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152/155毫米榴弹炮的始祖

胡侃杂 2024-10-09 13:03:21

现代化的第一款火炮系统,它成为了仿效的典范,并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法国的M1897。现代轮式自行火炮的象征——法国的CAESAR。迫击炮——同样都是来自法国的布朗特。而现在连6英寸榴弹炮也要动手了?历史上有时候真是这样,真理被陈词滥调淹没(法国人不会打仗,他们什么都没有)。法国的军事工业创造了许多不明所以的怪物,也产生了一些突破性的东西。在本文所描述的时期,也就是20世纪初,法国的炮兵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彼时常常被俄罗斯(当时还是帝国)和美国大量购买。这两个国家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它们的武器如今仍在使用。

首先要说的是,为什么法国在那个时期拥有顶尖的火炮。人们通常认为,18至20世纪的优质火炮主要出现在德国、俄罗斯/苏联和英国。但法国确实拥有相当不错的火炮技术,结合了实践和理论。说到这里,皇帝拿破仑可是一位火炮专家。在19世纪初法国失败后,炮兵的发展放缓,但在1828年采用了瓦利系统。之后又做出了一些决策,包括国家领导层的决定,使他们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时携带了大量过时的火炮。失败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法国人对此的反应比对拿破仑战争的结果要更加激烈。他们付出最大努力对军队进行现代化,大幅度提升了陆军武器水平。自75毫米速射野战炮问世以来,法国开始在全世界树立了榜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进步没有减缓,新一代优秀的火炮相继问世,而当时在协约国中没有其他竞争者能够提供同类的产品。

90毫米【查尔斯·德·邦(Charles de Bange)】Mle 1877。为了理解在1870-71年战争后法国新武器的研发速度,这一系统取代了1875年的莱托尔炮,而后者本身则是为了取代1870/73年的勒菲炮。

现在让我们转移到20世纪初的俄罗斯。俄日战争的失败对军队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就像1871年法国一样。看似仅仅过去了30年,但这段时间陆军的火炮技术从相对轻型的火炮跃升到了能够发射远程榴弹炮和火炮的地步,这些火炮能够在隐蔽位置进行射击,并配备了先进的反后坐装置。俄国的工业在当时无法独立制造出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现代野战榴弹炮。问题在俄日战争前几十年就开始出现。例如,俄国不得不向克虏伯订购6英寸迫击炮和一门42线炮(当然,经过了俄国的奥布霍夫工厂的一系列改进)。

俄国与法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著名的1892年采用的海军120毫米卡内炮便是例证。榴弹炮是急需的,然而有很多选择——所有领先的炮兵工厂都被邀请参加竞争(在1906-1908年间,五家俄国的炮兵工厂收到了新榴弹炮和重炮的订单,但没有一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在几乎所有类别中,法国的施奈德获得了胜利。通常人们会把这归咎于腐败,但事实上有几个因素发挥了作用。首先,法国与俄国当时关系良好,俄国准备与可怕的德国人及其克虏伯展开战争。其次,施奈德所提供的系列武器符合当时的所有现代要求,并且具有更为先进的设计(德国使用的是弹簧式反后坐系统,而法国使用的是液压气动系统)。第三,德国人陷入了瓶颈,要求俄国的生产只能在军方工厂进行。

第四,起初认为是克虏伯赢了(这符合俄国对德国的传统偏爱),施奈德因此变得更加通融。第五,克虏伯的武器在生产上比施奈德的更为复杂,这对实力不算强大的俄罗斯工厂而言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30年代更为强大的苏联工业也未能在购买的德国火炮型号中实现弹簧式反后坐装置的大规模生产。而真正的浪费则出现在庆祝博罗季诺战役100周年和罗曼诺夫家族300周年的活动中,原本应该用于新武器和现代化生产的资金被用来庆祝了。此外,军方、国家监管机构与财政部之间的摩擦使得炮兵的重组整整拖延了7年,而竞标的文书工作则延续了2年。

这是一篇关于技术上先进的11英寸克虏伯迫击炮在竞赛中失败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竞赛始于1906年,竞标的是152毫米的围攻炮。最初参加竞赛的有5家公司,但博福斯、斯柯达和莱茵工厂很快就被淘汰,剩下的只有克虏伯和施耐德的炮。总体来看,它们的表现相当,法国炮甚至在越过障碍时出现了底座问题,需要较长时间从机动状态转为战斗状态(炮身需从底座上拆卸,并用单独的拖车运输),训练有素的组员最多需要30分钟。正如之前所述,法国炮被认为是最优选。最初的SC 6英寸炮在战斗状态下重5750公斤,发射速率可达每分钟2发,仰角范围为-5到+40度,水平瞄准角度为4.5度,射程为13公里。其优点是独特的反后坐装置,其后坐长度会随仰角的变化而变化。经过为俄罗斯进行的改进后,炮的重量有所增加,这在当时以马匹为动力的情况下显然是一个缺点,仰角减少至37度,但射程增加至14.87公里,比德国的15厘米C/92炮高出近3公里。

最初,拿破仑对重型炮兵的重新装备计划几乎削减了一半,军方请求拨款7100万卢布用于620门42线和6英寸炮、8、9和11英寸榴弹炮以及迫击炮和弹药等配套装备,这依然是非常少的,此外部分资金还用于1912-1913年的庆祝活动。到了1912年,152毫米炮的订购量仅为56门,稍后又为海军订购了17门。在7年内,直到1919年5月,仅生产出51门炮。其一个缺点是价格非常高——每门42000卢布。相比之下,三线步枪的价格为15卢布,而1941年的采购价为162卢布,类似的6英寸围攻炮ML-20的价格则为200000卢布。前8门于1915年制造,但很快从前线退回到工厂——发现其钢材质量不如法国炮,导致炮管快速磨损和底座出现裂纹。射程不得不通过减小炮弹装药量缩短至7680-9850米。

到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在军队装备方面面临巨大问题。俄国的1910年款围攻炮只有26门,其中9门处于无战斗能力的状态,尘封在仓库里。为了尽快增强军力,在1930年前订购了23门围攻炮。当时,这些是可供生产的唯一几种较为远射的野战炮。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了射程达18-22.8公里的150和155毫米炮(相当于现代的M777火炮使用的普通高爆弹),但没有它们的图纸,而且这些炮重达13吨,几乎是俄国围攻炮的两倍,这在马匹运输上显得非常棘手。

苏军炮兵管理部门迅速提出了1910/30年款炮的改进方案。引入了新的OF-540炮弹(如果需要的话,现在也能找到),射程可达16.8公里,增大了装药室,改进了底座,并部分安装了弹簧和标准瞄准器。炮口制退器使后坐力降低了20-30%,减轻了结构上的负担。未安装弹簧的炮可以不超过7公里/小时的速度拖曳,而安装弹簧的炮可在公路上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拖曳,这样就可以使用拖拉机,而不是20匹马。新炮和旧炮的改进在三家工厂中进行,因此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到1935年,最多生产了152门炮。

然而,30年代将炮拆解以便运输的方案完全过时,尚未开始大规模生产1910/30年款炮,便决定将其炮管与现代的122毫米A-19炮底座结合。最初这个项目被称为1932年款152毫米榴弹炮,因为它的仰角提高到45度,配备了6种不同的装药。然而,带有炮口制退器的炮管长度为34.2倍口径,超出了榴弹炮25倍口径的范围。因此在正式列装时,名称改为1910/34年款152毫米榴弹炮。新底座大大加快了炮的展开时间(8-10分钟),水平射击角度提高到56度,虽然炮重增加至7100公斤。OF-540炮弹能够打击到17410米,几乎接近于完全的远程火炮。

所有SC 6英寸炮的后代在弹道性能上都是非常优秀的。同时,最高射速也提高到每分钟4发。因此,形成了一种介于完全榴弹炮和远程火炮之间的中间类别,这在卫国战争中表现出色。但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主要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在莫托维利哈,工厂在努力提高生产速度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1937年达到150门的最高生产量后便停止了生产。总共有275门1910/34年款榴弹炮投入使用。

在战斗状态下的榴弹炮

意识到生产复杂性的问题,高层希望获得更现代化的火炮,且数量要大。在莫托维利哈,曾提出对施耐德炮的进一步改进,但军方希望引进新型武器。于是,ML-15的开发便开始了,这个炮还借鉴了苏联从雷明塔尔采购的NG榴弹炮。稍后,苏联的知名设计师F.F. 佩特罗夫提出了类似的项目——ML-20。尽管ML-15有一些优点(例如比ML-20轻600公斤,拖曳速度可达45公里/小时,但对于斯大林车来说,能拖曳超过7公里/小时的ZIS-3又有什么意义呢?),佩特罗夫的榴弹炮却在射程上超过了1.6公里(17230米对15600米)并与已经投产的1910/34年款炮的兼容性更高。实际上,ML-15因“新元素太多”被否决。

新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而不希望重新调整已基本建好的生产线。可以说,ML-20成为了一种顶尖武器,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仰角提高到63度,能够以迫击炮的轨迹打击防御工事。为它设计了一大堆各种用途的弹药,实际上填补了榴弹炮的空白,射程更远。德国人试图通过他们的150毫米s.FH.18炮达到与ML-20相当的性能,但最终只能以ML-20为基础开发出15.2厘米KH.433/1(r)炮。就弹道而言,苏联的榴弹炮相对较为现代的系统如FH-70、M198和Msta-B均无法超越。而回到之前提到的抄袭法国人的问题——ML-20的一个缺点是需要两名炮手进行分开瞄准,这使得直接瞄准射击和对新目标的快速瞄准变得复杂。这一设计是借鉴自30年代初期进口的德国榴弹炮。在佩特罗夫的后续设计中,他摒弃了这一方案。

帕尔米拉,2016年12月

是的,МЛ-20(ML-20)拥有出色的弹道性能,但军队希望有一种更轻便的炮,配备标准的底座,不需要运输支架,并且到1940年代末,行军速度20公里/小时确实显得不够用。还希望简化瞄准系统。战争结束后,彼得罗夫开始了这一项目,设计了D-72/D-74双管炮。后来,为了强调替代МЛ-20(ML-20),D-72被命名为D-20。确实,出现了全新的底座,自动化系统发生了变化,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钟5-6发,战斗状态下的质量降至5650千克,但弹药和弹道完全继承自前身。是的,现在与D-20和2С3(2S3)作战的朋友们,你们看到的炮管内部构造是在115年前就已设计的。但让我们回到变化上来。

转变从行军状态到战斗状态的时间缩短至2-2.5分钟,这与M777(M777榴弹炮)相当。设计的一个缺点是仰角减小至45度,这当然是个缺点。这个问题在2А33(2A33)上得到解决(顺便说一句,它已经被称为榴弹炮),该炮安装在2С3 Акация(2S3 Akatsiya)上——该炮可以瞄准到60度。D-20的生产始于1953年,而Акация的生产始于1968年,持续到1993年。随着152毫米榴弹炮和自行火炮在师级炮兵中的出现,北约开始认真担忧。苏联师级获得了一种可以快速变换阵地、用广泛的弹药进行精确打击的“长臂”,包括战术核武器,后来还有射程可达20.5公里的ARS(自动火炮系统)和可控的红色炮弹(Краснополь)。因此,西方开始研发新型远程榴弹炮,这最终导致了首先是39倍口径的火炮,然后是现代的52倍口径火炮的出现。

2А33是D-20的自行火炮版本,安装在2С3上。

而在……由于推迟了Мста(Msta)的研发,优势被放弃。值得一提的是,47倍口径的榴弹炮与39倍口径的北约火炮之间微弱优势的一个原因是,要求Мста使用D-20的弹药,而D-20的弹药可以与МЛ-20(ML-20)互换,这与1910/34年式的榴弹炮的弹药是互换的,而后者与1910/30年式的炮没有任何区别。实际上,如果设计一个时间机器,装载满载红色炮弹和奥兰-30(Orlan-30)的卡玛斯(KamAZ)冲入1916年,那么俄罗斯军队可能会获得可控武器。但在现实世界中,一切发生的顺序则有所不同——Мста乐于使用与Акация/D-20的3ОФ25(3OF25)相同的弹药。就这样,20世纪初的法国炮在俄罗斯、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军队中留下了自己的后裔。此外,在所有使用或以某种方式仿制苏联152毫米榴弹炮的国家中,也有它的影响。

Msta-S自行火炮使用的是3OF25炮弹。

然而,俄方的火炮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炮。我们要回到20世纪10年代的法国。施耐德先生试图将他的火炮推销给俄罗斯,尽管他将口径调整为本国的毫米,而不是你们的英寸。然而,当时的军方对75毫米火炮情有独钟,这种火炮在服役15年后依然令人震撼——技术射速30发/分钟,实际射速20发/分钟,足以在战场上用弹片风暴席卷一切。经历过日俄战争后,全球对重型火炮的需求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阵地战的开始,法国人已无暇顾及奢侈,他们向施耐德订购了大量火炮和榴弹炮,从75毫米PD13bis(也称为canon de 75mm Mle 1912)开始。但我们要关注的是155毫米口径的火炮,首先要提到的是155毫米L Mle 1877/14火炮——这是一种将Bandja L Mle 1877火炮的炮管(L代表法语中的长,长炮;C代表Court,短炮,即榴弹炮)与为俄罗斯订单制造的现代化底座结合而成的火炮。

实际上,这个想法早在1909年就被提出,但由于官僚主义和高层对重型火炮的不愿意,项目拖延到了1913年。1914年下了120个订单,但首批火炮直到1916年才交付。但旧设计的火炮自然有其局限性。施耐德此时自发进行150毫米SC 150 Nr2的研发,该火炮是基于“俄罗斯”SC 6’’的设计,旨在为西班牙制造。它与Bandja的现代化炮身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火炮,射程提升至15900米。缺点是机动性下降,由于重量高达8718-8956千克(取决于轮胎)。

这款火炮被称为155毫米L Mle 1917,尽管在1916年就已被列装。它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火炮,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法国人就拥有545门这种火炮,德国人还在比利时缴获了192门。这种火炮的巅峰发展版本是155毫米L Mle 1918,经过减重至5530千克,但射程又回落至13600米。由于战争结束,最终只生产了120门,这些火炮再次被德国人缴获,命名为15.5厘米K 425(f)。这些欧洲的窃贼在1943年成为施耐德火炮的五种变体的幸存者。

与此同时,在1910年,获得了OC 6’’ Bas榴弹炮的文档,这种榴弹炮在俄国这里被称为152毫米野战炮(обр. 1910年)。尽管生产数量不算多,但在当时也算不小,达到384门。后来又进行了1930年的改进,但并没有像1909/30年式榴弹炮那样广泛使用,尽管它们的后续版本M-30和D-1,尽管早期相当普及,但最终还是不敌D-20。然而,法国则是另一个故事。在面临重型榴弹炮不足的情况下,军方向施耐德订购了经过改进的OC 6’’以适应155毫米口径。

新型高爆弹重43.55千克,初速达到455米/秒,使用15倍口径的炮管,射程达到11200米,这使其能够在安全距离内对抗德国的野战榴弹炮。这款系统被命名为155毫米C Mle 1915(有时称为C15S),而两年后,155毫米C Mle 1917(通常称为C17S)问世,采用了卡尔托斯(卡套)装填,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尽管其重量为3300千克,相较于德国的15厘米sFH 13的2250千克并不轻。其生产被交给了另一家竞争对手——圣香农(Saint-Chamond)。到战争结束时,生产了3035门这种榴弹炮,这些火炮分发到全球,甚至运往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俄罗斯也采购了一些改装成口径的Mle 1917版本。芬兰在1924年也获得了类似的改型,随后又有几批来自德国的战利品总共166门,直到80年代仍在使用。法国人则使用至50年代,数量不小。

1981年,芬兰军队使用152 H/17(他们称之为Mle 1917)进行演习。

美国人对施耐德榴弹炮的全球占领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到一战爆发时,美国的火炮,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很糟糕,尤其是重型野战炮。当时,已经派往战斗的美国部队仅有42门152毫米M1908榴弹炮,其性能相当差劲——即使比Mle 1917还重(3906千克),射程仅6125米,整体设计远未达到理想标准。也许唯一的优点就是重达54千克的高爆弹。这些榴弹炮甚至没有被送往法国,而正在交战的国家不得不为新的盟友提供装备。

因此,美国开始转向NATO的155毫米口径,放弃了152毫米的英制火炮。该榴弹炮被纳入军备,并被称为155毫米Howitzer Model of 1917(简称M1917)。这些火炮共采购了1503门,此外还购买了生产许可证,自己组装了626门。然而,这些火炮被称为M1918,已经进行了现代化——直护盾、改进的射击机制、橡胶轮胎。它们本计划运往欧洲,但战争结束,后续生产放缓。到二战初期,美国武装部队拥有2971门M1917和M1918火炮,其中599门进行了新的底座改造(确切地说,是对旧底座进行了改造,以便于高速拖曳车的运输)。这些火炮在1943年之前广泛使用,尤其是一些部队,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甚至在1945年依然使用,因为它们比后来的火炮更轻。

M1918A3在现代化底座上。

美国在20-30年代的火炮现代化进展缓慢,既有纯技术问题,也有经济问题,考虑到大萧条,还有组织问题,因为在那个年代,美国陆军并不是国家防御的基础。M1917和M1918的设计令炮兵指挥部满意,只是希望能够拥有现代化底座,具备更大的水平射击角度和高速拖曳的可能性。底座的设计从1934年开始,但五年后,他们希望能够有更现代的产品。1939年至1941年,在施耐德的榴弹炮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M1,特点是延长了的23倍口径炮管、改进的炮身和反后座装置,因此,前任的部分弹药和弹道得以保留。射程达到了14955米,战斗状态下质量为5600千克,也就是说美国人得到了类似于MЛ-15的火炮。这种榴弹炮的生产持续到1953年,生产总量达到10300(根据其他资料为10600)门,在战争期间积极向盟友赠送。

后来,这种火炮改名为M114,经过小幅现代化,它再次出现在战后果两场战争中。这种榴弹炮被证明是可靠而强大的,至今仍在数十个国家使用,例如,南韩的后备军中也有这种火炮(尽管是后备力量)。相对较小的重量使其能够通过直升机空投到目的地,这在越南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延长了拖曳火炮在美国的使用寿命——人们认为M114在与自走炮相比时效果较差,尤其是新型的M109。对航空运输能力的需求最终促成了现代M777的出现,这是一种最新的、批量生产的6英寸拖曳火炮。

M114在2020年的叙利亚

在50年代新一代自行火炮的开发中,特别是未来的M109,采用了M114的弹道,尤其是北约的成立使得美国的155毫米榴弹炮弹成为标准,这种武器在美国盟友中非常普及(之后通过各种STANAG法案得到法律认可)。所有这些火炮的基本弹药是M107高爆弹。M107是在30年代为M1开发的,基于M102——一款1915年为C15S生产的法国高爆弹的许可复制品,这款高爆弹是基于用于OC 6英寸榴弹炮的弹药。如今,这款155毫米高爆弹M107是最广泛使用的6英寸炮弹,所有按照北约标准制造的榴弹炮都使用这种弹药。

法国在1950年通过第一款战后榴弹炮BF-50转向使用M107,现在M107也成为新型CAESAR火炮的弹药。60年代到70年代,英国、西德和意大利的联盟开发了自己的统一FH-70,使用英制L15弹,这实际上是将美国ARMS M549转换为常规高爆弹,并且与M107使用相同的火炮。一个常被忽视的重要方面是,美国和北约在20年代转向使用袋装装药的榴弹炮后,能够较为顺利地过渡到现代模块化装药,而俄方使用装有装药的弹壳的Msta则无法实现这一点。

2001年有多少火炮可以使用M107?

因此,施奈德公司的产品征服了152/155毫米口径的火炮,未来几十年内这种情况恐怕不会改变。

——阿列克谢·博尔岑科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