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酌中志》里可以看到古人服装面料之丰富远超今人想象的:抹布,非布也。是素纻丝或绫染黄,又:概得穿白色生纱、生罗、葛布,及白绫、丝绸。这么丰富的面料当然得按季节来消费了:祖宗时,夏穿青素,屯绢也;冬穿青素,则元色之纻丝也。逆贤擅政,则王体乾等夏穿真青油绿怀素纱,内以玉色素纱衬之,满身活文,如水之波,如木之理;而冬则天青、竹绿、油绿怀素纱,光耀射目,争相夸尚,以艳丽为美。有平巾,以竹丝作胎,元宵节,冬至阳生都有款式多样的应景蟒纻;自清明秋千与九月重阳菊花,俱有应景蟒纱。看古人的沙衣色彩有青色,绿色,玉色,元色,天青色等,真个光耀夺目了!
梁楷 八高僧故事图 上博
古人夏天服装不外乎葛布,纱衣,麻布,竹衣等。
《古经服纬》说:“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砂也。纱的特点是,孔大、轻透,般成衣也就几两重。是夏天首选了。周朝常见的是平纹方孔的纱料,春秋面料开始多样了。绉纱纹等新工艺设计开始出现,两汉时期《汉书·江充传》云:“充衣纱縠(hú)襌衣(轻者为纱,绉者为縠)”我们常说的蝉翼宣纸来源出自这里,可见衣料的轻薄了。马王堆纱衣仅仅48克,还能织成彩纱等工艺,今人这样的高科技也是无法复制出来。
今天普遍认为,古代女子穿衣服像包粽子般层层裹起来的,以至于有“看到脖子”之论,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也说,唐代女子多裸露,宋代以后胸部和颈部都先是用衣衫的上缘遮盖起来,后是用内衣高而紧的领子遮盖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献画作出现,并不是这样,当我们打开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图,这是一个有正当职业的女子,酥胸外露,连外套也懒得穿了。
刘松年 《茗园赌市图》
不唯民间劳动者这样,连道姑(宋 何充《摹卢媚娘像》)和《朝元仙仗图图》里神仙也低胸着装。可见时风就是这样了。
北宋 何充《摹卢媚娘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释名·释衣服》:"帕腹,横帕其腹也。"
黄侃《论学杂著·蕲春语》:"帕腹,横陌腹而上有裆亲肤者,俗谓之兜肚。"
清代 乾嘉时期写实仕女图 夏季穿纱的女子们
袜胸"、"襕裙"、"合欢襕裙"、"诃子"等。古代妇女的胸衣,自后向前围束,下面有线,可以同时围系裙腰。
张炎的《疏影》:"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 留仙裙褶。"又如朱彝尊《风怀二百韵》:"留仙裙易皱,堕马鬓交鬤。"《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侧手从抹胸里取出一个帖子来。
冷枚 芝加哥博物馆
明代抹胸(内衣),又称为扎带。主腰实物图 主腰实物图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到晚来贴主腰儿紧搂在胸前。”<水浒传>第二七回:“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因为有了兜的作用,可藏物,藏香。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