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区分不同品种猪杂交,后代产生哪些优良性状,快来学习关注

新农业兽牧 2024-10-04 10:24:44
一、外貌特征(一)毛色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白色为主的原因长白猪(Landrace)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其毛色为白色。大白猪(Yorkshire),也叫大约克夏猪,同样是白色猪种,来自英国。在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中,长白猪和大白猪作为母本提供了主要的基因基础,它们的白色毛色基因具有很强的遗传性。杜洛克猪(Duroc)虽然毛色多为棕红色,但在杂交过程中,白色基因的主导性使得杂交后代以白色为主。黑斑分布特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头部和臀部的黑斑主要来源于杜洛克猪的基因。这些黑斑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位置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是比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且数量相对较少。例如,有的个体可能在耳朵边缘、眼部周围或者臀部的一侧有小块黑斑,黑斑的颜色也会随着个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而略有变化,幼猪时期可能颜色较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深。皮杜二元杂交猪毛色混合的遗传基础皮特兰猪(Pietrain)原产于比利时,其毛色特征是灰白色夹有黑色斑块,这种毛色是由其特定的基因组合决定的。杜洛克猪为棕红色。当二者杂交时,后代的毛色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遗传组合。由于两种猪的毛色基因没有明显的显性 - 隐性关系,所以皮杜二元杂交猪的毛色呈现出灰色、黑色或白色相间的花斑状。不同毛色区域的特征在皮杜二元杂交猪的花斑毛色中,白色区域可能比较明亮,与灰色或黑色区域形成鲜明对比。黑色区域的毛发颜色较深,可能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背部、侧面或者腿部。灰色区域则介于白色和黑色之间,给人一种柔和的过渡感。例如,有些个体可能在背部有一条黑色的条纹,两侧分布着灰色和白色的斑块,看起来非常独特。

(二)体型结构长白猪与其他品种杂交后代体躯长度长白猪的体躯呈流线型且较长,这一特征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后代中有所体现。当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时,杂交后代的体长会比本地猪有明显增加。例如,长白猪与某些小型本地猪杂交后,后代的体长可能会比本地猪增加 10 - 20 厘米。这种体长的增加使得杂交猪在外观上更接近长白猪,但由于本地猪基因的影响,其体长增加的程度可能不会达到纯种长白猪的水平。肢蹄特征长白猪的四肢纤细,这一特征在杂交后代中也会部分遗传。然而,本地猪的肢蹄往往相对粗壮,所以杂交后代的肢蹄在粗细程度上会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本地猪的蹄子可能比较宽大厚实,而长白猪的蹄子相对较小而尖,杂交后的猪蹄子形状和大小会综合两者的特点,既不会像长白猪那样过于纤细,也不会像本地猪那样过于宽大。大白猪与其他品种杂交后代背腰形态大白猪背腰平直且宽阔,这一特征在其杂交后代中表现较为明显。即使与体型差异较大的本地猪杂交,杂交后代的背腰也会比本地猪更加平直。例如,本地猪可能存在背腰凹陷或者凸起的情况,而大白猪与本地猪杂交后,后代的背腰形态得到改善,更有利于生长和承载体重。整体体型比例大白猪体型大且匀称,其杂交后代在体型大小和比例上会发生变化。如果与小型本地猪杂交,杂交后代的体型会增大,但可能在身体各部分比例上与纯种大白猪有所不同。例如,纯种大白猪的身体前后躯比例较为协调,而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前躯相对发达或者后躯相对发达的情况,这取决于本地猪品种的体型特点以及杂交组合方式。

二、生长性能和肉质特性(一)生长速度三元杂交猪优良基因组合的协同作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结合了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长白猪的体长及瘦肉率高,大白猪的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杜洛克猪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使得杂交后代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快速积累肌肉和体重。长白猪的体型结构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均匀分布和有效作用,促进身体各部分的均衡生长。大白猪的适应性基因则确保了杂交猪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不同生长阶段的速度差异在仔猪阶段,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就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出生后的前 1 - 2 周,由于遗传了大白猪和长白猪较好的母乳品质,仔猪生长迅速,体重可迅速增加到出生时的 2 - 3 倍。在育肥阶段,日增重可达 700 - 800 克甚至更高,育肥期从 30 - 100 公斤体重,一般只需 120 - 150 天左右,整个生长周期从出生到 100 公斤出栏,一般只需 150 - 180 天。二元杂交猪基因组合的相对局限性二元杂交猪如皮杜二元杂交猪,只结合了两个品种的基因。相比三元杂交猪,其基因组合的多样性较低。例如,皮杜二元杂交猪虽然结合了皮特兰猪的瘦肉率高和杜洛克猪的生长性能较好的特点,但缺少了像三元杂交猪那样多个品种基因的互补优势。生长速度的具体表现在仔猪阶段,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可能与三元杂交猪差异不大,但进入育肥期后,生长速度逐渐拉开差距。在同样的饲养环境下,皮杜二元杂交猪从出生到 100 公斤出栏可能需要 180 - 210 天,日增重约 600 - 700 克。这主要是因为二元杂交猪在饲料转化率、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等方面不如三元杂交猪高效。(二)肉质瘦肉型杂交猪杜洛克猪对瘦肉率的影响杜洛克猪以瘦肉率高著称,其肌肉纤维发达且紧密排列。在杂交后代中,这种基因使得肌肉在猪体中的比例显著提高。例如,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瘦肉率可达到 60% - 65%,远高于一些本地猪品种。杜洛克猪的肌纤维类型以快肌纤维为主,这种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有助于肌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了杂交后代的瘦肉率。肉质口感的特点由于瘦肉率高,瘦肉型杂交猪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肌肉纤维较粗。在烹饪过程中,这种猪肉需要较短的烹饪时间,以免肉质变老。其口感更有嚼劲,适合制作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因为这些产品需要肉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兼用型杂交猪本地猪与瘦肉型猪杂交的肉质优势当本地猪品种与瘦肉型猪杂交时,如太湖猪与长白猪杂交的后代,既保留了本地猪的肉质风味,又提高了瘦肉率。太湖猪的肉质鲜嫩多汁、肌间脂肪含量高,具有独特的风味。杂交后,猪肉的肌间脂肪含量虽然比本地猪有所降低,但仍然比纯种瘦肉型猪高,大约在 3% - 5% 之间。这种适度的肌间脂肪含量使得猪肉在烹饪时更加鲜嫩多汁,口感细腻。风味形成的因素本地猪的风味主要来源于其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及一些风味物质的积累。例如,太湖猪体内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香味。当与瘦肉型猪杂交后,杂交后代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种脂肪酸组成的特点,同时瘦肉型猪的基因又改善了肉质的结构,使得风味和口感达到较好的平衡。

三、繁殖性能(一)母猪繁殖性能大白猪杂交母猪窝产仔数的遗传因素大白猪本身的繁殖性能优良,其卵巢发育良好,排卵数较多,平均窝产仔数在 10 - 12 头。在与其他品种杂交时,其优良的繁殖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遗传给杂交后代。例如,当大白猪与本地猪杂交时,杂交母猪的卵巢功能会受到大白猪基因的影响,表现出排卵数增加的趋势。对于初产杂交母猪,由于身体还在发育过程中,其窝产仔数可能会比经产母猪少,一般在 9 - 10 头左右;而经产杂交母猪经过一次繁殖周期后,身体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窝产仔数可达到 11 - 13 头。泌乳能力的影响因素大白猪杂交母猪的泌乳能力强与其乳腺发育良好密切相关。大白猪的乳腺组织丰富,乳腺细胞数量多且功能活跃。在杂交过程中,这种乳腺发育的优势基因会传递给杂交后代。此外,杂交母猪的营养状况也对泌乳能力有重要影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如果给予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杂交母猪能够分泌更多的乳汁,为仔猪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本地猪杂交母猪高繁殖力的保持与改善本地猪如太湖猪以高繁殖力闻名于世,其窝产仔数可达 15 - 18 头。当太湖猪与外来瘦肉型猪杂交时,高繁殖力基因仍然能够在杂交后代中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这是因为太湖猪的高繁殖力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这些基因在杂交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同时,外来瘦肉型猪的基因加入也可能对杂交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外来猪种可能带来更好的生长基因,使得杂交仔猪的生长速度加快,体质增强,从而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仔猪生长性能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在本地猪与外来猪杂交的情况下,杂交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也有间接影响。由于杂交仔猪生长迅速、健康状况良好,母猪在哺乳期的负担相对减轻,身体能够更快地恢复,从而为下一次繁殖做好准备。这种良性循环有助于提高本地猪杂交母猪的整体繁殖效率,使其在保持高窝产仔数的基础上,提高繁殖周期的频率和仔猪的育成率。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