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看了上百套房子后,我认命了

鹏举情情 2024-12-31 10:06:37

作者 : 林宛央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___

我是宛央。

因为已经决定在上海定居,所以这一年来我陆陆续续在上海看了很多房子。不算新房,可能光是二手房就看了上百套。价格区间就不提了,多少涉及到一些隐私。

各种地段的房子都看了。郊区以带露台的房子为主,市区核心地段的话,我当然也只能看看平层。

最初比较喜欢的地段是前滩,基本上前滩能看的房子我都看了。但是看完之后,反而忽然祛魅了。这里面当然有我的原因,我选房子的要求是小区环境要好,要私密,不要太大,当然也不要太小,因为太小的话,绿化设计肯定是做不出来的。但是前滩很多小区都是四五栋楼那种,私密性是OK的,干净也是真干净,洋气也是真洋气。

可是,实在是没有什么小区绿化环境可言。

后来又看了新静安(老静安以及黄浦区新一点的房子真的太贵了),十年以上的房子实在觉得有点旧,新房子的话,基本都是两三栋房子就是一个小区了,完全不符合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当然我知道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方,这种现象越常见,之前在东京和新加坡旅行的时候,也注意到那里的房子基本都是公寓式的。

可是,没办法,我就是天然地需要和大自然建立联系。

作为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女孩,我对家的概念更像是【家园】。我喜欢那种推开窗,触目即是绿树红花的惬意感,我觉得那才是生活。当家只能成为一个回去睡觉的地方,当家只让我觉得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存在,我会觉得人生是失温的,会觉得我一切努力的意义,好像只换回了生存。

那是不是回归田园与农村生活对我来说是更合适的呢?

又不尽然。

因为与此同时,我又贪恋城市的文明与秩序,甚至边界感。那种过度的人情社会,老家那种人与人之间八卦满天飞的氛围又是我极为不擅长且拒绝的。

我觉得最好的人生,是大隐隐于市。

所以在城市里寻找一片诗意的栖息地,是我对买房的最大需求。

也是因为这个理由吧,我老早就对前滩和静安死了心。也不是说这两个地段所有的房子都是如此,因为如果预算够多,比如三四五千w的话,那还是有不少房子可以选的,可我不是没有嘛。

后来我就开始看杨浦。杨浦在老上海的眼里,当然算不得什么好地段。用上海话来说,那就是【下只角】地区。事实上杨浦现在的房价一点也不低,内环内或中环内这种比较好的位置,很多也要10w上下一平。

但,杨浦的城市界面确实一言难尽,走进去的那一瞬间,心里就开始摇头“算了,算了,花这么多钱何必呢?”因为要么是在拆建,要么老破小林立,和【诗意的栖息】可以说毫无关系。

可是我也不能真的住在远郊,因为总要考虑家人上班的问题。通勤时间怎么着也得在50分钟以内吧,超过一小时,那种疲惫感,是很损耗人的。

所以后来我们主要考虑近郊周围有地铁口,环境好,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地段可以不那么讲究,比如中环外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不怎么热门的区也是很OK的。

在上海,想要住黄埔、静安、徐家汇、陆家嘴、前滩这种位置,且满足我对小区环境要求的房子,那就是真豪宅了。买不起,真的买不起。

写这些,就是想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上海买房,有很多非常具体的困境。

我一个朋友调侃她自己在上海买房的经历,说没有什么比上海的房子更会教她做人的了——因为上海可以瞬间治好我们【既要又要还要】的毛病。

可太准确了。

上海就是这样一个魔都。

它可以激发你内心最大的欲望,让你前所未有的支棱起来。我一个本身很佛系的人,来上海之后,变得无论如何也躺平不了,并非是因为自己想要的更多,而是因为你想要的东西,在这里,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于是,只要你想活下来,你就得保持一点欲望感。

可是,上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让你保持清醒,重塑对自己的认知。如果非要说在上海生活这几年对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觉得是【自知】。

这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可是根据我的观察,我们身边那些给别人以及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往往是因为不自知。

因为不自知,所以自卑、自恋、自大。

这些情绪,我以前全部都有。可是上海治好了我的这些情绪,因为明白了没什么可比较的,人外总有人之后,会更懂得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在这个维度上,任何人都无法和你比较,那是你和你自己的较量。

而一旦你懂得了向内探索自己,那些过分自卑的情绪也会消失不见。我一直觉得自卑来自于不被看见,可是当你向内探索之后,至少你自己看到了自己。

我现在可以很坦然地说,这世上多的是我高攀不起的东西,可是没关系,我认识了我自己。我攀上了这个世界最艰险的高峰——自己。

于是,我终于觉得我好像能看见更大的世界了。

这感觉非常好。

感谢上海的一百套的房子,让我终于认命了(正向意义)。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

2 阅读: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