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儿,初中当了三年历史课代表,虽然最后升学考试因为出现了几个习题集外的新题目,没有能够答满分,但是多数题目都是日常单元试卷上的“成题”,得分应该也是不低的。曾沾沾自喜,自己足以算得上历史方面的“高材生”。
直到毕业后有一天,一位就读上海贵族学校的小朋友让我帮着完成一份暑假作业:用英文介绍二战时期的一位政治领袖。当时直接傻眼了:历史居然不是给你分好一二三,直接往上默写答案的?诚然,当时也读过丘吉尔的《我的早期经历》、也读过人物传记《罗斯福》,但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作业,得查阅多少历史典籍呢?或者也可以直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来学习。
通过此事,让我明白了:历史教育不是背诵年月还有那些标注一二三的人物功绩那么简单,更要学会用自己的手段去发现历史不同的侧面!仔细想想,真正的历史课,不是去识记前人整理的知识,更需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
曾经一位历史老师,八位皇帝的政绩让学生背了七个,当学生问第八个用不用背的时候,果断回答不能考!结果,考官当年出题很刁钻,恰恰考了第八个。结果可想而知,一位教学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历史老师却要当着全体教师读检查!时过境迁,现在回想,很多知识,只是考试那会儿会,时过境迁,曾经耗费大量时间背过的题谁还记得一星半点?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精英教育”总是偏执地认为学得科目越多越好、做过的考试题越多越好,无形之中,给人制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就像今天的语文教育,可以说语数教育是国内教育界的顶梁柱。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然而,语文教育除了让人背诵了一大堆理论、只顾得埋头折腾一大堆没有多少价值的破烂考试题目外,大家可真正培养起了读书探索知识的习惯?可是任何一种题材的文章都得心应手?即使今天教育界一些名校长、名师们,有多少人在真正读书呢?又有多少人精通写作?如果语文教育就是用一些乱七八糟的考试题让人最后厌恶读书、抵触学习,那么这个目的明显达到了!这就是真语文!
同样的,别人的理化生是在书籍里汲取知识,在自然界里观察现象,在实验室里探求真相。应试教育下的语数外在做啥?只要埋头在教室里背背书、做做题就可以学会真正的科学?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不说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发明日新月异、让世界仰望,有多少领先国际的科技成果呢?很明显,应试教育在卖力而认真地领着大家在文本里学习一些假科学。
应试教育把所有学科都简化成在教室里背书、做题就成,而今天的教育界在痴迷文本的世界里继续执迷不悟!如此,我们这个人口超级大国的文艺、科技何时能够屹立世界前列?是否大家埋头做题,分数越高文学艺术成就就会越丰硕呢?
素质教育=学习+实践。实践教育还需加强。
适度的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必须,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
我只为拿高分,管他教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