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译错一个字,让华夏摆脱印度命运(17):八戒有什么深意?

有二说四 2024-11-22 18:02:47

芸芸众生,何以深陷熊熊烈焰之中,备受煎熬,沉沦于茫茫苦海之内,饱尝苦难?折磨我们的无垠苦难究竟因何而起?佛陀对此作出了精妙绝伦的剖析。他率先从人类最大的苦痛——死亡着手展开推理分析。人为何会衰老辞世?缘由在于有“生”,有“生”方有“老死”,故而言“生是老死缘(缘,即原因)”。那么,人又为何会有“生”呢?其因在于有“有”。“有”指“业”,即思想与行为。

人今生得以降生于世,乃是由于前世“业力”之效用。“有”缘何产生?乃是因为有“取”,即对人生与物欲的炽热追求,有追求方会有思想及行为,故而“有”之成因乃“取”。人何以有所追求?乃是因为有“爱”。于此,“爱”主要指性欲与食欲,引申为一份贪欲。爱欲乃促使人产生炽烈追求的直接动因,是以“取”之成因乃“爱”。那么,“爱”又缘何产生?佛陀鞭辟入里地分析道,乃是因为有“受”。“受”指苦乐之感,可泛指人的生理与心理所获取的各类享受。

“爱”之起因即为满足个人之享受,故而受乃爱之成因。“受”之成因又为何?乃是因为“触”,“触”,顾名思义,乃是指肉体、精神与外界的直接触碰。倘若人不具接触之能力,亦或不接触外界之对象,便无从感受。故而“受”之成因乃“触”。缘何人能接触外界?乃是因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与认识之机能,称之为“六入”,若无“六入”,便无触受外界之可能,是以“触”之成因乃“六入”。那么,人何以具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和认识之机能呢?乃是因为有“名色”。“名”指心、精神,“色”指色质、肉体。“名色”指肉体与精神之统一,即指具意识活动之人躯。

感知机能源自人的生命体,故而“六入”之成因乃“名色”。“名色”又源自何处?其源自“识”。“识”指人投生一刹那之精神体。人的生命依托“识”而成,是以“名色”源自“识”。“识”又缘何而来?乃是因为有“行”。“行”指过去诸般业以及推动诸业趋向果报之过程或力量。“识”由过去业所引发,所以“识”之成因乃“行”。那么,“行”之成因又为何?乃是因为“痴”。

“痴”亦译作“无明”,意即愚昧无知,其后特指不明佛理。佛陀认为业力活动乃愚昧之结果,故而“行”之成因乃“痴”。“痴”即为人生和世界之最终本源,乃将人推向苦难深渊之总根源。莫非挣扎于茫茫苦海、沉陷在熊熊火灾之中的芸芸众生毫无希望了么?人们除了在无穷无尽的苦难中轮回,就没有更优之终结了么?

佛陀绝非一个随波逐流、听凭命运摆布之人。人生的苦难存有终结之时,人类终将得以解脱。更有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轮回、超越苦乐、难以思议、难以言传、常乐我净的绝妙实在,此即为“涅槃”。这方是人生的理想归处、生命的至上境界与最终目标。然而,究竟怎样才可抵达那种“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的美妙之“涅槃”境界呢?通向涅槃的道路究竟在何处?此路被佛教称作“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亦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

佛陀认为,于世俗社会中践行八正道颇为困难,唯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步入僧团生活,方能完成八正道的实践,最终步入涅槃之境。为顺应僧团生活之需求,佛陀亲自订立了戒律,此即为佛教戒律之渊源。戒的内容可分为止持戒与作持戒。止持戒意在止非防恶,而作持戒意在修习善行。佛教的戒律繁多,常见的有五戒、八戒、十戒以及具足戒。

五戒乃是佛徒应当共同遵循的戒律,亦是佛教最为基本的戒律。五戒的内容如下:其一,不杀生。要求尊重一切具有生命的事物,不可加以杀害。在佛教看来,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称之为“有情”)皆具佛性,皆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就此而言,皆是平等的,因而应当相互尊重,不可肆意杀戮。其二,不偷盗。其三,不邪淫。此条对于在家和出家的佛徒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在家的佛徒,要求不可有婚外性行为;而对于出家的佛徒,则要求不可有任何的性行为。其四,不妄语。对于自身不了解、不清楚之事,不可随口乱说,更不可撒谎,要竭力做到句句属实,诚实待人。其五,不饮酒。酒能迷乱心性,不饮酒可维持心神的宁静状态。

在五戒规范之下的生活颇为沉闷无趣,对出家的僧徒而言尚可,对在家的居士则过于严苛。佛教学者鉴于此况,特意为在家的居士订立了八戒。

八戒乃是在前五戒的基础之上再增添:①不睡不坐高大华丽之床;②不食非时食(即正午过后不再进食);③不装饰、打扮以及观听歌舞。八戒虽比五戒更为严苛,但并非每日奉持,而是在每月的六天斋日中奉持。

对于尚未成年的出家人(沙弥、沙弥尼)则规定了十戒。十戒是在八戒的基础上稍作修补增改而成,即将八戒中的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分拆为两条独立的戒条,再加上不蓄积金银财宝而组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