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武汉:油锅里的新年,一碗治愈乡愁的三鲜面

青筠看美食 2024-01-28 07:01:03

一、油炸物的基因诱惑

从北方到南方,从海内到国外,大概没有一个人的味蕾能够抵御油炸物的诱惑。

在“碳水之都”武汉,过早的特点是“有米有面,干湿搭配,南北融合,碳水炸弹”,当我们盘点早餐种类时,发现面窝、鸡冠饺、油条、糯米鸡、欢喜坨、煎饺、酥饺、麻花、油饼、煎烧麦甚至豆皮,都可算作油炸物。他们并非主角,但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黄金配角,哪怕它们寄生在一锅老油中,亦是绝世美味。

年味越来越近,谈及武汉的过年美食,多半还是以油炸物居多,炸圆子、炸鱼块、炸藕夹等等。对此,我有个吃货朋友讲了一句很牛X的文案,“分子料理的发源地不是法国,而是武汉的炸圆子;天妇罗的发源地也不是日本,而是武汉的炸鱼块。”听到这里,我只能给他竖一个大拇指,将一切指向武汉当然不客观,但中西方烹饪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互通,而油炸食物,是的的确确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基因里。

英国人有“沙县小吃”炸鱼薯条,美国人推出了肯德基麦当劳……喜欢吸纳外来文化为己用的日本人更有意思,它的名品天妇罗源自葡萄牙人,而炸鸡离不开美国人的启迪。

最近,翻看日本作家与所爱美食的小书,川端康成喜欢一种银座Candle的“竹篮炸鸡”。1950年,岩本正直在驻日盟军基地吃了以竹篮装盛的炸鸡后惊为天人,于是跟太太雏子协商开家小店。雏子很感兴趣,提议道,“那就做成电影《魂断蓝桥》出现的舞厅‘烛光俱乐部’(Candlelight Club)那样吧!”御幸通转角的二楼遂有这家Candle,是爱情结晶,也是舶来品再变通的产物。

彼时,正是日本战后第五年,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份竹篮炸鸡售价高达八百日元(约现在的一万三千元),这是只有银座才有的高级料理。开店的那一年,川端康成在《朝日新闻》开始《舞姬》的连载,声名鹊起,51岁的他带着时年25岁的三岛由纪夫前来就餐,点的就是竹篮炸鸡。

彼时,正是川端康成的黄金时代,他在好友、女演员的陪伴中,享受这一美味带来的愉悦,继而给他的写作提供灵感。与竹篮炸鸡类似的,还有鸡唐扬,也就是炸鸡块,把鸡块用酱油、料酒、姜蒜腌制片刻,裹上淀粉油炸,据说是日本人取法中国禅僧隐元隆琦的普茶料理,刚开始包炸的内容是素的,后来方改为鸡块,其实跟肯德基炸鸡块相似得很,只不过一个用筷子吃,一个用刀叉吃。

回到竹篮炸鸡,Candle店内墙壁上还挂着两位大作家的签名,这是他们忘年交友谊的见证。

与国外相似,不少生在八零年代的中国人回顾童年春节,总是离不开一锅油炸食物。彼时,人们还生活在票据时代,油水非常金贵,肉是土肉鱼是土鱼,有着少人干预的本味。为了省油,武汉人炸年货是有顺序的。一般先往油锅里放肉圆子。因为肉圆子中有肥肉丁,炸起来可不太吃油。炸肉圆之后,再炸藕夹。好藕用来煨汤,剩下的做藕夹,藕夹的糊挂的相对薄一些,有点儿天妇罗的意思,也容易炸透,可快速出锅。藕夹炸完,裹了面糊的鱼头鱼尾做炸鱼块,炸得时间要久一点,要减轻鱼的腥味。

最后,还会有一道炸翻饺,作为收尾。翻饺,大概很多年轻人不晓得,这是一种小麦粉做成的面饼,撒上盐,切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块,每块中间划一刀,然后将面皮两头从这一刀的缝隙中翻过来,呈现立体状,是过年的零嘴儿。

无独有偶,天南海北的家庭主妇智慧想到一块了。

在我们山东,小时的我记得,妈妈用小土炉子做炸物,先是做焦酥的肉圆子,其次是辣椒盒子藕盒子,然后是炸带鱼,最后碗中还剩余些许鸡蛋面糊,直接摊到油水中,做一个打碎的炸饼出来,像“破面窝”一般,如斯,一锅好油实现了最大化的利用。

可以说,童年的年味,是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更是需一锅好油做些许烹炸出来;离开了油炸物,那一年到头的日子,都不应该叫做“过年”。

二、街坊乡邻的情意

湖北人有五个重要的饮食习惯“无X不成席”,即“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无圆不成席,无蒸不成席,无酒不成席。”

其中之一的“无圆不成席”,说的就是,武汉人的冬天,一定是从一颗圆子开始,它可以是鱼圆,也可以是糯米圆子、藕圆,但更多的是混合着猪肉与鱼红的炸圆子。

老新桥,曾经武昌区的城乡结合部,一条巡司河分开了八铺街和水陆街片区。距离八铺街走路一分钟,小陈家所在就是新桥的核心地带,居住的都是老土著,“我们家在新桥都已经有三四代了呢”,小陈告诉我。

小陈家住的平房位置有三排,一排四户。他家在第二排正中间,对着第一排中间那个进来的过道,是个最热闹的地方,独一无二!为方便大家交际,小陈家还在两排房子间搭了葡萄树架子,大家可打麻将,冬日晒太阳,一起喝茶闲聊咵天,无拘无束。

这个曾带我吃八铺街姚明糊汤粉、启河牛肉粉与巡司河街魏氏牛肉粉,要我一睹新桥过早风采的热爱美食的家伙,对于这一带的年味美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他在工作与盘娃之余,通过语音长留言与撰写小短文的方式,向我娓娓道来——

寒冬来临,春节将至,街坊们一般会事先约定,有一两个手艺不错的,以他们闲下来的时间为准。不管哪家想炸圆子,他们都会热心帮忙。经年累月下来,每年基本上都约定俗成由两个人为主来完成。东家呢,负责提供食材即可,忙完了喝个酒。帮忙的人呢,再带一下做好的圆子回去,算是东家的回馈。

在小陈的印象中,过年炸圆子是一番很热闹的场景,在老房子门前支起炉子大油锅,几个有手艺的街坊们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准备炸年货。食材就在不远的武泰闸大市场采购,每逢大节会买得多,且便宜很多。

买好的猪肉与鱼肉要分别绞好成肉糜,由男将们负责。哪个要绞肉的时候,累得不行想偷懒休息,就要被其他的街坊调侃,“怎么?这几天又被家里的婆娘修理了?怎么腿子都没劲啊!”听到这里,旁边做藕夹包春卷的嫂子们就开始窃窃私语低头闷笑起来。

谈起做圆子,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比例和配方,但大概是三份肉配一份鱼。肉糜绞抛后再和在一起搅匀,给点姜末、葱花、胡椒、味精、盐等来调味,再由手艺最好的街坊大师傅手挤成圆子下锅。

拉菲小陈家的炸圆子

此刻,小陈这帮孩童进入了临近过年最兴奋的场景,每人拿根筷子等着刚炸好出锅的圆子,并筷子串起来,像糖葫芦那样一个个消灭掉,比谁吃得更多!圆子都炸好后,街坊们也热热闹闹围一桌吃饭喝酒,男将们三杯下肚开始吹起牛逼,女将们开始商量哪天去汉正街一起打年货买衣服。吃完饭,桌子清空,大家开始下半场,打起麻将。可能是酒足饭饱精神足,有人会主动请缨,明年他要当一次大师傅,负责指挥和调味……

其实,所谓的“大师傅”,仅仅过年时负责炸圆子,他也并没有开过什么餐厅,除了做家常菜,偶尔街坊聚会露一手。小陈告诉我,地道武汉人未见得瞧上一般餐厅做的圆子,很多老土著都有自己的手艺。你说他们炒菜不如餐厅他们认,你说他们圆子炸得不好,他们要掀桌子骂人。如今的新桥,依然残存着不少炸圆子小店,它们分布在一些老社区或老小区中,都是老街坊主营,而顾客也多半是临近居民来捧场。

有意思的是,在一江之隔的汉阳,升官渡一带同样是这种酒席风俗。升官渡所在有永丰乡和江堤乡两大乡,旧时村里吃酒席离不开象征团圆的圆子。

华珍酒楼的袁老师傅告诉我,与现在动辄上千块一桌相比,以前升官渡的乡村办酒,要便宜得很。东家请到屋里去,做“一条龙”,开单子,鱼、猪肉、鸡子等买多少,请来的两个厨师再开做,宗族里其他人就打下手帮忙,切菜啊端菜啊服务啊之类。

家门口的偏屋,门前空地一扫,活动的门板拆下来,用清水洗刷干净,改造成大砧板。头天弄好,圆子鱼块炸熟,蒸笼一蒸,晾摊着,做成半成品。第二天开酒,蒸笼一蒸,“四个圆子一桌,十桌,就四十个。大家不舍得吃,带回家。那时候是土鱼土肉,瞎做都好吃,没有什么化学饲料。”

乡村酒席丰盛与否,要看个人屋里是否富裕。圆子、鱼块、全鱼、红烧肉四大样,是永远不能少的。鸡子烧萝卜、些许野味如野鸭、四个拼盘。全家福是很重要的,有鸡块、猪肝、肉片、海参、墨鱼、黄花菜、木耳、土香菇等海陆食材,高达二三十种,寓意富贵之气。

那时候办完酒,为答谢厨师帮忙,送两瓶酒、几盒烟,些许炸圆子和酥鱼,东家客客气气的,人情味很足。现在呢,一顿便饭就要一千多,大家像模像样地,却总是有点儿疏远。

冬日暖阳洒在华珍酒楼的超大晒场上,拿把小竹椅子坐着,袁老师傅叼着烟吧嗒抽着,我听他老人家念叨唠嗑,那话语间流淌着他的似水年华……

三、一碗三鲜面的温柔

武汉的圆子吃法多多,好吃佬栏目组的孟老师跟我开玩笑,“圆子有100种吃法!”这当然是夸张的,烩圆子、圆子酥鱼三鲜锅、圆子丁炒饭、圆子藕汤、蒸圆子等。但最家常的方式还是煮汤下面,可以第二天过早吃。

每次来升官渡华珍,我都会先吃一碗他家的圆子三鲜面,四颗肉坨坨的圆子,一大块炸酥鱼,些许菜蔬,大骨熬的汤底,我可以一口气喝完。打个饱嗝,整个人顿时暖起来,再慢慢悠悠地去对面酒楼打个年货。

这种将酥鱼、肉圆放进汤中的做法,其实也可以换做馓子、麻花。有一道馓子麻花西红柿汤,即是老一辈人挂念的滋味,有一次酒喝多了,中年人的饭局上,大家甚至称之为“耶利亚麻花汤”,取名字童安格的《耶利亚女郎》,一道简简单单的汤,居然可产生风姿绰约之韵味,亦是好玩。

片哥告诉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三鲜面很常见,多选择香菇木耳黄花菜来提鲜,像四季美、老通城等国营餐厅多有此物。他吃三鲜面最多的地方是在惠济路口的江庆大酒楼,也有人叫老老通城(乃老通城的旧址所在),这碗面里有肉圆、黑木耳、黄花菜、鹌鹑蛋等。大概到了90年代,火腿肠出现了,有人开始往三鲜面里加入此新鲜事物,引发了人们的好奇感。然而,随着火腿肠越来越多,其他配料越来越少,肉丸子越来越小,这碗面就慢慢变味,不再受大众喜欢,继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鲜”是哪“三鲜”,大家说法各异,有甚者还细分为“肉三鲜”“素三鲜”等。华珍这碗面里的三鲜,是木耳黄花菜与香菇,汤底则是熬的高汤,少不了浓烈的黑胡椒。

至于汉阳人为何至今仍热衷三鲜面,大概是“礼失而求诸野”的意思。98年洪水过后,片哥前往汉南邓家口镇做红十字会志愿者,第一天的接风宴就是圆子酥鱼鱼圆做的暖锅,还给了一丢青菜和大蒜,吃的人香汗淋漓。可要片哥始料未及的是,他在那做志愿者的一周时间,每天都吃这个菜,以至于他吃出了恐惧症。

汉南对面的簰洲镇网友告诉我,他们并不叫三鲜面,而是称作臊子面。小时候,家中有红白喜事或者贵客前来,才会吃到。其实,里面的东西大同小异,用挂面下,再浇上浇勾了芡(或不勾芡)的有点浓的臊子。臊子少不了一勺猪油,也会有圆子、木耳、黄花菜,瘦肉、馓子或者麻花、葱花、打散的鸡蛋。看时节或情况不同略有调整,有的人甚至会放点白糖,入口咸鲜微甜。

如果这碗面仍受汉阳人的喜欢,可谓爱得深沉。每逢年底,我到华珍吃这碗三鲜面,总会遇到有趣的事儿,一边是在华珍酒楼打完年货来吃面的食客,一边是先来吃面并询问情况的客人,“我从光谷大老远赶过来,都快年关了,你们还没开始炸圆子吗?”然后其他客人便友情提示,“买炸圆子要去对面呢!”大家向说家常一般。

翻开古老的升官渡历史,从水泽之地到平地高楼,见证了太多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冬日人家起油锅炸圆子的古早味道。

有意思是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冷链物流的进步,作为武汉手信,华珍圆子也开始走向全国。带回家,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三个月不坏,想吃随时取用即可。

据统计,外地购买华珍圆子最多的地方是东三省,我推测可能是极寒之地需要这样一个有鱼有肉的圆子,才可以跟当地物产大白菜一起炖煮,或者与杀猪菜做一锅烩也可以。在今年哈尔滨热度居高不下的情景下,热爱冰雪的当地人或者外地游客,其实在冰城感受到的的不仅仅是老东北的味道,而是一种融入全国饮食文化的复合风味。

想起古人的句子,“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在这寒冷的冬夜,北方已下过大雪,江城雪影全无,零下几度的日子,街头的腊梅大概开放了吧,室内的漳州水仙六粒种子也冒出翠绿的鲜芽儿,春节那天应该会开出花儿来吧?家人开始催问我何时可归家看看,我想着是不是要带一点华珍年货回家,让齐鲁的家人们体验一下江城的年味儿,这该是一年最好的收尾,也是我离家许久慰藉家人的最好物产了吧!

阳历2024年已开启,农历小年即将来临,又要长一岁了。“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而今人长大,心事乱如麻。”

离家越远,思乡越深,只敢报喜,未敢报忧,年味渐近,反增局促,一灯长亮,辗转难眠,记忆中的童年旧影忽然从心底翻涌出来。呵!永远也回不来了,我们已不再是少年,更回不到童年,只有靠这油炸的圆子和酥鱼来找寻早年的声光电影,加入大白菜、木耳等做一温情的暖锅,以慰藉滋润我们于前进之路披荆斩棘而疲惫不堪的心灵!(作者:舒怀)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