂,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他指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正面临内外压力,自己所能做的,只有通过保全兵力,争取更多时间,等待更好的时机。

张学良的辩解,虽然无法抹去历史的耻辱,却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复杂的视角:九一八事变的背后,除了军事上的劣势,还有来自政治、外交和国际形势的多重压力。

即使如此,张学良终究无法逃避“不抵抗”带来的历史耻辱。

在晚年反思时给出了理由,外界的批评依然无法平息。自己的决策将永远被历史铭刻,并深深影响着他的一生。

结语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一次军事失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内外的复杂局势,也揭示了张学良,在那一历史时刻的决策失误。

他在晚年为自己辩解,这一历史事件,已经深深烙印在民族记忆中,无法抹去。

对于张学良而言,这更是他人生中最深的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