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乱世)
三国时期有个很冷门,很神秘的人物,名字叫做隐藩。
这个隐蕃冷门神秘到什么程度?这哥们只有名讳,连表字都没有。
不仅字不详,他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任何事迹,在史书上都找不到蛛丝马迹。
通过现有的史书,我们只能知道隐蕃是山东青州人,成年之后,生活在三国时期魏国魏明帝曹叡的时代。
隐蕃初入三国舞台,是二十出头,他留给当时的人们最初的印象是,这个小伙子口才很好,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当然了,三国是个华丽的乱世,人才辈出,幕僚众多,能说会道只能算是基本配置,但是隐蕃不一样,隐蕃是口才特别好,而且极为擅长诡辩,可以说这个小伙子在语言艺术这一块,很有个人特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隐蕃很快被魏国朝廷所注意,魏明帝曹叡更是亲自接见了隐蕃。
俩人这次见面具体聊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上午隐蕃和曹叡聊完,下午他就投奔了东吴,估计是没聊好,没聊妥。
隐蕃是魏人,他投奔东吴,当然就属于是叛逃,他跑到吴国之后,吴国的社会反响十分不错,因为这年头从东吴往曹魏叛逃的多,但是从曹魏主动来投奔东吴的却少的可怜,隐蕃当然算不得是曹魏政坛上的大人物,但他在民间素有才名,这等于是曹魏的青年人才投奔了东吴,所以东吴方面把隐蕃的这次叛逃定义为了“归义”。
(隐蕃 形象)
东吴朝廷很认可隐蕃,但是东吴大帝孙权却对来投奔的隐蕃并不感冒,甚至隐蕃已经来到了东吴都有一段时间了,孙权也没打算接见一下隐蕃。
按理说,三国从某种角度其实就是人才争夺战,隐蕃虽然名气不大,可谁能说得准,他不会是下一个卧龙凤雏呢?
所以,孙权的这一手反应,还真是有点奇怪。
不仅作者觉得奇怪,隐蕃在东吴等了一阵子也觉得很奇怪,早就听说东吴惜才,对士人又极为友好,自己大小算是个人物,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的来投奔你们,而你们却对我摆出漫不经心的态度,这让我很不满意啊。
隐蕃很生气,他立刻奋笔疾书,给孙权写去书信一封,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这纣王无道,微子出逃,高祖礼贤,陈平来投,凭我隐蕃的本事,在魏国谋个官职还不是轻轻松松?
我之所以要放弃在魏国的荣华富贵而投奔东吴,是因为我认为天命将会归于有道的君王,谁是有道的君王?当然就是你孙权喽。
可是,说你有道吧,我来东吴这么长时间了,你也不召见我,这倒使我有很多精妙的计策和治国的良方不能告知,所以我认为咱们君臣之间有必要好好的谈一谈。
您看,隐蕃的这个话术,很讲究,他是欲抑先扬,先夸孙权是有道明君,是有道之主,然后话锋一转,再说既然你是有道之主,那么你就应该干有道之主应该干的事儿,你不礼贤下士,那么你作为有道之主,天命所归,你就是有瑕疵的。
(明人绘 吴主孙权像)
事实证明,这种激将法对孙权来说是很有效的,简直屡试不爽,更让作者想起当年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游说东吴时所说的话术。
当时诸葛亮对孙权说,现在曹操要南下了,孙权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还不如趁早投降,孙权说既然曹操势大,那你主刘豫州怎么不投降呢?诸葛亮脸一变说我主是大汉皇叔,怎么可能屈身事贼,肯定抗争到底啊,孙权一听你这不是挤兑我呢吗?二话不说就决定联合刘备携手抗曹。
这孙权呐,就怕挤兑,所以隐蕃一挤兑他,他也受不了了,立刻召见了隐蕃,要看看这个隐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见到孙权之后,隐蕃果然是侃侃而谈,风采翩翩,还针对东吴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不由得让孙权是眼前一亮。
送走隐蕃之后,孙权立刻找来了大臣胡综,问胡综对隐蕃有什么评价,
这个胡综当时在东吴的官职,相当于是孙权的机要秘书,东吴的诏书啊,诰文啊,官方的书函啊,对内的册封,对外的书信,都是由胡综来主持的。
胡综是个非常纯粹的文人,他对隐蕃这种巧言令色之徒没有太多好感,他是这么回答孙权的,他说:
隐蕃这个人,论口才很像西汉的东方朔,论思辩呢,又很像击鼓骂曹的祢衡,但也只是相似,要是论真才实学的话,恐怕他不如东方朔和祢衡,所以不能对他委以重任,更不能把他下放到地方去治理百姓,不如把他留在中央朝廷,给他个小官干一干,随时考察他的表现。
(胡综 形象)
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博闻强识,能言善辩,别人在汉武帝面前都战战兢兢,惟有东方朔在皇帝面前十分放松自然,还时常谈笑取乐。
祢衡则是三国时人,此人有奇才,桀骜不驯,而且是相当桀骜不驯,初仕曹操骂曹操,再仕刘表骂刘表,后仕黄祖骂黄祖,当然后来也是这个缘故,最终还是被黄祖给杀掉了。
胡综把东方朔祢衡和隐蕃相比,其实已经是给了隐蕃好大的面子了,这是一种变相的对隐蕃的认可,但是,胡综虽然认可隐蕃,但是却不希望孙权重用隐蕃,这大概是考虑到隐蕃是从曹魏来的,他本质上对隐蕃还是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
孙权思考再三,最终还是听从了胡综的建议,但是也没完全听从,因为一番交谈之后,孙权还是挺欣赏隐蕃的才华,挺喜欢隐蕃的谈吐的,如果真像玉帝给孙悟空那样给他安排个弼马温的闲置,未免有些太过埋没人才,所以思来想去,孙权还是给了隐蕃一个廷尉监的职务,主要负责管理东吴大大小小的刑狱工作。
做了廷尉监之后,隐蕃就相当于是正式步入了东吴政坛,而且他这个职务吧,管刑事,管监狱,还真不是闲职,算不上位高权重,可也有头有脸,加上隐蕃这个人本来就外向,健谈,能说,因此他很快在东吴结交到了不少的朋友,比如当时的东吴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在公开场合评价隐蕃是个大人物,有王佐之才,骑都尉潘翥更是直接成了隐蕃的迷弟,有事儿没事儿就往隐蕃的府上跑,时不时的还有厚礼相赠。
这个时候的隐蕃,那在东吴政坛上就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了,孙权赏识他,同僚赞许他,他在工作岗位上更是接触了不少东吴高层,以及高层所掌握的机密。
也就是隐蕃在东吴的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
(赤壁之战)
我们知道,东吴这个政权,在战场上最喜欢用的一套计策,是诈降计,其中最经典的不过赤壁之战的时候黄盖的诈降,可以说是把曹魏给坑惨骗惨了,但是曹魏似乎并不吸取经验教训,公元228年,赤壁之战过去二十年后,东吴鄱阳太守cosplay黄盖,又诈降曹魏,结果曹魏又上当了,深陷吴军包围圈,正面战场上更是被吴军杀得大败。
按理说这都上当两次了,你就是再不聪明也不可能再上当了,但是偏偏不久之后东吴中郎将孙布又搞了个诈降计,想要再骗一波曹魏。
孙布给曹魏的扬州刺史王凌写信,当然还是那一套,他和王凌说我在东吴干不下去了,想投奔你们,你们赶紧来接我吧。
王凌是个武夫,想来应该是急于建功,所以也没寻思,很轻易的就要出兵接应孙布。
要知道,扬州这个地方,一直是魏国和吴国交火最猛的军事战略区,从广陵到江淮,两方一直派重兵争夺,如果王凌举全兵接应孙布,必然为孙布所埋伏,全军覆没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紧接着扬州地区也会被东吴打开突破口,这么一来,曹魏在正面战场上就陷入了很大的被动。
眼见孙布的诈降计就要成功,东吴方面的大臣们都很开心,只有一个人不开心,而这个人,就是隐蕃。
(孙布 形象)
因为,隐蕃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魏明帝曹叡派往东吴的卧底。
他来东吴一年多,已然是攀至高位,得到了东吴方面的不少信任,尤其是孙权信任他,而且他又极有能力,当时他就已经能掌握孙布诈降曹魏的这种高级军事机密了,甚至他都有可能已经窃取了不少东吴的机密文件,并且传递回了曹魏,如果再让他蛰伏几年,更加获得孙权的宠信,就算不能官拜大都督,混个中央要职或者是地方太守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隐蕃就将会成为潜伏在东吴心脏的钉子。
作为一个卧底,孙布诈降,他的第一反应当然是要把消息传递出去,示警曹魏,至少示警王凌,让他不要上当。
可是问题是,当时的东吴,为了拿下扬州,为了诓骗王凌,全国戒严,隐蕃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向外传递消息。
情报传递不出去,王凌要是当上了,扬州的豁口被打开了,一切可就全完了。
千钧一发的时刻,隐蕃选择了就地在东吴发动叛乱,直接就在东吴的都城建业起兵了。
当然,临时起义,隐蕃的这次起兵谋逆很快被镇压,他本人也被活捉,但是他闹出动静来提醒曹魏方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孙布的大军本来埋伏的好好的,就等王凌上钩了,但是王凌走到一半听说东吴竟然发生了叛乱,冥冥之中感觉不太对劲,所以直接就撤兵了。
王凌不会知道,是自己素未谋面的曹魏情报人员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救了自己。
隐蕃被捕了,最难过的不是魏明帝曹叡,而是孙权。
(王凌 形象)
因为,孙权曾经是那么的信任隐蕃,他真以为隐蕃是上天派发给他的王佐之才,对他委以重任,结果闹了半天,隐蕃是个结结实实的间谍,是跑来东吴搞破坏的。
要不是这次隐蕃为了传递情报而暴露身份,隐蕃就算把自己卖了,自己还替人家数钱呢。
而且,孙权还意识到,当一个隐蕃暴露的时候,就说明东吴已经潜藏了无数个隐蕃了。
是啊,你东吴的诈降计屡试不爽,可是曹魏这么多年到底派过来多少间谍,你也不知道。
面对隐蕃,孙权又气又恼,他质问隐蕃,说你为什么要背叛我呢?为什么要给曹魏卖命呢?
隐蕃一句话也没说,孙权更难受了,他又问:你现在把你的同党交待出来,也许可以将功赎罪。
这句话不说还好,说完之后隐蕃是一阵冷笑,回了这么一句话:
我当然有同党,但我绝对不会牵连他们,因此我只求速死。
孙权无奈又无语,只好杀掉了隐蕃。
《吴录》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
注意,隐蕃这里对孙权的称呼,是孙君,君是什么意思,要么是君王的意思,要么是主公的意思,即便不是以上两种,在语境中这也是一种对人的尊称。
那么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孙权有曹操杀陈宫的那种惋惜和悲伤,从某种角度来看,隐蕃似乎冥冥之中也对当初孙权对他的礼遇有感激和愧疚之情。
只是,他们立场不同,命运不同,背负的使命不同,纵然君臣相知,也一定会走上不同的道路,迎来不同的结局。
(魏明帝曹叡 形象)
我们也无法得知,当年魏明帝曹叡和隐蕃到底聊了什么,两个人又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和情谊,值得让隐蕃这么一个拥有无限前途的人以赌上生命为代价孤身潜入敌营,最终又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死去。
明明知道打入东吴风险极大,明明知道仓皇起事必死无疑,这在很多人眼里是可笑,是愚蠢,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但隐蕃还是这么做了。
因为,隐蕃的身上流淌着一种古老的哲学思维,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其犹未悔。
在华丽的三国乱世中,隐蕃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一切。
三国的故事是外衣,而逃不开的命运,才是内核。
参考资料:
《建康实录·吴上》
《三国志·吴书·胡综传》
王栋亮,郜俊斌.论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长江防御体系.《黑龙江史志》,2014
王璐.魏明帝曹睿高平陵的考古调查与初步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
魏降将郭循刺杀蜀相费祎。孙策被刺杀。袁术派刺客杀陈王刘宠
所以古人有什么忠义[呲牙笑]
壮士!
比那个督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