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一定要“回锋”吗?

纆缘有文 2024-07-15 00:46:45

此文一出,估计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楷书究竟要不要使用“回锋法”,历来有争议,这里也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各位有识之士留言提出自己的看法。真理越辩越明。

考察现代普遍流通的楷书字帖与习字范本中,只要出现基本笔划示范性书写图例的,几乎清一色都是“藏头护尾”式回锋的指导方法。出版物既如此似法律文本般的示范,老师、先生们也就毫不犹豫地如此而教,学生们更是无条件地如此而学。

什么理由呢?因为“回锋法”完全是由于对传统书法的错误解读而产生的错误判断,从而制定出的荒唐的错误方法。就是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细微精致的“回锋法”,使得楷书的学习与实验由本来的快捷异化为现在的缓慢,由本来的简单异化为现在的复杂,由本来的容易异化为现在的困难。同时,“回锋法”也割断了楷书与行书、草书的之间自然的转换、连接与提升,造成了楷书与行书、草书笔法上的分裂,破坏了楷书、行书、草书之间的一体性。

所以,“回锋法”既贻害了楷书传习之本身,复破坏了整个的书学,使得几代人深受其害,且深受其害而不知。试问:能不考察与追究“回锋法”的错误及其危害,能不拨乱以返正吗?!

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楷书基本笔划回锋法”

是对传统书法的错误解读

在此先对“楷书基本笔划的回锋法”作一点说明:“回锋”相对于“不回锋”与“非回锋”而言,主要指现代普遍流通的楷书习字范本中有关基本笔划带有回锋的示范方法。其中如点、横、竖、撇、挑、捺中起笔的回锋,以及点、横、竖结尾部分的回锋。据笔者详考,我国古代楷书书写中一般都没有这类回锋,日常应用更不需要这种回锋。为了方便起见,分别将前后二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称为“回锋法”与“非回锋法”。

楷书基本笔划回锋的错误解读始于什么年代与什么人,暂未找到更确凿的资料与证据,但笔者所见到过的最早的字帖范本是上世纪50年代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柳公权楷书标准习字帖》与《欧阳询楷书标准习字帖》。因为家中原有的藏帖中备此二种,笔者自学书法时即依此为范本,所以印象深刻。自此以后所见出版的书法基础书籍与字帖范本,只要有基本笔划图示的,基本上都是与此相仿,一律釆用的是回锋法式。

颜鲁公楷书告身帖墨迹▲

“回锋法”很快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显然有二大原因,一者是印刷出版物覆盖面与影响力之广大。当“回锋法”借助机器印刷的字帖范本抢先占领市场之后,“非回锋法”也就不知不觉地被人抛弃与遗忘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书写的日用性质上。自毛笔逐渐被硬笔所取代之后,毛笔书法书写的速度就失去了重要的意义,便给书写迟缓、复杂与困难的“回锋法”钻了上风。

笔者认为传统楷书基本笔画并非“回锋法”,而是“非回锋法”,其依据有三:一为古代的书法理论资料,二为古代流传的书法墨迹,三为毛笔本身具有的性能。

“楷书基本笔划回锋法”的严重后果

楷书基本笔划回锋的错误与后果首先体现在楷书的学习与实践上。首先“回锋法”无端地增加了书写动作的复杂性。

沈尹默楷书,也无回锋▲

“回锋法”不但给楷书书法的实习造成挫伤,更为严重的是,使得本来与行书与草书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衔接与转换,变得困难甚至脱节,从而造成了楷书与行书、草书之间的分割与断裂。大凡按照“回锋法”习楷并经过多年训练的学书者,在开始转入行书或草书的学习阶段之初,都会感觉到因楷书与行草书用笔的不同与脱节而感到别扭与困惑。

因为前者似画,用笔既缓慢且迟钝;而后者则是写,用笔连贯又流畅。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怎么也没想到或认真去追究,这中间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更没有想到其实就是“回锋法”在作梗添乱惹麻烦!因为回锋,颜楷与颜行脱节、欧体与欧行脱节……;因为回锋,楷书与行书脱节、楷书与草书脱节。

行文至此,且举现代个“非回锋法”的例子。

启功楷书▲

再谈启功先生的楷书。启先生的楷书不用说,也是属于“非回锋法”法式体系的。启先生一再谈到“要看古代书法墨迹”,兴许早年也是上过“回锋法”的当、吃过“回锋法”的苦的。只是因为“回锋法”巳然形成了气侯,巳经一统江山,无法挽回了,只能选择自知与自行其是了。

如前所述,笔者所以要对“回锋法”提出疑义、提出批评并公开反对,主要是因为“回锋法”既不附合楷书悠久的传统,更使得楷书的学习与实践由快捷异化为缓慢,由简单异化为复杂,由容易异化为困难。

同时,“回锋法”也割断了楷书与行书及草书之间自然的连接与顺畅的提升。“回锋法”既贻害了楷书的学习与深化,复给整体的书学设制了障碍,破坏了整个的书学,并使几代人深受其害。

1 阅读:161
评论列表
  • 2024-07-16 18:37

    顔公将“拙”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