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解读《道德经》64章,是前言不搭后语的,一章之内,逻辑混乱,思想冲突,却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读懂了老子思想。
你若不信,下面举个实例,看看你是否也是这么理解的。
先看原文: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这一章主旨,强调“无为”的三个思想主旨:
一是强调慎微,老子以自然现象为喻,意在强调防微杜渐于“安、未兆、脆、微”,即“为于未有,治于未乱”;
二是强调“善始且善成”,不可始信终弃;
三是强调圣人之学乃是“无为”:能辅而不能为之。
所以本章整体解读并不难,唯一的难点,就在于以世俗“正面”来理解“反者道之动”的道理,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不是励志,而是比喻及早消除隐患这里的“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出于古本《老子》,传本写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字虽然不同,但丝毫不影响表意。
本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以及“九层之台”、“百仞之高”都是对“慎微”的说明,意在强调“早图”,在“其安、未兆、脆、微”之时图之。而人们常将这三句话,与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励志思想等量齐观。
“积少成多”“锲而不舍”的精神固然可嘉。然而老子却是反俗道而用之,他无意于励志,而在于“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所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百仞之高”,其意在于表达:
幼苗尚未萌芽就铲除,第一框土尚未堆积时、第一步尚未迈出时,就停止堆积、迈步。
老子并不反对百姓日积月累的学习提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的事实案例来说明,事情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演化过程,因此处理问题必须坚持“无为”思想,即在事情尚未有预兆之时就已处理完毕。
后学者,比如鹖冠子、韩非子等人常以扁鹊治病为例,说他在病兆萌发前,就能发现并除掉隐患,不至于病入膏肓,无计可施。
所以老子在上一章讲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而不是坐视事态扩大成“难”、成“大”时,才着手处置。正如河上公《老子章句》所言:“当于未有萌芽之时塞其端也”——参天大树也有一个萌芽破土期,善为道者,在事端未显示就已预见并防范了。
而当下的学者,除了极少数人,比如任法融先生从“慎微”的角度,把它们理解为“放任自流,将会蔓延发展,铸成大错,不可收拾”,其余绝大部分人把这三句话当作老子的正面励志来解读的,比如陈鼓应、曾志强、陈鼓应,余秋雨等知名学者。
下面,我们以南怀瑾先生对“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解释,来看世人是如何理解老子的“慎微”思想。
南先生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理解为人生成长的道理跟大多数学者一样,南怀瑾先生也是从正面肯定的角度,来理解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三句话的。
他说:原始森林中,有如阿里山的神木,一个人抱不了,要许多人联手合围才能环抱。这样的大树如何长大的?“生于毫末”,也是从一株秋毫小苗长起来的。初生婴儿身上的毛,若有若无,叫做毫毛,在毛的顶巅上一点点,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叫做“毫末”。树苗刚刚生出来的,也是毫末一样。
南先生以古诗为证,“鼓励青年们要注意”,诗里包含大智慧,“人贵自立,要自己站起来”:自少齐埋于小草 而今渐却出蓬蒿。世人不识凌云干,直到凌云始道高。
虽是写一棵松树,实际的意思是要我们懂得人生。山上一棵大松树,它缓缓慢慢地长出来了,渐渐出蓬蒿,顶天立地,像阿里山那棵神木一样,许多人对它还要烧香顶礼膜拜呢!
南先生认为:这说明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解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道理。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高歌一曲,困难所产生的苦闷就化解了,也得到无比的鼓励,那是自得天机,自然得到天地生命的力量,自我站起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也须具备这样大的勇气。
对“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的解释一样,都要从第一部开始,逐步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想想看自己的解读是否跟南先生一样的思路?
“道生一……三生万物”跟“合抱之木”所揭示的道理是一样的自古以来的学者们在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时候,往往把功夫下在如何理解“一二三万”上,殊不知其中的“道、一、二、三、万”只是个序数,它跟“合抱之木”所要揭示的道理一样: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生发演化过程。
但是从战国时期的稷下先生的“气一元论”开始,到河上公的《老子章句》、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再到北宋五子的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几乎都没有脱离“气一元论”或“理一元论”之说,有气则有“阴阳”之说,由此,“一二三”被认定为具体事物。
气论学说大致意思是说:以是元初之气,而是阴阳之气,三是阴阳即阴阳合气。
老子的“一二三万”只是个由少到多的累积的虚数,他要表达的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通过一二三的累积,于是有了这个现实的世界。所以“一二三万”,并非实指,实指必偏狭,因为虚数指代范围极广,并不限于“气”,当然也就不限于阴阳、天地。
有人坚持认为是“三生万物”,而不是道生万物,这个“三”一定是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为了说明其观点的正确,不惜改变老子“道乃万物母”的定性,以“三生万物”强为之说,将“三”作为“万物之母”。
既是“万物母”,那就意味着宇宙万物都是由道而来,只是有先有后而已,老大、老二、老三之后老四、老五、老六,十、百、千、万渐次而“生”。
老朋友先生认为:“道生一”的“一”是“生道”,过了“一”就是“死地”,观点新颖。他曾质疑我:为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能理解为“不迈出那一步”就不至于跑到千里之外,为何偏偏认为“一二三”是自然而然的呢?
是的,现在看来,他的理解是对的!这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表达的思想是一样的。
虽然我们之间经常发生辩论,但我们的不同表现在解读方向上,比如他强调心学,主张一切唯心造,并有“吹”的成分,用他的话说就是“实力不允许啊”。
这些认识和做法,我不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