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锦囊——脾胃“攻补十法”

鸿志康康 2025-01-20 19:26:38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举凡治病、养生之道,脾胃至为关键,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的平衡。名老中医董德懋将调理脾胃法,以攻、补为纲,纲举目张,机圆法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

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的平衡。

董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调理脾胃法,共分为益气法、养阴法、升举法、温中法、清热法、理气法、祛湿法、攻下法、消导法、固涩法十法。

又以攻、补为纲,分为两大类。攻法为理气、清热、祛湿、消导、通下诸法;补法为益气、升举、温中、养阴、固涩诸法。

根据临床具体证候,每法又分为数法,或数法合用,则纲举目张,机圆法活。

1、益气法

临床主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或面色萎黄或淡白、腹胀(尤其是食后)、纳少、口淡乏味、大便溏薄。

此法用于脾胃不足之证,主以四君子汤。

益气之为用,非只一端,且脾为生化之源,五脏之本,故益气亦可生血,益气亦可生精,益气亦可固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益气扶正即可祛邪。

益气之法化裁活用,层出不穷。如益气兼以散滞,用异功散;益气化痰,用六君子汤;益气祛湿,用参苓白术散;气阴兼顾,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气血两亏,用归芍六君子汤或八珍汤;心脾俱亏,主以归脾汤等。

2、升举法

临床主证:包括头晕目眩、少气倦怠、摇晃易倒、脏器下垂,还有脉弱无力等。升举法

此法用于气虚下陷之证,主以补中益气汤。

另如升阳益胃、升阳祛湿、升阳散火诸法亦不可偏废。

3、养阴法

临床主证:胃脘嘈杂、饥不欲食、脘腹痞胀、灼痛、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

此法用于脾胃阴虚之证,脾阴虚者主以慎柔养真汤,胃阴虚者主以叶氏养胃汤。

两者同中有异,宜掌握分寸。诸如养阴益气同用、养阴化痰并举、养阴祛湿并行、养阴清热相兼,临床皆为常用。

4、理中法

症见四肢不温、肢体困重、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体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此法用于脾胃虚寒之证,主以理中汤类。

诸如温中化饮、温中化痰、温中理气等,变法颇多。

5、清热法

火热炽盛,壅滞脾胃,则以胃院灼痛、喜冷、发热口渴、腹胀作痛、便秘,或口臭、口腔赤烂疼痛、牙眼肿痛、齿衄、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用于脾胃实热之证,主以白虎汤、大黄黄连泻心汤。

又如清热攻下合用、清热祛湿并举等,临床均非鲜见。

6、理气法

症见胃脘胀满疼痛、脘腹胀痛连及两胁、食欲不振、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

此法用于脾胃气滞之证,主以加味乌药汤、越鞠丸。

气滞夹寒,以良附丸温而行之;气滞夹热,以金铃子散凉而行之;气逆不降,则以旋覆代赭汤主之,虚者用参,实者则去之。

7、祛湿法

症见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口中黏腻、大便溏稀、身体困重等。

此法用于湿邪困脾之证,主以胃苓汤。

寒湿者合以实脾饮化裁;湿热者清热祛湿,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热盛于湿者用茵陈蒿汤,热毒偏盛者用白头翁汤。

8、攻下法

主要症状包括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以及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

次法用于胃家实之证,热实者三承气汤寒下,寒实者温脾汤温下。

他如温润之济川煎,凉润之麻子仁丸,平润之五仁丸,攻补兼施之增液承气汤、黄龙汤、承气养营汤等,均宜随证而施。攻下法,非仅为下结粪,实为攻邪。

9、固涩法

用于久病滑脱不禁之证,如大便下利,排便不能自控,滑脱不禁,临床所见亦有脓血杂下,兼见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滑等。

主以扶正、固脱、涩肠之真人养脏汤。

另如温中固涩之桃花汤、诃子散等,亦临床所常用。

10、消导法

症见食滞胃脘、脘腹痞满、胀痛、呕逆酸腐或者是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主要是消食化滞法,食滞轻者,主以保和丸,重者以木香槟榔丸,并宜辨别滞之寒热,体之虚实,酌予化裁。

以脾胃与五脏关系为依据,则又有肝脾不和之逍遥散法,心脾两虚之归脾汤法,脾肺气虚之四君子汤法,肝气犯胃之四逆散合左金丸法,脾湿犯肺之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法等,不一一列举。

调理脾胃十法的运用应注意,临床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如寒热并见、虚实夹杂等,不是单用一种方法所能适应,常需数法结合运用,并权衡轻重,有主有从,才能全面照顾。如益气与消导并用,清热与通下合用,温中与理气兼施,养阴与清热两顾,祛湿与清热、温中合参等等。

十法不能孤立对待,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恰当掌握,灵活应用,才能提高疗效。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