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则,教导人们顺应季节之变,调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保持阴阳平衡。四时之气相互制衡,诠释了人体在季节更替中对外邪的抵抗能力。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寒冷的冬季,身体易受寒邪之侵害,而春季则可能引发温病。温病,实为一种以高热为显著特征的疾病,其病程迅猛,蔓延神速,病势严峻。其根源在于外邪的侵扰,尤其是由温热邪气引发的。那么,为什么冬天受寒伤,就会导致春天发生温病呢?
其中倪海厦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依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四时之气,各有胜负,以其所胜,攻其所不胜,则虚者受邪”的理论。
四时之气,就是风、暑、湿、寒四种邪气,它们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强弱和作用。
春季属风之节气,风邪兴盛,易侵袭人体,导致邪气滞留,引发洞泄症状。
夏季属暑之时,暑邪炽盛,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致使津液耗竭,表现为身体内液热。
秋天是湿的节气,湿邪重浊,容易伤人体阴气,导致水液停滞,形成萎厥。
冬天是寒的节气,寒邪积聚于人体内,常常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气血停滞、经络阻滞,由此产生痹证。
冬天受寒伤,冬季阳气受损,气血凝滞,形成痹证。痹证的发生,与外感寒湿,或内伤情志,或久病不愈,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有关。痹证的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脏腑失调。痹证的治疗,主要是祛除寒湿,活血通络,调和脏腑,恢复气血运行的正常。
冬季遭受寒邪之侵,若不及时进行有效调理,迎来春日气温回升之际,温病或将应时而发。春季为风之节气,风邪疾病迅猛而发,容易侵袭人体,导致邪气停滞,形成洞泄之证。
洞泄的发生,多与外感风热、内伤饮食、长期不愈之病患、劳累过度,以及饮食不当等多因素密切相关。洞泄的病机,主要是阳气亢盛,津液耗伤。治疗洞泄病症的关键在于清热解毒,滋补益气,滋润生津,调和阴阳,以促进津液的正常生成。
冬季受寒伤,至春时又受风邪之侵,致使邪气留连,形成洞泄症状,此即温病发生的过程。温病,就是痹证和洞泄的结合,是寒热错杂,阴阳失调,气血两虚的一种病证。温病的治疗,主要是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的轻重,邪气的深浅,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虚实。
很多温病患者,都有冬天受寒伤的病史,而且他们的病情,都符合痹证和洞泄的特征。
这些患者,如果在冬天及时治疗痹证,或者在春天及时治疗洞泄,就可以避免温病的发生。
温病的治疗,不能一味地清热解毒,而要根据病情的变化,灵活地运用寒凉药和温补药,以达到祛除寒邪,恢复阳气,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
倪海厦的这一观点,在中医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持保留态度。赞同者认为,倪海厦的观点符合《内经》的原旨,是对温病学的一大贡献。反对者认为,至于反对者嘛,今天不做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