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还是天意?古代四大凶钱之谜!

大力道历史 2024-09-27 04:00:29

收藏界,咱们古代铜钱的热度经久不衰。

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从秦半两到五铢钱、开元通宝、崇宁通宝等,每一枚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收藏铜钱,就是在触摸历史。

不过,我们今天介绍的乃是历朝历代大大小小割据政权所铸造的铜钱当中的四种异类,被称作为铜钱中的四大凶钱。

有多凶?咱们一起来看。

说是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 118 年),刘彻下令,开始铸造五铢钱。

在此之前,通行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流通的 “半两” 钱,圆形方。便于携带和计数,符合中国古代 “天圆地方” 的哲学思想。

但由于铸造技术相对较为简单,工艺不够精细,钱体多有毛刺、不平整,流通起来磨损严重。到了汉武帝币制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拼命铸钱,导致通货过度膨胀,钱币购买力急速下降。

汉武帝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次币制改革,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形制和标准。得益于铸造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中央对铸币工艺进行了严格规范。

虽同样是天圆地方,但钱体规整,边郭工整,文字清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之一。从西汉一直流通到唐初,历经 700 多年。

我们要说到的第一种凶钱,便是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 186 年)铸造的四出五铢钱。

何为四出五铢?

圆形方孔,钱文为 “五铢” 二字。在钱背内郭的四角,铸有四道连接外郭的斜纹,从穿孔的四角直达外廓,如同四条道路向外延伸,这也是 “四出五铢” 名称的由来。

此时,汉家王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汉灵帝刘宏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铸币改革,四出五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但一经发行,不想却引起了全国广大百姓的恐慌。民间流传说,刘家江山气数已尽,大祸将近矣。

问题就出在钱币上的四道斜纹。

我们看到的铜钱表面,很平滑,上下左右四个字,中间一个方孔,仅此而已。

但刘宏颁布天下的货币,四道斜纹竟生生将代表天圆地方的钱,分成了四块,这不就预示着财富将循四道而流布四海,天下必将大乱,分崩离析的凶兆吗?

果不其然,铸钱之后不久,暴毙汉灵帝,东汉王朝也陷入了军阀混战、名存实亡的局面,四出五铢从此也被被视为凶钱之首!

此外,太货六铢也是视为大凶之钱也。

铸造时间为南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 579 年),名为六铢钱。

五铢钱六铢钱外观差别不太大,主要是重量比五铢钱重一铢,约合 0.65 克。此钱玉箸篆体,匀称健美,舒展有力,南朝陈也没成多少年,所以流传至今,要有一枚,价值蛮高。

那奇怪了,既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何古代不受待见呢?一个就是太货六铢钱文中有个 “太” 字,相比一般写法多出一点,犹如泪水滴涟,给人一种不吉利的感觉,仿佛在哭泣流泪。

更要命的是,方孔右侧的 “六” 字,宛若一个身首俱全、双臂环置腰间、足呈八字形分开的人形。按照当时的风俗,凡哭丧者均作站立叉腰状,所以这个 “六” 字的形态就像是一个人在叉腰哭泣,被戏称为 “叉腰哭天子”,为圣上哭丧。

果不其然,没几天,陈宣帝陈顼便去世了,陈朝也逐渐走向了灭亡。

再看第三大凶钱,便是置样五铢,即隋朝的开皇五铢。

为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始铸。钱文 “五铢” 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 字上下左端有竖纹。

问题是,大家拿着钱一看,“五” 字上下左端有竖纹。横着看,“五” 字跟汉字凶恶的凶字几乎一模一样,这可是真把凶字直接铸在钱上,那能有好吗?

太巧合,隋炀帝继位后穷兵黩武、滥用民力、奢侈无度,引发隋末民变,身死国灭,还不凶吗?

最后一枚大凶之钱,乃是名模崇祯帝做铸造的跑马钱。这也是古代钱币流通制钱中唯一有动物马的。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称 “闯” 王,“闯” 字是门中有马。所以有人说 “崇祯跑马” 钱就是李自成骑马攻破紫禁城,灭明者 “闯王”的凶兆。还有说法是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后,“崇祯跑马” 就是让崇祯帝骑马快跑,但他跑得太慢没跑出城门,最后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