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三国时期,司马懿无疑是笑到最后的人。司马懿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才华、善谋划的权臣,他的高评价与他的步步为营密切相关。虽然后人对司马懿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和前瞻性的谋士。
东汉末年,出身于大家族的司马懿,从小就以“博学多才,一心为儒”著称。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接。当时善于品评人物的崔琰和杨军见过司马懿,两人都断言司马懿不是一般人的儿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先后拒绝了曹洪和曹操的招募,显示了他不求名不求利的骨气。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称霸天下,但谁能想到,看似老实的司马懿,骨子里却是一只痴迷权力的豺狼?虽然后人对司马懿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和前瞻性的谋士。
历史上曹操继位不久就开始执掌朝政,经常把司马懿调到边关。在这种形势下,直到公元238年魏灭燕之战,司马懿才最终获得曹操的全部信任。公孙度当时占据辽东,地位不是很明确,所以一直被视为心腹大患。他的孙子公孙渊上台后,蔑视曹魏政权,自立为王,这大大激怒了魏明帝。38年后,魏明帝终于忍不了这口气,决定派司马懿平定辽东。
在司马懿之前,幽州刺史吴已经有过从辽东返回的经历,于是司马懿吸取了他的教训,用声东击西的办法让主力大军渡河。后来辽水暴涨,襄平城被围,襄平城的风暴开始了。果然,公孙渊的防守被大破,公孙渊被杀在凉水河畔。
司马懿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但他并不是特别高兴,因为他担心魏明帝会更加害怕他。为了打消魏明帝对他的疑虑,司马懿也决定做一些交涉,所以当士兵们恳求他给一件短外套过冬时,司马懿坚决拒绝,并说这些衣服是国君给的,我作为臣子无权私自发放。这件事传到曹操耳朵里,他对司马懿的处理真的很满意。他认为自己没有拉拢士兵的野心,也没有越权,也不像以前那样守成。
第二年,魏明帝去世。临终前,他把年轻的皇帝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并对司马懿说:“我病得很重,以后我会照顾你的。我会帮你照顾你的小儿子。我一定要见你,我没有什么可恨的。”可以看出,在这些年里,司马懿获得了魏明帝的最高信任,这种待遇在当时已经和诸葛亮平起平坐了。
11年后,司马懿的步步为营终于有了回报。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举魏氏之力。他虽然是宰相,但实际上掌握着国家大事的大权。死后,司马燕禅立为晋武帝,司马懿也被尊为宣帝。司马家族最终一步步从曹魏手中夺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