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唯行
圖/齊白石
夫「保姆眼裏無大師」之言,實乃深含哲理,非徒俚語也。蓋謂之者,言保姆與主家朝夕相處,其間細微之事,莫不詳悉。主家之性情好惡,乃至隱秘之私,皆難遁形於保姆之前。是以,雖主人為世所稱道,才華橫溢,名滿天下,然在其親近之人,尤如保姆者眼中,不過凡人耳。
古時,一家之主或有大德,或有大才,或有大功,或有大名,其聲譽遠播,世人皆仰慕之。然於其家中,與之共度時日者,如保姆之輩,則見其另一面,或慵懶,或苛刻,或平易近人,或嚴肅寡言,種種面貌,皆非外人所能窺知。故曰,「大師」之名,實賴於人與人之間之距離,此距離非物理之距,乃心理之隔也。若近而察之,則見其真,遠而觀之,則見其象。象者,虛幻之影也;真者,實質之態也。
昔時,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賢達之士欲揚名立萬,必經書籍載道,報刊傳播,其言其行,皆有所擇,有所隱,世人所知,不過冰山一角。是以,世人心中,賢達之象,愈發高大,愈發神秘,崇拜之情,油然而生。然今時不同往日,科技日新月異,網絡普及,信息瞬息萬變。一人之言行,一舉一動,皆可為人所知,無所遁形。於是乎,昔日之「大師」,今日或成笑柄,昨日之英雄,明日或遭唾棄。蓋因信息之透明,使人無處藏身,無所遁形,故曰,「保姆眼裏無大師」,實則「網絡之下無大師」也。
至於當今之世,人言失據,是非難辨,蓋因權威不再,大師難尋。昔之大師,或因學術,或因道德,或因藝術,或因政績,而得人敬重。然今之社會,信息爆炸,觀點多元,人人皆可發聲,人人皆可評論,是非曲直,各執一詞。於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一定之標準,無一定之權威。是以,昔之大師,今已難覓,非大師之不存,乃人心之不定,世風之日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