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问:为何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学生一语中的

蓝江聊历史文化 2024-11-07 22:42:38

【引言】

世人皆知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是个严师,却不知他也曾因一个10岁孩童的回答而折服。那是南宋一个寻常的春日,朱熹正在书院授课,一个提着竹篮的妇人路过学堂,引得学生们纷纷侧目。谁知这位大儒不但没有训斥学生分心,反而借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何我们总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在场的诸多学子,甚至连朱熹自己也曾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童却给出了一个让朱熹击节赞叹的答案。这个答案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典故渊源?

【一、问答缘起】

建炎四年的春日,朱熹正在武夷山的考亭书院授课。这天,朱熹讲到《论语》中"君子不重则不威"一章时,窗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脚步声。

书院临近集市,平日里往来的商贩不少。那日恰逢当地赶集,一位挎着竹篮的妇人路过窗外。她的竹篮里装满了新鲜的山货,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这香气随着春风飘进教室,引得几个年轻学子不由自主地向窗外张望。

朱熹见此情形,放下手中的《论语》,走到窗边。窗外,妇人已经走远,只见她提着的竹篮随着步伐轻轻摇晃。这时,朱熹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在福州龙山书院时,当地一位老者曾与他讨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

"诸位学子,"朱熹转身面向堂内,"方才那位妇人手中提着竹篮,想必是要去集市买些物什。说起买卖,我倒有一事不解,还请大家一同参详。"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朱熹在武夷山讲学已有数年,平日里最爱以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们都知道,每当先生这样说话时,必定有深意。

"我们平日里常说'买东西',"朱熹继续说道,"可是天地之间,分明有东南西北四方,为何单单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

这个问题一出,书院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学生思索起来,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在场的大多是些十六七岁的少年,平日里读书虽勤,却也从未想过这般寻常的话竟也有学问。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书院里并不新鲜。早在太学时期,就有学者探讨过这个话题。只是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朱熹本人对此也颇感兴趣,每到一处讲学,他都会借机向当地的学者讨教。

这时,一名坐在后排的学生举手发言:"先生,莫非是因为东市西市之分?"这个说法在当时颇为流行,认为是因古代集市分为东西两市而得名。

朱熹轻轻摇头:"此说虽有道理,却不够圆满。且说我们武夷山方圆百里,也无东西二市之分,为何同样说'买东西'?"

另一个学生说道:"会不会是因为日出东方,日落西方,东西两方最为醒目?"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教室后门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跑堂的小厮,手里端着一盘新沏的茶,是送给朱熹的。这个插曲本该就此结束,谁知这却引出了后面更精彩的一幕。

【二、学堂问答】

小厮送茶的举动引起了一阵骚动。茶香四溢,更增添了几分春意。这时,一名戴着儒巾的学生站起来说道:"先生,茶虽是寻常之物,却也与这'买东西'有关。我曾听闻,南方产茶,北方产马,东方出丝绸,西方出玉器,是否因各方物产不同,故有此说?"

朱熹拿起茶盏,慢慢品了一口:"此言有理,却也不全面。若真如此,为何不说'买四方'?"

这个追问让学堂再次陷入了沉默。正在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后排传来:"先生,学生斗胆一问,可是与五行相关?"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童,年仅十岁,是书院里年纪最小的学生。此童姓李,名阙,乃当地一个商人之子。因天资聪颖,特许入学。

朱熹放下茶盏:"李童且说说看。"

李阙站起身来,声音虽小却清晰:"《易经》有云:'东方甲乙木也,南方丙丁火也,西方庚辛金也,北方壬癸水也。'依五行之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

说到这里,李阙指着那位送茶小厮手中的茶盘:"譬如这茶盘,若是木制的,遇火则焚,遇水则腐,唯有木与金相配,方能长久。故而,买卖之说,当以东西为尊。"

此言一出,学堂内鸦雀无声。朱熹站起身来,走到李阙面前:"继续说下去。"

李阙接着道:"再者,《周易》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东西二方,一属木,一属金,虽相克却能相生。南北二方,一属火,一属水,相克则难相容。是故,买卖之道,当以相生之象为贵。"

朱熹又问:"那么中央呢?"

李阙答道:"中央属土,土生万物,无所不包。若说'买中',则范围太广,反而不妥。故而,唯有'买东西'一说最为恰当。"

这番对答引来满堂喝彩。一旁的学长们纷纷赞叹,谁能想到,一个十岁童子竟能将五行之说与日常用语联系得如此巧妙。

朱熹又问:"既然你说得这般透彻,那可知古人为何不说'卖东西',而只说'卖货'?"

李阙略作思考,答道:"货者,财物也。卖出之物,本就是自家所有,方位不明,故言'卖货'。买入之物,则来自四方,故需言其方位。"

此时,窗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方才那位提着竹篮的妇人已经采买完毕,正要归去。她的竹篮里装满了各色物品,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这一幕恰好印证了李阙所言,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朱熹见状,走回讲台,从案头取出一本《易经》:"既说到五行,不如我们今日就来详细讲讲《易经》中的这些道理。"

【三、理学探究】

朱熹翻开《易经》,却并未立即讲解,而是从案头取出一封信件。这是不久前二程后人程若庸寄来的信,信中谈及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朱熹将信展开,对学生们说道:"今日李童所言五行之说,正好与程氏门人的见解相互印证。"

信中提到,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在洛阳讲学时,也曾探讨过类似的问题。当时的商品经济已颇具规模,集市贸易频繁。程颐认为,买卖之道不仅关乎经济往来,更与"理"密切相关。

朱熹放下信件,从书架上取出《近思录》:"诸位可知,商品交易之'理',实则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为物理,即货物本身的性质;其二为事理,即交易的规矩;其三为天理,即阴阳五行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朱熹命人取来几件常见的商品:一块丝绸、一把铁器、一包茶叶。他指着这些物品说道:"丝绸产自东方,性柔,属木;铁器出自西方,性刚,属金。茶叶虽产自南方,却需用沸水,此乃水火相济之道。"

这时,一位学生问道:"先生,我听闻杭州临安府的市集,分为早市、午市、晚市,不知这般划分可有深意?"

朱熹颔首道:"善问。市集时间的安排,正是体现'理'的绝佳例证。早晨属东,日中属南,日落属西。古人设市,必遵循天时。故而,早市多在东市,午市多在南市,晚市则在西市。"

另一位学生又问:"那么北市呢?"

朱熹解释道:"北方属水,水性趋下。是以北市多设于城市低洼处,专营酒水杂货。这般布局,正合乎'理'之所在。"

这时,从不远处的集市传来一阵锣鼓声,原来是午市开始了。朱熹趁机继续说道:"我朝自建炎以来,商品经济日渐繁荣。但诸位切记,经商之道不止于牟利,更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朱熹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太极图说》:"周敦颐先生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买卖之道,亦是如此。市场看似纷繁,实则暗合阴阳变化。"

为了证实这一点,朱熹特意命人取来一份當日集市的货物清单。他指着清单上的记载说道:"你们且看,早市多售新鲜蔬果,属阳;晚市多售腌腊货物,属阴。此中道理,正与太极阴阳相合。"

一旁的李阙举手道:"先生,这么说来,'买东西'一词,既合乎物理,又符合天理?"

朱熹拍案道:"不错!'理'者,既是事物的规律,也是天地的法则。明白了这个道理,方能知晓为何天下之人皆言'买东西'。"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钟声,已是午时。朱熹合上书卷,对众人说道:"今日且讲到这里,下午我们继续探讨《易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四、典籍考据】

午后,学生们陆续返回书院。朱熹手持一册《说文解字》,开始为众人梳理"买东西"一词的源流。

"诸位可知,'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朱熹指着案上的一幅甲骨文拓片说道,"其形如贝,上有人形,意为以贝易物。而'东西'二字,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多有记载。"

为了印证这一点,朱熹命人取来几部典籍。首先是《周礼》,其中记载:"东方曰旦,西方曰昏。"接着又翻开《尚书》,指着其中"东成西成"一句作解:"此处的东西,既是方位,也暗含交易之意。"

这时,一位擅长训诂的学生站起来说道:"先生,学生记得《说文解字》中对'市'字的解释是'买卖所之也',莫非与此有关?"

朱熹点头称是,随即又取出一本《仪礼》:"《仪礼·聘礼》中有言:'东方之事,可以受赐。'可见古人在进行物品交换时,就特别注重方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朱熹特意绘制了一幅简图,将古代集市的布局标注其上。他指着图纸解释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城多依此布局设市。如郑国的东市,以布帛为主;西市则以金器为主。"

一位来自洛阳的学生补充道:"是极。洛阳城中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东市多售丝绸布匹,西市则以五金器具为主。"

朱熹又取出一本《汉书·食货志》:"汉代以后,'市'字的含义更加丰富。如'市井'一词,本指集市和水井,后来却成了商业区的代称。"

正说着,忽见一位学生匆匆入堂,手中捧着一册《尔雅》。原来这名学生刚从藏书楼查到一条重要资料。他翻开书页道:"先生,《尔雅·释言》中说:'鬻,买也。'这个'鬻'字,是不是与'买'字同义?"

朱熹仔细查看后说道:"此言有理。'鬻'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卖',后来才引申为'买'的意思。这说明在上古时期,'买'与'卖'的界限并不像现在这样分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朱熹又取出《广韵》,指着其中的注解道:"'市'字在古音中属止韵,而'买'字属贿韵。两个字的读音虽然不同,但意义相通,都与交易有关。"

这时,李阙举手发问:"先生,既然古人如此重视方位,那为何现在的集市不再严格按照东西南北设立?"

朱熹放下书卷,走到窗前。此时集市上人声鼎沸,各色商贩杂处一处。他指着窗外说道:"制度是会变化的,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一贯的。即便现在的集市不再严格区分方位,可'买东西'这个说法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合乎'理'。"

窗外,夕阳西斜,给整个书院蒙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朱熹看着这一景象,对众人说道:"天色已晚,明日我们再继续探讨古籍中关于商贸的记载。"

【五、市井见闻】

第二日清晨,朱熹带着学生们来到集市。这是一处规模颇大的市集,各色商贩云集于此。他指着四周说道:"今日我们实地考察,看看市井之中是否真能印证昨日所学。"

众人首先来到一处布商摊位。摊主正在向客人展示一匹上等丝绸,声称此绸产自浙江湖州。朱熹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只见这匹绸缎质地细腻,光泽如水,确是上品。李阙指着丝绸说道:"先生,这不正是我们昨日所说的'东方之物'吗?"

继续往前,一位老者正在叫卖铁器。他的摊位上陈列着各式农具、厨具,还有一些精巧的铜器。老者告诉众人,这些器具多来自江西铜陵一带。朱熹拿起一把铁锄,对学生们说道:"此物坚实耐用,正合'西方金性'之说。"

市集中央有一处茶肆,几名商客正在品茶议价。茶肆老板自豪地介绍道:"这是今年新采的明前龙井,产自杭州西湖。"朱熹让学生们细品茶香,说道:"茶之为物,采自南方,需北方之水烹煮,方显其味。这不正是南北之道的体现?"

正说话间,一队商队从远处走来。马背上驮着成捆的皮毛,领头人自称来自北方。朱熹指着商队对学生们说:"你们且看,北方多产皮毛,南方多产丝绸,东货西运,西货东输,此乃自古以来的经商之道。"

集市上最热闹的要数一处钱庄,只见伙计正在清点铜钱。朱熹带着学生们驻足观看,向钱庄掌柜询问道:"不知今日是否有外地商客前来兑换?"掌柜答道:"清晨已有杭州、明州的商客来兑换银钱,午后还约了福建商人前来。"

这时,一位挑着担子的小贩从旁边经过,担子两头分别装着瓷器和布匹。李阙看着这一幕说道:"先生,这不正是'平衡之道'吗?"朱熹点头道:"不错,买卖之道,讲究的就是平衡。"

临近午时,市集愈发热闹。各处摊位前都围满了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朱熹带着学生们来到一处高台,俯瞰整个市集。只见商贩与顾客往来穿梭,货物流转不息。

忽见一队官差走来,原来是州府派人来收取税银。朱熹对学生们说道:"商品流通,看似只是民间往来,实则关系国计民生。州府收税,既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

日近黄昏,市集渐渐收摊。朱熹带着学生们踏上归途。路过一处茶寮,恰见早晨那位提着竹篮的妇人正在歇息。她的竹篮已经空了,显然采买已毕。这一天的见闻,恰似一个圆满的圆,将众人这两日的讨论画上了句点。

数日后,朱熹收到一封来自临安的信。信中提到,朝廷正在筹划修订《市易考》一书。这让他想起了这几日与学生们的讨论,于是提笔写下了这段经历。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