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才”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不过很多“少年天才”一次次上演“伤仲永”的故事,也实在是说明了,真正的天才寥寥无几,幼年时用力过猛,长大后归于平凡,这才是最常见的。
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时间倒回到1976年,美籍华人李政道,同时也是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怀着一颗赤忱的心,建议国内尽快恢复发展科技以及教育。
第二年,中科大少年班成立。
经过了一层又一层的选拔,选出来21个孩子到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学习。
这21个孩子都是人们口中的“天才”,而最为有名的是其中的三个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他们分别是宁铂、谢彦波、干政。
而这三个神童中名声最响的是宁铂,2岁半能背诵30多首毛主席诗词,6岁学习《中医学概论》,能使用中草药,8岁成围棋高手,熟读《水浒传》,在江西一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当中科大少年班招学生的通知下来以后,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中科院院长写了长达10页的信推荐宁铂。
当年宁铂和中科院院长下了两盘棋,宁铂全胜,在当时可是引起了轰动。
“神童”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以后表现不符合预期继续讲宁铂,宁铂进入到中科大少年班以后,对物理完全不感兴趣,成绩自然不符合预期。
当时根据他同学所说,他的确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上课不用做笔记,下课就能准确复述老师讲的内容,但是他对物理没兴趣,不想学物理。
他想学天文学,甚至申请无南大天文学专业,但是被拒绝了。
82年顺利毕业留校任教,拒绝考研,当时外界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他害怕失败所以拒绝,还有一种是他想做个普通人。
后结婚生子,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个人理念不合,发生冲突,离家出走数月,去五台山出家,再后来离开中科大,经历了离婚,再次出家,去当佛学讲师。
再看另外两个神童,谢彦波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时候,只有11岁,自理能力很差,据说当时他在学校一切打包给一个工人。
他因为年龄太小,性格孤僻,没有朋友,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差,和导师的关系也比较差,一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谢彦波选择出国留学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得奖者菲利普·安德森,但是他的学术观点和导师截然相反,导师建议他换一个导师,他拒绝。
这样坚持了9年,校方出手,命令他要么换导师,要么回国。
他选择回国,回到了母校中科大,担任物理学院的副教授。
另外一个干政比较惨淡,精神上出了问题,同样是出国留学,进入了普林斯顿,同样是和导师之间产生了分歧,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最近的消息是三年前的干政和母亲一起生活,生存靠母亲的退休金。
为什么神童往往长大了就泯然众人矣如果一个少年天才,一个神童,长大以后真的就成为了普通,和普通人一样过日子,也算美满。
但是很多神童的结果并不理想,要么是精神上出问题,要么是家庭关系上出问题。
这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孩子脚踏实地成长,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神童一定是资质聪颖的,可是不管多聪明也得有社交,也得和人接触,也得过正常的日子。
如果一个孩子的聪明被过度放大,孩子成长核心成为学习,因为能够快速学习,所以就选择了离开了同龄人,通过跳级的方式提前进入到下个阶段,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孩子幼年时候,环境、固定的集体、伙伴之间的友谊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跳过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就有了漏洞。
少年时候的漏洞,成年后要百倍的放大。
很多时候正常人觉得是一个小问题,他们就是转不过弯来。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跳级?可能这个时候就有人会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没事?
就像一些重点学校,会有特定的班级,专门接收了优秀的学生,小学六年变五年,初中三年变两年,比如北京八中的“八少八素”。
因为这是集体操作,是有一波孩子一起,而不是让某个孩子脱离原来的成长环境。
只是因为这些孩子资质好,学的效率高,进入到一个集体,然后集体升学。
两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影响自然也不一样。
如果学校有这样的特制班级,孩子的资质也不错,自然可以尝试。
结语遵从孩子的成长节点,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是让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
孩子资质好,最好也要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还有社交、认知等等因素,这些都是在时间的点滴中形成的,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