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认为:台湾问题,越拖对中国越有利,大陆根本没打算动武

东场的校尉 2024-11-27 18:43:02

台海问题跨越70多年,每当政权更迭,都会掀起波澜。

赖清德上台,许多台湾老百姓都捏了一把汗。

他们担心,政客为了自己利益,会不会把普通人推向险境?

上世纪50年代,一些政客为了目的,把台独比作“芒果干”来忽悠民众。

结果呢?

普通人日子反而更难过了。

现在台湾民众清醒了许多,他们明白,“台独”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碰不得、玩不起。

要的是安居乐业

很多人爱预测台海局势,美国前将军戴维森的话,让很多人紧张。

他说中国会在2027年对台动武,2050年成为世界霸主。

现实是什么样的?

每年有很多台湾同胞来大陆做生意、工作。

两岸贸易额从30年前的77亿美元,猛增到2021年的3283多亿。

台湾最赚钱的半导体产业,有不少订单来自大陆。

虽然分居两地,但生活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20年,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年营收超60亿元。

这样的“钱景”,谁愿意破坏?

德国统一前,两德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最后和平统一了。

香港回归前,通过谈判也实现了平稳过渡。

只要人民有来往、经济有交流,分歧总能化解。

现在岛内很多人都明白,台海和平才是最大的民意。

就像一位台湾企业家说的:

“我们要的是安居乐业,不是口号。”

这句朴实的话,说出了普通人的心声。

单极世界已成为历史

美国对台湾的态度,表面上说要“维持现状”,背后却有更深的盘算。

从地图上看,台湾位置确实特殊。

二战后,美国就看中了这。

1950年代,美国派舰队进入台海,表面上说是“保护”,实际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布局。

美国近年,对台军售超过230亿美元。

美军舰2023年,过台海次数创新高。

在亚太的军事基地超过150个。

都可以看出,美国想把台湾当作马前卒。

美国对盟友的承诺,历史上也曾多次失信。

比如,1975年西贡陷落前,美国承诺保护南越,结果呢?

最后仓皇撤离,让盟友失望。

1979年,美国与台湾“断交”,选择与中国建交,这也是一个例子。

现在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大变化:

亚洲多国GDP,直追美国。

“去美元化”的趋势逐渐明显,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提升。

这说明,世界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

单极世界已成为历史,多极化才是未来。

任何国家,都不该把希望寄托在外国势力身上。

台湾地区的未来,终究要靠两岸中国人自己来决定。

美国,光环正在褪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美问题专家黎安友:

“大陆不会发动战争,因为台湾问题拖得时间越长,对中国越有利。”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看似摇摆不定,实则有自己小心思,想引你上套。

现在的美国,正在走下坡路。

虽然家底还在,但光环正在褪去。

制造业江河日下,从1960年占GDP的四分之一,降到现在的不到八分之一;

国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突破36万亿美元。

从今年7月底到11月,美国国债从35万亿美元,一路飙升至36万亿美元。

仅用了3个多月。

这种情况下,它更需要一些“扰乱性”的战略,来维持地位。

如果贸然武统,后果确实值得深思。

要知道,中国是15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出口份额占全球14%。

一旦遭受西方全面制裁,影响将远超俄罗斯。

俄罗斯还有能源可以出口。

而中国的产业链、贸易网络更加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俄罗斯的列车主要装载着石油、天然气,即使在制裁风暴中依然能维持运转。

但中国不同。

芯片、手机、汽车、家电,与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

如果突然被迫停下,后果将远比俄罗斯严重得多。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正处在经济腾飞关键时刻。

但被美国逼迫签了“广场协议”,结果日元一下子升值,经济节奏被打乱,持续30年低迷。

发展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后果将十分严重。

当前,中国正处在关键转型期。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都在加速发展。

科技革命风口期,更不容错过。

要知道,集成电路产业每隔18个月就会更新换代,稍有停滞就可能落后几年。

经济发展就像爬山,不能在半山腰停下来。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就像一架马力全开的发动机。

一旦被迫熄火,重新启动的代价将无法估量。

发展才是硬道理。

机遇期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雷声大雨点小

美国在台海布下了重重围堵,而中国却选择从意想不到的方向突围。

美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台海时,中国却在全球布局。

从拉美到中东,再到欧洲。

中国的影响如涓涓细流,静默渗透。

委内瑞拉、沙特、匈牙利等国相继加入“一带一路”。

2023年,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远超美国的影响。

解放军在台海周边24海里的演练。

明修城墙,让对手看到你的实力,却猜不透你的意图。

2024年的系列演习代号,从A到B。

那以后可能延伸到C、D,每一次演习都可能是实战的预演。

19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的导弹落点就让台当局措手不及。

现在的精确打击能力,今非昔比。

关键目标一旦被锁定,结果可想而知。

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义愤填膺:

“美国连阿富汗都打不赢,半夜逃走,怎么可能打得赢解放军?”

但最关键的是,中国并没有落入“必须立即行动”陷阱。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美军反应,总是慢了半拍。

解放军在台海大规模军演,而美军却异常沉默。

美国平日里说得震天响,真到关键时刻却按兵不动。

你看当年,美军在韩战时的反应速度,48小时内就投入战斗。

越战时,美军72小时内就能完成战区兵力调动。

而这次,解放军军演贴着台湾的“鼻子尖”过,美军却像个看客。

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美国也是类似态度。

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航母虽然赶到了,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在现代战争中,24小时就可能决定胜负。

美军在关岛、横须贺的基地,就算马不停蹄地出动,等他们姗姗来迟,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老百姓最懂得什么对自己最有利。

任何政权如果不顾民意,下场都不会太好。

真正的实力和口头承诺是两回事。

1683年,施琅率军收复台湾,当时只用了不到三个月。

为什么?

因为,当时台湾供给严重依赖外部。

这个地理特点至今未变。

今天,台湾90%的能源,粮食依赖进口。

2021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达到惊人的1716亿美元,相当于台湾全年GDP的22%。

虽然2022年这个数字降至805.5亿美元,但仍然十分可观。

2023年,两岸贸易额达到2678亿多美元。

每天早上,当台湾的果农采摘下新鲜水果。

这些凤梨、芒果很快就会出现在福建、上海等地的餐桌上。

与此同时,大陆生产的各类商品也源源不断运往台湾。

台湾的经济命脉与大陆紧密相连。

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

他们分享生活,开网店,做直播,享受着大陆的发展机遇。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这些都不是宣传,而是实打实的生活选择。

大陆和台湾是一家人,文化相通、血脉相连,这种联系是任何外国都取代不了的。

打打杀杀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互相理解、互利共赢才是正道。

两岸本是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

总比政客的花言巧语,更值得信赖。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提升,这种自然融合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就像春天里的小草。

不需要人去拔它,自己就会慢慢长高。

也许在某一个普通的日子,人们会忽然发现:

两岸的距离,已经不知不觉地变得这么近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