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制造业就业人口:印度3565万人,美国1200万,中国多少?

沧海阅览 2024-11-07 14:55:0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制造业

印度3565万人

2017年,印度制造业就业人数有5131万人,可是到了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就锐减至的3565万人。

短短五年间,近1600万产业工人离开制造业,这背后折射出印度制造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印度的制造业就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制药和汽车等传统制造领域,虽然印度政府大力推行“印度制造”计划,试图通过政策支持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资,但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来源:

新浪新闻:“印度制造”十年回顾:为啥印工业发展形势反而更加严峻??

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7.4%,远低于政府设定的25%目标。

造成这种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国只有40%的道路是铺装路面,电力供应不稳定,这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印度的技术水平落后导致产业升级困难,高技能就业岗位稀缺,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此外,印度制造业在某些关键领域对中国存在严重依赖,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印度80%的太阳能组件依赖进口,其中90%来自中国。

印度制造业

在制药领域,印度7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供应。这种依赖不仅影响了本土就业,还制约了印度制造业的自主发展。

印度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为此推出了“生产链接激励计划”,试图通过财政补贴吸引外资,扩大就业。

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毕竟,制造业的发展不是单纯依靠政策激励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从印度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仅仅依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是无法支撑制造业的长期发展的。

印度制造业

没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制造业就业就会像空中楼阁,看似繁荣却难以持续。

这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制造业发展必须立足长远,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注重人才培养。

更要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那么美国制造业人数多少呢?

印度制造

美国1200万人

相比印度,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的数字更加令人惊讶,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竟然只有1200万左右,而且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

截至2024年1月,美国制造业有高达62.2万个职位空缺,这意味着,即便有人愿意从事制造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来填补这些岗位。

信息来源:

上官新闻:这个战略竞赛,美国已无力主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化浪潮下,大量制造业工人被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导致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

曾经繁荣的工业带变成了“锈带”,大量工厂关闭,工人失业。

而且,技术进步也对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替代了大量的人力工作,虽然这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了大量低技能工人失业。

美国制造业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推动制造业回流,试图重振本土制造业,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另一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制造业的需求。

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制造业回流面临诸多挑战,如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等,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需要时间才能见效。

美国金融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

国防工业基础被严重侵蚀,主承包商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51家锐减至5家,造船业更是惨淡,主要造船厂从27家下降到了8家,技术工人流失超过2万人。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就业,还威胁到了国家安全,以军工产业为例,美国155毫米炮弹的月产量仅为3250枚,远远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一旦发生冲突,美国将面临严重的武器弹药短缺问题。

美国失业工人走上街头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过度依赖

金融业和服务业,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全球化虽然带来了效率提升,但也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空心化,影响国家安全。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的经验值得警惕,在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本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开放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独立自主能力。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人数有多少呢?

中国多少人

在了解了印度和美国的情况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问题的核心: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口究竟有多少?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口约为2亿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印度和美国的总和,如此庞大的制造业就业规模,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其中,高技能人才更是高达6000多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数量上领先,在人才质量上也有着显著优势。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经评论:提高产业技能人才待遇 夯实制造强国根基

中国制造业就业的优势,从产业链上就能看出来,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最终产品,中国几乎可以生产制造业所需的一切。

这种全产业链优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其次,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尽管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但中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队伍,这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但是,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中国制造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远远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

另一个挑战是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低技能岗位被淘汰,而新增的高技能岗位又面临人才短缺,这种结构性矛盾成为制造业就业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就业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就业结构正在向高技能、高附加值岗位转型,传统的体力劳动岗位正在减少,而需要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岗位在增加。

制造业智能化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技能人才薪酬体系改革。

通过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制造业,解决“技工荒”问题,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就业格局。

虽然这可能导致一些传统岗位消失,但同时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那么,中美印制造业就业人口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

差距原因

通过对比三个国家的制造业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存在巨大差距,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距?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首先是人口基数的差异,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分别拥有14亿和14.2亿人口,而美国只有3.3亿人口。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多于美国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仅凭人口数量并不能解释全部差距。

印度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

更重要的是三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

印度还在工业化初期,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而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直接反映在产业结构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

中国制造业

印度的制造业则相对分散,很多领域依赖进口,美国虽然在高科技制造业保持领先,但传统制造业已大量转移海外。

三国的发展目标也存在显著差异,印度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庞大人口的就业问题的同时,印度还希望通过发展制造业提升其在GDP中的占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美国的目标则是维持技术领先地位,保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虽然传统制造业大量外流,但美国仍然牢牢掌控着高科技制造业的制高点,这也是其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支撑。

高科技制造业

中国的发展目标更加全面,既要推动产业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又要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实现共同富裕,这种双重目标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既重视效率,也注重公平。

从政策取向来看,三国也各有侧重,印度通过“印度制造”计划吸引外资,扩大就业。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国则采取更加平衡的策略,既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这些差异造就了三国制造业就业的不同特点,印度就业规模大但不稳定,美国就业人数少但质量高,中国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保持领先地位。

制造业

结语

纵观中国、印度、美国三国的制造业就业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印度正努力扩大制造业就业,但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使其道路坎坷,美国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保持优势。

中国则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人才储备,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庞大的人口

这种差异反映了出三国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也揭示了制造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将就业规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化深入和技术革新加快,三国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必将继续演变,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

中美印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