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人的视角去看种族清洗,就能看清纳粹的历史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3-22 21:21:59

如果让你回想1914-1933的德国,会让你想起什么?

一般说起二战都会认为是从1939到1945这段期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犹太人大屠杀了,纳粹德国消灭了欧洲近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可谓史上对犹太人最大的系统性屠杀。

但这都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我们只是看见最终的结果。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后记说道:“本书以目击者报道的方式,回答了一个问题:『当初怎么会演变成那种局面?』这是后生晚辈不断向战前出生的那一代人提出的问题。他们所获得的答案往往却是:『我们自己也不晓得』。”

以往阅读这个时段的历史作品皆多以犹太人的立场来书写,呈现的往往都是当时屠杀的惨烈以及残忍,像是上次读的《安妮的日记》发生在1942 。但作者哈夫纳以身为非犹太人的德国人身份,以亲身经历历史的角度,描绘他的所见所感,理清事情变化的脉络,让我们停止责怪那个无法挽回的结果,去探究变成这样的过程。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书的内容有哪些?

作者哈夫纳本身是雅利安人,在1938年,因忧心自己的犹太裔的妻子受到波及,一同于夏末旅居英国担任记者。

这本书主要是作者的回忆录,从1914到1918一战时期,作者只有七岁的年纪,面对战争的态度便像是在看一场国家的大戏,对胜利的狂热和憧憬甚至带有一种趣味性,在一个七岁的孩童心中滋长了战争的经验,直到后来他明白,纳粹之后的萌动,这是不是也提供了一种助力?

德国社会在经历战败的动荡、其后币值的不稳定、经济大萧条,到后来1933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诞生,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是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拔除所有政治对手,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自由权,以致后来对犹太人的集体屠杀。书中大致描述的是段历史,但更特别的是作者身在的角度,让事件呈现的方式相当不同。

“历史事件”可能只是书上的一笔痕迹,对人的影响微乎其微、生活几乎没有改变;但有的历史事件却能像地震一样,让一整代的人翻天覆地。对作者来说,这件事不止动荡了他的生活,甚至要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挑战自己内心本有的良知。

引述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基于『科学实用主义』的历史著作是无法说出历史事件在强度上的差别。想获得更进一步认识的人,就必须阅读传记。但所该阅读的并非政治人物的传记,而是那些比较罕见,由默默无闻的寻常百姓所撰写之传记。”前一本所阅读的《安妮日记》,大致上也是这样子的传记。在读这本书时,内心的感触是相当多的,尤其是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所认知的历史往往是由许多人、决策、事件所构成的脉络,但真实的历史却往往比书中所阐述得更加复杂,比方说我们从来不知道所谓的“真相”为何,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见的世界就不一样。是故在历史当中身在什么位置,往往也就影响了看待事情的态度,所以更加重要的不是事件的发展,而是历史事件的“本质”。

而这些本质则来自于当时代的所有人,可以看做每个个人经验的总和,但群众当时的共同反应和心灵的变化——甚至本人毫无察觉——却可以左右一个时代的变化。这或许就是脉络历史中常常被忽略的关键。所以比起真正去看历史书,这种小民众的自传,能让我们更加参透当时的氛围以及当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本书看待同一段历史事件的时候,以自身小人物的角度看待大时代掠过自己人生的方式来叙述,当我们去想这段无论如何都很荒谬的大屠杀发生,都本能觉得这怎么可能发生。但是最终发生后,我们才发现许多事情的开始其实是复杂的,而且往往正是发生在这种“怎么可能发生”的乐观心态下。作者是一个内心反抗力量很强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时候,必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抽离真正的自我,才不真正失去自我认同。

用作者在书中犀利深刻的一句话来作结论:“别人确实只需要给我们特定的生活条件,即可制造出一种化学反应。它足以分解我们的自我认同,并产生催化作用,使我们变成对任何操弄行为均兴奋莫名的物质。”希望能时时刻刻警惕,绝对不要成为失去自我却毫不自知的人。

(完)

0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2-04-17 18:36

    屠犹是欧洲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项目了。德国是晚辈弟中弟,古埃及,古罗马这才是屠犹届的祖宗。德国只是运用了高科技[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