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高宗武路线”,是高宗武在1938年同日本进行和谈接洽时提出的一种方案。即通过让汪精卫通电下野,获取全国和平之威望,在西南各军阀群起响应之后,铲除蒋介石继续抗战的决心和土壤,逼迫蒋介石下野,由汪精卫主持和谈。
在中日恢复和平之后,蒋介石再度复出和汪精卫一起收拾残局。这一方案是高宗武基于日方坚定要求蒋介石下野,而不得不自作主张提出的所谓“折中方案”,他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保住蒋介石的江山。然而,就在两次浅水湾会谈后,高宗武突然患上了肺病,不得不住院治疗,也因此错过了后续的谈判...
梅思平方案1938年6月,高宗武带着自己的方案东渡日本,与板垣征四郎等多位日本政要进行了接触。而日方的态度仍然非常坚定,蒋介石必须下野,由汪精卫接替蒋介石主持和谈。高宗武对于这种意见可谓是强烈反对,并且反复提醒日方,如果坚持这种态度,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他在东京兜售了自己的“高宗武路线”,日方高层其实认为这套方案更为合理,而且能够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的抗战决心,毕竟如今中国抗战之大后方就是西南,若是西南军阀群起“呼吁和平”,那么中国的抗战事业自然也无从谈起。
然而8月,当高宗武返回上海后,却突然因为肺病而住院,不久后更是恶化到需要赴港治疗。但是高宗武虽然病倒了,可是蒋介石和“低调俱乐部”这边的谈判却不能停,梅思平就此接替了高宗武的任务,继续和日方接洽。
高宗武虽然此时已经退居二线,但是梅思平却延续了高宗武的路线思路,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提出了所谓的“梅思平方案”。这个方案相对于高宗武的方案要激进的多,高宗武希望在西南建立起和平氛围,最终逼蒋下野,这样能够达到既不分裂中国,又能够实现和平的目的。
但是梅思平则在此基础上直接提出了在西南建立所谓的“和平政府”,直接进行蒋汪对峙。这个政府还将会建立独立的军队,通过这种方式逼蒋和谈。高宗武其实对这个方案非常的不满,因为这已经有违他本人的初衷。
但是日本人却更喜欢这个方案,因为这将会进一步的分裂中国,降低中国对日本的威胁。只是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继续下去的话,其实所谓的新政府依然不是建立在日占区之上的,换句话说不能算是日本的傀儡,所以高宗武只能捏着鼻子继续支持汪精卫。
自讨苦吃高宗武的方案,其实对蒋介石的威胁真的很大,因为蒋介石在抗战初期一直都在利用战争消磨西南诸多军阀的力量,实际上就是让人家去给自己的嫡系当炮灰。在这种情况下,西南军阀的抗战热情自然很低,如果此时汪精卫公开带头和谈,在不叛逃的情况下和谈,这些军阀未必不能接受。
若是能够让日本人吐出一些利益,那更是激发“和平热情”。但是抗战是当前中国的大义,汪精卫在不脱离国民政府的情况下,或是下野,或是带着官方身份参与和谈,这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战争总归是会结束的,胡适也公开呼吁和谈,但是也没见有谁说他是汉奸。
然而汪精卫如若选择叛逃国民政府,单独同日方和谈,或者建立所谓的新政府,那就是妥妥的汉奸行为,谁要是跟着他一起,那谁就是汉奸。汉奸,人人得而诛之。按照“梅思平方案”,汪精卫肯定是要脱离重庆政府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汪精卫必然会被打上汉奸的标签。
果不其然,在汪精卫叛逃越南河内,并且发出所谓的“艳电”之后,西南的李宗仁,龙云,邓锡侯,余汉谋等人并未响应汪精卫,而是纷纷同汪精卫划清界限。汪精卫在全国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而日本方面支持和谈的近卫文麿首相,也被迫辞职下野。
汪精卫这下彻底成了无根的浮萍,所谓的和谈更是全无希望了,唯二的出路,要么就是流亡海外,蒋介石不会太过为难他,要么就是去日占区,当一个真汉奸。1939年,曾仲鸣在河内遇刺后,汪精卫一怒之下选择去南京投靠日本人,算是彻底当了汉奸。
梅思平和周佛海这些人自然是要跟的,但是高宗武却犯了难,就本心而言高宗武压根就不想当汉奸,只是如今上了船,不好下来了...
拨乱反正在“艳电”后,因为国内各军阀根本没有响应汪精卫,所以汪精卫集团只能制定新的计划。汪精卫本人提出了三个方向,分别是日本方面直接和重庆政府谈判,汪精卫本人则尽最大的努力促成谈判。
是以王克敏,梁鸿志和吴佩孚等人负责中国统一,汪精卫依然以下野的身份来辅助。第三,则是汪精卫本人来建立新政府,如果日方认为他就是合适的人选,那么他就去做。前两条,其实就是汪精卫客气客气,他真正的目的在于第三条。但是在高宗武被汪精卫第二次派去东京谈判时,高宗武却极力的试图促成第一条方案,因为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他的根本目的。然而高宗武此举,却引起了日方和汪精卫集团的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高宗武很快就遭到了日方的软禁,不过他倒是和杜月笙搭上了线,最后通过杜月笙逃回了重庆,这也就是著名的“高陶事件”。因为及时跳车,高宗武并未被追究责任,后来高宗武选择移居美国,他和胡适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是他的和平愿景,最终却成为了汪精卫投敌的催化剂...
参考资料:
《汪精卫集团在香港的组织与活动》 潘垚
《高宗武在蒋介石、汪精卫之间充当的角色问题辨析》 孟端星
《高宗武对日交涉与汪精卫叛国投敌》 蔡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