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马尼亚曾于1940年加入德国轴心国阵营,派兵协助侵略苏联本土。1944年8月,苏联军队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击败了驻扎于罗马尼亚的德国轴心国军队,促使罗马尼亚起义倒戈。1945年二战胜利后,由于罗马尼亚曾是德国的帮凶,所涉及的战后处置问题有些复杂,苏联遂派遣军队占领罗马尼亚,以控制局面。
二战后,罗马尼亚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加入苏联阵营。1947年2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了对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原轴心国帮凶的处置问题。会议提出了有关盟军撤退的条款:同盟国的所有军队,包括苏联军队,都应在和约生效后90天内撤离罗马尼亚。然而,此时由于冷战拉开序幕,加之维持驻奥地利苏军补给线的需要,苏联表示有权继续在罗马尼亚暂时驻军。
到1947年时,驻扎在罗马尼亚的苏军,约有2个机械化师合计3万兵力,同时还有一支2000余人的安全部队。这支军队对罗马尼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占据重要军职,训练罗马尼亚军队,控制国防部、总参谋部等核心部门。客观上讲,对于巩固苏联阵营的前沿安全具有一定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驻罗苏军也时常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占用罗马尼亚资源,给罗马尼亚带来了困扰。
不过,到1958年,时任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突然宣布,“罗马尼亚人民军有能力巩固革命成果,苏联将撤走驻罗部队”。此决定一公布,到当年年底,罗马尼亚的苏军就基本撤离完毕。那么,向来秉持“老大哥主义”的苏联,为何突然要撤走驻扎在“卫星国”的部队呢?其实也可以用一个原因概括:利益互换。
第一,从国际局势角度,苏联欲稍微缓和阵营间对抗50年代中期,伴随着北约集团的扩张;华约集团的成立;西德、东德的重新武装,苏美冷战的格局,出现了些朝着“热战化”发展的火药味。但是苏联和美国都清楚:倘若全面战争爆发,就必然是个“双输”的结局,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在此前提下,苏美两国便想着各找个台阶下,给紧张局势稍稍降降温。苏联就打算,撤走一部分驻外军力。
恰好1955年4月,奥地利战后“去纳粹化”工作基本完成,苏美英法四国缔结和约,表示各自撤离驻奥部队。同时,当年5月,交恶数年的苏联-南斯拉夫双边关系,有了改善迹象。奥地利、南斯拉夫地缘局势的缓和,让罗马尼亚渐渐变成了“次要战略地区”,在此维持大量苏军,也就显得不太必要。苏联方面遂借坡下驴,有了从罗马尼亚撤军的想法。
第二,从苏联阵营内部角度,苏联想稍微给“卫星国”松绑1956年,苏联阵营内部同样出现不和谐的事情。波兰和匈牙利的事件,扩大了阵营内部的裂痕。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克鲁日、蒂米什瓦拉等城市,也出现抗议苏联的示威。这些事件,让苏联意识到,不宜给卫星国施加过多“紧箍咒”。至少,在目前形势下,苏联为了维持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得暂时做出让步的姿态。
同时,苏联的友好国家们,也在进行劝说与调解。于是,在1956年10月30日,苏联发表宣言,承认过去在同东欧盟友国的关系方面存在失误,并借着这个机会,从华约国家召回了部分军队、专家、顾问。而罗马尼亚,其南面有保加利亚,东面是黑海,西面则是匈牙利和苏军驻匈集群,整体上看并非冷战对峙的最前沿,所以,撤走驻罗苏军不影响战略部署,较为合适。
第三,从苏联-罗马尼亚双边关系角度,苏联也需要后退一步罗马尼亚所处的巴尔干半岛,在历史上向来以势力复杂而著称。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这里虽受到苏联阵营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西方势力的影子,以及以不结盟著称的南斯拉夫,处理阵营问题不宜粗暴的“一刀切”。同时,彼时罗马尼亚的领导层,比较善于左右逢源,让赫鲁晓夫相信他们既能控制住局面,又能保证忠诚于苏联,也就对他们放了心。
实际也的确如此,以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为首的罗马尼亚高层,自50年代初期就在为苏联撤军问题奔走。1956~1958年,当有利于罗马尼亚的局面出现时,他们立即出访印度、缅甸、中国等国,寻求更广泛的友好支持。同时,苏联做出的决定,他们纷纷予以支持配合,主动称赞苏联在罗马尼亚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给苏联领导层留下了好印象。
总体来说,苏联从罗马尼亚撤军,是一件颇为皆大欢喜的事情,而且对苏联军事实力影响很小。而在撤军后,罗马尼亚成为华沙条约集团中唯一没有外国(苏联)驻军的国家,从而为它以后实施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