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要

京京聊太极 2024-08-27 18:53:23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太极拳棚、捋、挤、推、按的用法

逢力必朋,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附:

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太极拳基础功--站桩

大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站桩,其实站桩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养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一节,说练守中土,练中定劲的重要,“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方中足有根”。

太极“八卦九宫桩”谱中说“桩原为练静力,必须静中寓动。静为太极拳之体,动为太极拳之用”,我从多年练拳、教拳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站桩对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和加深理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桩式。

太极拳的桩式很多,可以说式式皆桩,但基本桩式是无极桩和太极桩。

一、无极桩 

太极拳预备式即为无极桩。

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写到“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又说“人皆於此势易而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於此”。

正说明此式的重要,应该单练,细心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的意境和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呼吸要自然,先呼后吸,呼气时想松,自颈、肩、背、腰、胯节节下松,直到脚掌。吸时心静,含胸拔背,节节上提。一呼一吸,一下一上,是练习上下之圈,以练松沉为主。

二、太极桩 

由起势,双手提至胸前抱球,掌高与胸平齐,如抱气球,五指松开,大指指天,沉肩垂肘,空腋窝。此式主要练撑抱劲,三分撑开意,七分搂抱劲。呼为合、为松,好像气球瘪了,自己变小了。吸为开、为掤,好像气球向四周涨大。

除练开合撑抱外,再将无极式的升降练习加入,即呼气时下沉,节节贯串往下松,状如沉入海底深处,吸气时含胸拔背,虚顶顶劲想象自己从水底上浮,飘上天空,直上九霄。

这样太极桩一个式子可将无极桩包涵在内。

站桩要松随,切忌刻意追求,万万不可用力用劲。要有“心如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洒脱意境,懵懵憧憧,如梦如幻,让思想飞越太空,这样来养神、养气,久而久之,自然可得内气,****生内劲,自己会感到有一种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的奇妙感受,这时就领悟了站桩的奥秘,会有气若长虹犹贯日,欲将宇宙抱怀中的豪迈情怀。下面用四句话来概括太极桩练习的要领:

      桩功全在一抱中,(开合收放,均在撑抱)

      莫求新奇找舒松。(刻意追求,万万不可)

      内动得自有象外,(动中求静,静中寓动)

      功成妙在无意中。(有心练松,无意成刚)

一、站桩的意义: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多数对站桩的功法作用缺乏认识,尤其是不明白太极拳理论和功法的人。他们认为练太极拳站桩枯燥无味,又吃苦。一开始练拳便急于练拳架,好像拳架动作就是一切,以为只要有拳架就是懂得太极拳了。有的虽也按功法站桩,但只走过场,不肯认真下功夫。

他们视站桩为初级功,视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为中高级功。对站桩只是一个过渡,便只知往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方面研究。所以进入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之后,不再回头练站桩了。

凡不重视站桩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由于缺乏桩功基础。一旦进入走架、推手。上身很容易出现很多不必要的紧张,致使走架、推手不能便利从身心,进入散手、发放手之后问题更为突出,处处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影响太极功法的发挥。如练太极拳者不练站桩就会走很多弯路,结果还得费更多的时间来补练站桩。实践证明,有桩功者与缺乏桩功者相比,他们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差别,前者沉着、自然,后者飘浮、别扭,缺乏太极拳的拳味,所以认为站桩是枉费功夫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须知站桩虽与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有形式的不同,但都是太极拳功法的组成部份,它们只有深浅之分,没有止境的,都是练拳者终生的追求。)

太极拳站桩分为无极桩、马步桩、川字桩、踩腿法、猫猫步五种。站桩要站的时间根据练习者自己的身体情况来站。

二、无极桩:

无极桩也就是太极拳的预备式。

从外表看,它是极其自然地垂手站立着,两脚左右平行分开,距离与肩宽相等;膝关节不要用力挺直,要放松微屈,两膝坚实点、韧带、肉、骨只是轻轻相会。

对胯部要求尾闾自然中正,整个躯干要自然放松,既不挺胸收腹,也不弯腰驼背。两肩的坚实点、韧带、肉、骨放松自然下沉,肘部不要用力伸直,任其保持坚实点、韧带、肉、骨的自然的略微弯曲;两掌轻轻向前翘起,掌心朝下,有如坐腕下按之形态;手指坚实点、韧带、肉、骨自然分开前伸,但勿用力伸直;掌心在全掌坚实点、韧带、肉、骨舒展的状态下略为内凹,整个掌指如贴在一个大圆球上。两臂勿贴身,有分向左右松开的思想,两腋有空虚的感觉。

按照以上姿势站定之后,全身的重量应落承在两脚跟和两脚的外圆上,脚掌和趾不要过分的着力,只是轻贴地面即可,如果掌、趾过分着力,定是身体前俯所致,应予纠正,否则影响全身各部坚实点、韧带、肉、骨的松弛。

无极桩是在坚实点、韧带、肉、骨、满体松弛的状态下,全身一副骨架子完全要符会力学支点的原理,安定得则像搭积木一样稳置的摆放着,不要过分依赖肉的着意紧张来支持,然后把全身的皮、肉尽量放松,安放在全身的骨架上。使之犹如一件衣服搭在一个安定的衣架上那样。

无极桩的重点部位是躯干。躯干的松弛要在立身中正、安舒的状态下才能办到。而立身中正、安舒,首先要求脊柱的姿势要端正。脊柱,它作为躯干的中轴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整个脊柱(颈椎、胸椎、腰椎)由24块零碎而不规则的骨头所组成,动摇性很大。它和全身的坚实点、韧带、肉、骨,松静稳实、饱满的腹部和清空自然宽舒的胸部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躯干的松弛最重要的是建立腹部坚实点以代替胸部坚实点,是中华武术运动用力的重要功法,是武术功法使用“内劲(平衡、腹部坚实点、韧带、肉、骨)”的精髓之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根本之点。只要有了这个功夫,就是找到了太极拳劲法(心静出来的方法)的真谛了,这时那怕你走架的动作还不熟练,甚至很不像样,也可以打上合格以上的分数;****之,如果不会建立腹部坚实点,那么,不管你练拳的动作多么熟练,规范化,优美,也是不及格的。因为这只有太极拳的形,没有太极拳的质,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太极拳,也不可能练出太极拳的功力来。

太极拳不仅把无极桩作为拳架、推手的起式,而且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功法来练习,由于它的价值很高,不少人终生锻炼不厌。在此必须指出。要练好无极功夫,不是轻而易得的,需要长期耐心的锻炼,才能获得它的最深效益。

郑子自修心法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

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是为三阶九级:

人阶三级:

一. 为自肩至腕之舒筋法:(一阶一级):其法以舒腕为先。肘次之。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至柔而渐进。 皆以曲中求直。厥形为圆。

二. 为胯至肿:(一阶二级):自胯至膝至肿。俱要松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于地。足要分虚实。手亦然。

三. 为自尾至顶:(一阶三级):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者。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闾中正。及顶头悬耳。

地阶三级:

一. 气沉丹田:(二阶一级):肩稍沉。肘稍垂。则气可引至胃脘。胸微陷。背微弓。则气可沈至丹田矣。

二. 气达乎四肢:(二阶二级):气沈丹田后。似可由心驱遣。便使气至胯至膝至肿。复至肩至肘至腕。

三. 越尾闾达乎泥丸:(二阶三级):气沉丹田。待功纯。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过尾闾。不可丝毫勉强。越过尾闾。复冲开夹脊。度玉枕。达泥丸。

天阶三级:

一. 听劲:(三阶一级):惟柔乃能与对手黏连相随。能黏连。则我之气与彼气相接触。欲测其气之动静。故曰听。

二. 懂劲:(三阶二级):彼微动。我可听而得知。我先动则懂而知之。然微动易测。未动难知。苟能于未动。听而知之。其庶乎阶及神明矣。

三. 为阶及明:(三阶三级):气能得化境。而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谓无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气己随之。气能运身。不待心动。而神可以挟气而行。是为神力。亦可谓之神速。

散手论

散手即散打。无定法。推手大。乃着熟功夫。着熟即是学听劲。由听劲而渐悟懂劲。即懂劲。无所谓着与不着。散与不散。黏与不黏。随与不随。此皆费辞。不得中肯綮。散手之方在五行。所谓进退顾盼定也。苟能懂劲且知方。则用全矣。

推手论

揽雀尾。即推手之基本动作。又释程序篇 谓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曰听劲。曰懂劲。曰阶及神明。此三级也。亦皆基于推手。循序而进。由听劲以至于阶及神明。则已登峰造极矣。

曼髯三宝

曼髯三宝: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太极拳自修心法中"谈心得"一篇提到:「若问余四十年之心得。却只有十二字。曰: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曰:请言其效用。曰:在人体则气乃率血而行,故气旺血旺。"天"富有大气,多取之不以为贪也。"力"在人体有大用,"地"贵有载力,倘能接其毫厘,则为用亦无穷矣。致"柔"则老氏所谓,能若婴儿,则"寿"亦可以无疆矣」。此段话已将天、地、人之练习与用法说得很详细,而且点破了千古武学秘诀。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太极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