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说空,不得性,终无益

郭淮谈人啊 2024-11-25 08:54:46

《坛经》中曾言:“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此等言论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就如同在漫长的岁月中,那些仅仅将“空”挂在嘴边,却未能真正领悟其内涵的人,无论历经多少劫难,都无法洞察自身的本性,最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益处。世人常常整日念叨着般若智慧,然而却无法认识到自身所本具的般若,这就好似只是不断地描述美食的美味,却从未真正品尝过,终究无法饱腹,无法得到实质的滋养。

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一梵语表述,意味着拥有抵达彼岸的大智慧。然而,这种智慧的获取并非仅仅通过口头的念诵,而是需要内心的切实践行。倘若只是口中念叨,而内心毫无行动,那么这一切都如同虚幻的泡影、变化无常的景象,又似短暂易逝的露水和电光,瞬间消逝,无法留下真实的痕迹。只有当口中所念与内心的行动相互呼应,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实现智慧的获取与心灵的升华。

在《大圆满前行》中提到,关于持文不持义的情况:如果一味注重受持优美动听的词句,而不详细分析甚深的意义,那么就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孩童被鲜花的美丽外表所吸引,只顾着采摘,却不懂得欣赏其内在的芬芳和价值。同样地,在对佛法的研习中,若只是沉迷于优美的词句,而不去深入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就如同推敲词句却无法使内心获得收益,只是在表面上徘徊,无法触及佛法的真谛。

再说持义不持文的情形: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样一来,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这就好比在建造房屋时,只重视房屋的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最终无法建成稳固的房屋。因为不依赖于词句,根本无法准确、完整地理解意义。

而对于未领会而持的情况:倘若没有领会了义与不了义、秘密与意趣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就会导致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的结局。历史上,许多求道者由于未能深刻领会佛法中的这些微妙之处,在修行的道路上走入歧途,不仅未能获得解脱,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惑和迷茫之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误解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佛法产生错误的认知,影响佛法的传播和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也反映了在传承和学习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时,准确理解和领会其内涵的重要性,否则可能会对整个文化体系造成损害。

1 阅读:43