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羲时代到王阳明,华夏文明「隐性传承」的奇迹

宇程 2024-06-30 21:28:58

从伏羲时代开始,贾湖遗址、轩辕黄帝、老子、孔子,再到王阳明,其传承的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和「心智系统转换」训练方法的认识与应用。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随感而应无物不照」,都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达到高段位的体现。

根据考古发现,有足够的依据推断,在伏羲时代的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对于「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以及认识这种「重叠结构世界」所必需的「心智系统转换」训练方法。

有了这种认识以及训练方法相结合,就会出现对「隐性人体」的应用,这类应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出不穷。

中国历史上,神奇的中医、武功,都是这种应用的体现。

如此了不起的认识与应用,如何从伏羲那个距今上万年的时代,传承到王阳明这个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从目前的考古遗迹来看,在贾湖遗址中,就发现了「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刻符。

这种刻符,与后世被认为起源于轩辕黄帝的「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而贾湖遗址所处的时代,是在伏羲时代与黄帝时代之间。

从轩辕黄帝上溯到伏羲时代,最短要间隔五千年以上,长的可能要上万年,这么漫长的时间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而从轩辕黄帝那里,又传承到老子、孔子这里,又相隔了几千年,这个过程中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为什么又会在老子、孔子那个时代,重新振兴,被应用起来?

老子的文本并没有广泛流传于世,而且孔子也未见过老子的「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文本,但是孔子在《大学》《中庸》《论语》中大量使用的都是「源头甲骨文」字义。

这就变得很奇怪,他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不仅传承下来了,而且孔子还会应用,他所讲的内容就是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而这种「心智系统转换」又能够使人在「复杂系统及未知生存环境」中进行「自适应智慧」的开发。

他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在历史考据中,我们并没有看见孔子的老师是谁。

孔子之后的古籍中,明显对「源头甲骨文」字义的认知,在快速地衰退,到唐朝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认识这种「源头甲骨文」字义了。

到了宋朝,从《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内容可见,二程、朱熹所运用的字义,都是常规字义,他们已经不认识《大学》《中庸》《论语》中的「源头甲骨文」字义。

但是,奇迹再次发生,又隔了几百年,明朝的王阳明在同样不认识「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情况下,他竟然能够依靠自己的感悟、修为,完成了「源头甲骨文」字义中比较高阶层的练习,达到了孔子所论述的「心智系统转换」比较高的层次。

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还有「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些内容都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在高段位,才能达到的结果。

那么,王阳明是怎么达到的?

而且,他是在不知道「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情况下完成的。

王阳明的这些表现,倒推上去,到孔子,到轩辕黄帝,到贾湖刻符,再到伏羲时代,里边的内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在如此大的时间跨度中,王阳明又是怎么能够体悟到,并且成就这个高段位,而且能够运用到他的社会实践中?

王阳明之所以是王阳明,他是有了不起的战绩、战功的,这些战绩、战功全部来自于他「心智系统转换」练习以后,获得的强大的「感知能力」。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于是,我们不得不相信:

在这一条上万年的华夏文明传承的线路下面,存在着一条隐性传承的路径,或者磁力。

没有这种隐性路径、磁力的存在,纯粹靠文本学习、老师传授,那这种奇观在中华大地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从伏羲到王阳明的过程中,有无数断裂的时间,这种表面的传承——文本传承和师承,都是断裂的,是不连贯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他又确确实实存在着,并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而且,王阳明的「心学」又在海外岛国得到了实践印证,到了现代,像海外岛国的一些企业家,比如稻盛和夫这样的人,都是依靠「心学」,成就了他们的商业奇迹。

可见「隐性的传承磁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有了这种磁力,我们才能看到延续上万年的华夏文明。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源头甲骨文」(黄帝密文)专题分析视频,发布在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