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周朝初期的王们都娶了谁,就知道周人为什么要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丰丰谈历史 2025-01-16 10:42:40

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的根基之一,是在西周建立之后正式确立的。

但是嫡长子继承制的雏形,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期。

根据甲骨文当中发现的商王世系,商朝中早期有大量的兄终弟及现象,直到晚期父死子继的继承原则才确定下来。

而西周建立之前,周人的近十代祖先,都是以父死子继的方式确立下一代首领。

那么父死子继是怎么淘汰兄终弟及的呢?嫡长子继承制又是怎么正式确立的?

这当然不是古人一拍脑袋就确定下来的,而是经过无数惨剧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最稳定的继承方式。

01、商朝九世之乱的教训

古代历史的皇位传承,以父死子继的主流。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到上古时期,哪怕不算夏王朝,在得到考古确认的商王朝中早期,也是有大量兄终弟及现象的。

总的来说,商朝的王位传承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商朝建立早期。这从第一代商王商汤到第四代商王太庚,王位的传承都是父死子继。

这符合人的天性,比起兄弟,人总会更愿意把家产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这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商朝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反而孩子的夭折率很高。所以先王去世的时候,继承人的年纪可能太小了。

而商朝早期可不像后世那样天下太平,非常需要强有力的君主来统治王朝。

这么一来,似乎先王年富力强的弟弟比年幼的儿子更适合继位。

所以当太庚去世之后,商朝的王位传承方式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第四代商王太庚去世后,直到第二十二代商王祖甲改制,王位的传承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混用。

既然先王去世的时候,儿子年纪还小,那就让二弟继承吧。二弟去世之后,再把王位交给三弟,三弟也去世了,没有弟弟可传位了,再把王位传给下一代。

当然真实的王位传承不会这么理想化。无论是史料还是考古发现都显示,这一阶段的商王继承,有很多斗争的痕迹。

而且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最小的弟弟去世之后,王位要传给下一代了。那么继承人应该是这个弟弟的儿子,还是哥哥的儿子?

让这个弟弟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太违背人的天性了。但是王位传给弟弟的儿子,那哥哥们的后人又要不服气了。

商朝著名的“九世之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简单来说,九世之乱就是在弟弟去世之后,王位该传给谁的儿子,引发了争议。既然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能看谁拳头大了。

这场混乱持续了五代九王,持续不断的内斗让商王朝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以至于“诸侯莫朝”。

而很多原本屈服于商王朝的小族们也趁机发展起来,以至于日后威胁商王朝的统治。

商朝的灭亡,也在此埋下伏笔。

直到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盘庚继位,才结束了这场混乱。

盘庚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君主,又以极大的魄力废黜了自己子嗣的继承权,最终确立了商朝中期的基本继承模式:兄终弟及,最后一个弟弟去世之后由弟弟的儿子继位。

商朝的继承模式从此稳定多年。但我们知道,这也是违背人性的,兄长的儿子不可能不觊觎王位。

所以商朝第二十二代君主祖甲,彻底废除了兄终弟及的模式,商朝的王位传承进入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从商朝第二十二代君王祖甲开始,直到商朝灭亡,六代君主全都是父死子继。

这是商朝人经过了几百年的血的教训,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要试图考验人性,让父亲安心地把家业传给自己的儿子,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那么商朝早期的幼主危机,就不复存在了么?

这是因为,随着几百年的发展,商朝的统治体系已经成型,各大臣的职责也已经明确,对商王个人能力的依赖性已经大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幼主继位,或者王位上的王能力不足,商朝也不会因此而崩溃。

这才是商朝能够重拾父死子继传承方式的重要基础。

而史记记载,商纣王因为生母比异母哥哥微子启生母的地位高,而越过哥哥成为王位继承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商朝末年已经有了嫡长子继承制的雏形。

02、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商朝末年,周人崛起。

此时的周人,也基本上采用了父死子继的传位方式。但是选哪一个儿子继位,依然是个问题。

周人翦商的奠基者周太王,就陷入过继承人难题。

根据史书记载,周太王至少有3个儿子,长子泰伯(也叫太伯),次子虞仲,幼子季历。

按理说周太王的继承人自然应该是长子泰伯。可是他的幼子季历生了个“好圣孙”,那就是未来的周文王姬昌。

周太王觉得若是传位季历,而后季历传位姬昌的话,可保他们周人至少三代昌盛。

就在周太王犹豫不决之际,泰伯和虞仲看穿了周太王的心事。

他们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也为周人的发展着想,毅然逃离家园,逃到了蛮荒之地,以示自己主动放弃继承权。

这就是周人为之津津乐道的“泰伯奔吴”的故事。

然而这件事真的那么简单吗?

史记是这么记载泰伯、虞仲和季历兄弟三人的: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

也就是说,这兄弟三人不同母,唯有季历是太姜的儿子。

那么这个太姜是何许人也呢?

诗经是这么写周太王和太姜的婚事的: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意思是,太姜是“姜女”,是姜姓部落的女儿。这是当时周原上一个十分强盛的部落。

而周太王带着族人来到周原,想要在周原立足和发展,十分需要姜姓部落的支持。

他和太姜,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太姜是他后娶的,也只能是他的正妻。

周太王的继承人是不是长子很重要,是不是太姜的儿子才重要。

纵使太姜的儿子年纪小,也只能是他的继承人。

这可以视为“嫡子”的继承权大于“长子”的雏形。

季历的妻子也不简单。她被称为太任,是挚任氏部落首领的女儿。

挚任氏的祖先早在商汤时期就成为商朝的右相,后来又因为辅佐商王武丁而被封于薛,是当时一个十分强势的部落。

太任嫁给周人的首领,颇有点下嫁的意味。

也就是说,甭管她的儿子姬昌能不能担得起周太王“好圣孙”的赞誉,季历也必须把首领之位传给她的儿子。

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则娶了有莘氏的太姒为妻。

有莘氏号称夏朝王室的后人,成汤灭夏的过程中少不了有莘氏的帮助,得到了商朝的超规格待遇。

周人把有莘氏称为“大邦”,赞誉有莘氏的贵族小姐太姒为“大邦有子,俔天之妹”。

那么姬昌就算娶上百八十个妾,生百八十个儿子,太姒所生嫡子的继承权,也必须在姬昌其他儿子之前。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则娶了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为妻。

是的,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并不是电视剧里那个白发飘飘的老人家。从他牧野之战亲自致师的行为来看,他在灭商的时候依然年富力强。

他更不是什么修道之人。

他出身于尧舜时期获封的吕氏方国,可能是吕氏的首领或者重要贵族。

在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时候,是他东奔西走救出周文王。在周文王和周武王壮大周人的时候,是他积极辅佐、出谋划策,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也是他坚定武王的信念,亲自致师。

可以说,姜子牙是周人灭商的最大功臣。

而武王姬发娶他的女儿邑姜为妻,也是对功臣的一种承诺:周王世世代代,都将流着他家的血。

周朝建立之后,姜姓更是出了多个王后,堪称西周的“后族”。

从前文对周人创业过程中的各代首领正妻的介绍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周人为什么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了。

与其说周人要保障的是正妻的利益,不如说他们必须保障和他们联姻的这些大邦之女或者功臣之女的利益,以获得联姻的利益最大化。

而在他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历代周天子娶的王后,也将是各大强势诸侯国的女儿。

周天子娶这些诸侯国的女儿,自然不是为了羞辱他们,而是为了和他们联姻,既能和他们发成更深层的利益联盟,也能更好地控制他们。

而以当时孩子的夭折率,周人既不能保证天子只娶一个正妻,也不能保证正妻的儿子一定是天子的长子。

那么嫡长子继承制就应运而生了。

唯有嫡长子继承制能够保证这些做天子正妻的贵女,她们的儿子不管排行第几,继承权都在兄弟们之前。

03、写在最后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嫡长子继承制这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继承制度,其发展过程也是十分漫长而曲折的。

商朝用几百年混乱的教训,才从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当中确立了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

周人用几代联姻的经验,最终确认了在众多的儿子里,嫡长子的继承权必须排在最前,以保证联姻另一方的利益。

这种继承模式未必能选出最合适的继承人,但却是古人用血的教训探索出来的,最稳定的继承方式。

所以从西周建立、嫡长子继承制正式确立开始,到清朝的雍正秘密立储为止,嫡长子继承制延续2000多年,成为古代宗法制的根基之一。

名义上是礼法,实际上是稳定和利益。

你觉得是不是呢?

14 阅读:2423
评论列表
  • 2025-01-19 07:37

    嫡长子?那伯邑考这个嫡长子,又是怎么被废长立幼的[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