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逞,清河郡东武城县人,是三国时期曹魏中尉崔琰的六世孙。由于天下动荡,家道中落,虽然崔逞生活艰辛,但从小就对学问的热爱,有着过人的文才。
崔逞的父亲因战乱离乡,家境从此变得贫寒,崔逞不得不依靠耕种务农来维持生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反而更加刻苦勤奋,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前燕皇帝慕容暐在位时期,崔逞的才华得到了郡中人的认可,他们联名举荐崔逞担任上计掾,这是当时地方上的一种文职官员,主要负责统计和上报财政、人口等数据。崔逞的表现很快得到了前燕朝廷的注意,不久后,他被正式任命为著作郎,并负责撰写《燕记》一书,这是一部记录前燕历史的著作。崔逞在著作郎的职位上表现出色,升任黄门侍郎。
在前秦宣昭帝苻坚灭亡前燕后,崔逞被授任为齐郡太守,开始了他的前秦官员生涯。然后,随着苻坚在淮南的大败,晋孝武帝司马曜任命崔逞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崔逞因此转而成为东晋的官员。
不久后,崔逞的生涯再次发生转折,他被翟魏皇帝翟辽虏获,并在翟魏担任中书令的重要职位。当后燕皇帝慕容垂消灭翟魏末代皇帝翟钊后,崔逞又被任用为秘书监,成为后燕的官员。
在后燕惠愍帝慕容宝逃到东边的和龙时,崔逞被任命为留台吏部尚书,负责留守的政务。然而,随着后燕赵王慕容麟篡位称帝,崔逞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携带妻子儿女逃往北魏,投奔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从而成为北魏的官员。
在北魏,崔逞得到了道武帝的重用。张衮曾经在道武帝面前极力称赞崔逞,道武帝见到崔逞后,对他礼遇有加,授予他尚书之职,并将政事委托给他。崔逞总领三十六曹,另外还给予他官属,居住在门下省。不久后,他又被授任为御史中丞,负责监察弹劾官员的行为。
道武帝拓跋珪在攻打中山时遭遇了困难,由于六军缺乏粮食,战事陷入了僵局。道武帝向群臣征询取得粮食的办法。崔逞说:“采摘桑椹可以用来代替粮食。古时传说猫头鹰吃桑椹而改变叫声,《诗经》中就说到此事。”
崔逞的这一建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道武帝的轻慢,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务实的方法。在古代,桑椹确实曾被用作食物,尤其是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崔逞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是为了增加自己建议的权威性。
道武帝虽然对崔逞的话感到不满,但由于军队急需食物,他最终决定采纳这个建议,以桑椹代替粮食征收地租。然而,崔逞接下来的话却引起了道武帝的愤怒。崔逞担心增加百姓负担,建议让士兵自己去采摘桑椹,因为季节过去桑椹就会全部掉落。
道武帝因此大怒,质问道:“贼人尚未平定,士兵怎么能放下盔甲武器到山林里采收桑椹呢?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幸运的是,由于中山郡还没有攻陷,崔逞的建议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后果,因此他也没有因此受到惩罚。
398年,后秦皇帝姚兴对东晋的襄阳戍发动了攻击,戍将郗恢为了请求援兵,派遣使者前往常山王拓跋遵的驻地,并向道武帝报告了这一情况。道武帝随后命令崔逞和张衮起草回信,代表拓跋遵回答郗恢的请求。
在郗恢最初给拓跋遵的信中,他使用了“贤兄虎步中原”这样的措辞,这引起了道武帝的不满。道武帝认为这样的称呼不符合君臣之间的礼节和体统,因此他指示崔逞和张衮在回信中贬低对东晋君主的称呼,以作为对郗恢不当用词的报复。
然而,崔逞和张衮在起草回信时,却使用了“贵主”这一称呼。道武帝对此非常愤怒,他认为这样的称呼不仅没有达到贬低的效果,反而比郗恢的“贤兄”更加尊敬。道武帝认为崔逞和张衮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他指责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办事,反而用了更加尊敬的措辞。由于崔逞和张衮的行为违背了道武帝的意愿,道武帝下令赐死崔逞。
虽然崔逞死了,但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历经多次政权更迭,他始终能够在不同的朝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得到重用。
后来,东晋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想投奔北魏,后来听说崔逞被杀,因此而投奔其他地方。道武帝听后悔恨自己的做法。从此之后,凡是官员中有过失,多受到道武帝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